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指引,为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抓紧抓实抓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近14亿人口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手上。要切实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强化主体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积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必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各项民生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化解各类矛盾,推动“三农”工作走稳走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改革是活力之源,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必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一方面,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于作为,真抓实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画卷,让农业真正强起来、农村真正美起来、农民真正富起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