在坚守与创新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产业扶贫调研思考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林连升 字号:【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农耕历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古老的哈尼梯田焕发出新的生机,先后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杰作,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然而,由于地区贫困问题,及与之而来的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问题,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甚至将会面临被列为濒危遗产的命运。当前在乡村振兴大道上,哈尼梯田迎来全新的机遇,如何在坚守与创新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带着这个思考,2018年11月笔者深入红河开展“聚焦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调研。

  坚持保护为先

  打造“景观田”

  在历史长河中,红河哈尼梯田通过长期积淀逐步形成了以梯田稻作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和“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景观特征,2013年6月以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不是最终目的,而仅仅是开始。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听说在云南哈尼稻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我们不能只看到申遗带来的机遇,还要看到哈尼梯田农耕文明正面临逐渐消亡的隐忧。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但二者的平衡不好把握。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相比于其他遗产类型,保护的难度更大。据当地干部介绍,近五年各级部门下大力气组织挖掘、保护和传承梯田传统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业,增加当地百姓收入,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遗产区搞旅游之后肤浅开发过度开发,生态系统变迁造成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民族文化传承断代等等。

  哈尼梯田既然是活态的,一定会有变化,原封不动不可能,需要与时俱进,开放发展。梯田的保护管理要坚持保护优先、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一要实施景区总体规划。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游客成倍增多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发展旅游业时,必须树立“保护重于一切,建设让步保护”的理念,科学规划,统筹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建设。例如,2013年元阳县“哈尼梯田小镇”建设原本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做的民生工程,但由于选址不当不仅破坏了梯田景观,而且损害了梯田水源的生态系统。

  二要落实保护管理制度。立法护田,依法治田。早在2012年,云南红河州就实施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为哈尼梯田的整体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从2017年该州对实施《条例》的检查情况看,州、县、乡及相关部门职责权力义务不清晰、不到位,存在各自为政、“见子打子”现象,齐抓共管没有形成合力。下一步需要尽快制定出台《条例》实施办法,细化原则性条款,解决实操性问题,打通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既要保护好梯田核心区,也要保护好梯田缓冲区。

  三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16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建议借鉴菲律宾巴纳韦梯田保护的经验做法,联合国际国内各方力量,争取设立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基金,并且尽快实行梯田资源有偿使用,从收缴费用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补偿梯田承包权人,解决“谁来耕作,谁来传承,谁来保护梯田”这个根本问题。

  坚持脱贫为要

  打造“致富田”

  哈尼梯田所在的红河南岸地区,属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梯田保护交织并存,而且紧密相关。长期以来,哈尼梯田每年只种一季水稻,按照每亩平均产量300公斤计算,亩产值不足1000元,扣除劳动力、种子、肥料成本,每亩稻田纯收益不到400元。由于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当地水田改旱田甚至撂荒呈加速趋势,哈尼梯田的可持续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在调研中了解,当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激活贫困地区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红河州有关部门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深入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适合哈尼梯田的“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强农富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成为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新业态。“稻渔共作”不仅有助于保持梯田原有的自然风貌,而且能够提升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拓展文化内涵。

  实施精准扶贫,提升梯田产值是守住梯田之美的关键。据文献记载,红河哈尼梯田养鱼已有较长的历史,多数为平板式养殖,粗放粗养,单产低、效益差。改革开放以后,开展了稻田养殖成鱼试验示范推广,逐步向以沟函式为主的立体型养殖发展,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养殖品种和配套技术不强及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稻鱼养殖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推广,还有2/3的冬闲田尚未开发利用。2015年以来,政产学研联合实施的“稻渔共作”模式,强化了综合种养配套品种及技术,改变了千百年来哈尼梯田只种一季水稻,半年时间放水养田、没有任何收入的耕作模式,综合效益突出,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以红河县为例,2017年实施“稻渔共作”产业扶贫以来,覆盖13个乡镇,创收近2.5亿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9634户、115522人,年户均增收1606元,人均增收357元。

  一要加强技术协同创新。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红河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唐启升院士专门在当地设立工作站,为哈尼梯田乃至全国的稻渔综合种养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后针对当地不同山区、海拔,深入开展“稻渔共作”养殖品种及配套技术的集成和熟化,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二要提高产业规模效益。据介绍,目前红河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的“稻渔共作”综合开发模式,在有效保护梯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使得亩产收益大幅提升,为梯田保护和开发利用积累了经验。生于云南的全国政协委员肖燕致力于在红河州推广“稻渔共作”模式,积极倡议实施哈尼梯田“三百工程”(即百万亩哈尼梯田,带动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创造百亿元生产价值),助推精准扶贫。

  三要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建议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将稻渔综合种养工程作为农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财政统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对实施“稻渔共作”的企业、农户在稻田修整、鱼苗补助及苗种场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大力推广“稻渔共作”模式。

  坚持铸魂为本

  打造“人气田”

  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可归结为一句话:有人在田间耕作。这一景观包括梯田和人两个元素,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人作为活态元素,是梯田之魂。梯田由人创造,为人的生存而存在,人利用技术创造、耕耘和保护梯田,维持梯田的可持续性。当前,随着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耕人口急剧减少,梯田旱地化甚至荒地化日益凸显。据统计,现在大部分梯田耕作主体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愿意回乡种田的越来越少,村寨空心化,务农老龄化、女性化等问题日趋严重。

  云南省副省长高峰说过:“让老百姓享受到保护和开发的成果,将被动保护变成主动保护,哈尼梯田就有希望。”如何拴心留人、凝心聚魂,是摆在哈尼梯田振兴之路上的大课题。

  一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就地创业、返乡创业,让耕作的农民有利可图。在哈尼梯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健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始终坚持把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作为基本出发点,探索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激励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二要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哈尼族以梯田稻作农耕为中心,从民间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到日常生产生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在老一辈哈尼人看来,梯田耕作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建议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力弘扬《哈尼四季生产调》等民族乡土文化,引导年轻人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文化认同,进而提高参与度,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让千年梯田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实现代代相传。

  三要利用节庆聚集人气。哈尼族是个有众多节日的民族。充分利用哈尼族十月年、六月年、正月年、祭龙节、尝新节、里玛主节等重要节日,推广梯田稻渔文化观光旅游,聚集乡村人气,促进当地发展。探索将“稻渔共作”进行产业延伸,“接二连三、隔二连三”,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品牌化、高质化、规模化,打造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