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热词感受乡村振兴脉动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丽娜 字号:【

  三月春风,扑面而来。肩负神圣的使命,心怀人民的嘱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1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建言献策。 党心民心交织,民情民意汇聚,这里面又有哪些“三农”好声音?又有哪些“三农”好故事? 通过采访,记者梳理了几个热词。

  热词一:脱贫攻坚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发出脱贫攻坚冲锋号令。不只在甘肃团,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在三个团都重点提到了脱贫攻坚。距离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了。脱贫攻坚无疑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已经实施了六年,脱贫攻坚战已经打了三年,情况到底怎么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答记者问时说,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6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特别是东部9省市已经有8个省市没有国家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了,即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只有辽宁还有几万人。从贫困县来说,有832个贫困县,2016年摘帽28个县,2017年摘帽125个县,2018年将要摘帽280个县左右,目前各省正在进行评估,很快就会宣布。这样下来,832个贫困县有一半的县摘帽了。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万个,2018年底还剩2.6万个贫困村。可以说人口已经做到了85%左右脱贫,村80%左右退出,县超过50%摘帽。

  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在于深度贫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金寨县四季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先志,其合作社所在的大别山区属于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合作社社员入社前有75%人口是深度贫困,有5%是五保户、7%是残疾人,住在深山交通信息闭塞的山沟里,几块耕地和大面积荒山难以养活那么多人,大多数人生活靠政府救济。2018年通过多项产业发展,合作社年产值达700多万元,社员户均收入达5.2万元,多项产业就业280人,脱贫9户,只有两户贫困户还未脱贫。“合作社就是要通过组织力量来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是要农民一天比一天富起来,带领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陈先志说。依托万亩良种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合作社把一片荒山变成了一个绿色银行,也为村民们带来过上老有所乐、中有所业、幼有所学、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希望。陈先志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力度,为刚刚脱贫的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工作条件。

  除了发展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互联网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电商不但改变了我,也实实在在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让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现在陇南的橄榄油、花椒、木耳、香菇、核桃、银杏等优质农特产品,包括村民自己的土蜂蜜、土鸡蛋等都在我的店里面有展示。”甘肃陇南徽县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到现在还记得,在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村民的不解和疑惑,但是现在,就连村子里的老人都知道原来真的可以在网上卖东西,可以通过网络把农特产品卖出去,能有份收入。这几年来,她带动了300多户农户增收,这其中包括100多户贫困户。梁倩娟希望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让农村电商更加成熟,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如果说产业扶贫是首要任务,那么健康扶贫就是防止返贫的关键。采访中,多名村干部代表告诉记者,村里返贫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大病致贫。针对健康扶贫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王培安说,2018年,健康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190.5万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脱了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因病致贫返贫占40%以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是扶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万勇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健康扶贫支持力度,把健康扶贫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二是建立健康扶贫财政投入分级承担机制,由国家、省、市、县按比例分级承担健康扶贫投入资金;三是建立健康扶贫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此外,很多代表也建议构建贫困家庭大病救治法规体系、大病救治兜底体系、大病医疗法律法规体系。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推进的关键时刻,脱贫攻坚如何跟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农发所所长魏后凯认为这是亟须研究的问题。“脱贫攻坚计划,既需要完成到2020年扶贫对象脱贫、贫困县摘帽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任务,同时也需要谋划未来,为2020年后的扶贫开发建立可持续的制度奠定有利的基础。”魏后凯认为,2020年以后,中国将结束以农村贫困为主的阶段,进入统筹城乡贫困的新阶段。他建议要立足第二个百年目标,着手研究制定2020年后中国减贫的新战略,把农村减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减贫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并实行农村减贫与城市减贫并重,全面统筹城乡贫困治理。

  热词二:土地

  乡村振兴,“人地钱”是最重要的要素供给。其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正逐渐从资源变身资产。围绕农村“三块地”,改革的诉求日趋强烈和明确。

  “我们村目前主要是利用村民的闲置宅基地来发展养老产业。村里的一些集体建设用地、村办企业废弃地等因为没有土地证,没法办相关的手续。这方面我希望国家继续放开政策,通过村镇规划把集体建设用地、村办企业废弃地变成可用土地。这已经成了村里发展产业的桎梏。”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望山乡元子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仁告诉记者。以前,元子河村主要是发展奶牛养殖、蔬菜、食用菌产业,后来随着奶业市场的竞争加剧,郭建仁带领村子转型搞起了养老产业。按照村南、村中、村北进行了规划,村民的闲置宅基地完全被利用起来。农民的宅基地参与养老产业,提高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实现了产业脱贫向乡村振兴的跨越。随之而来的就是“成长中的烦恼”,建设用地紧缺不够用。为此,郭建仁建议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发展养老产业。同时,他也希望张家口能够被列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试点城市行列。

  郭建仁关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在答记者问中曾做出回应:“依法取得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和国有土地享有同等权利的试验正在进行。国家正在进行试点,在33个县级行政单位推进。人大常委会已经第一次审议过,初审过了土地管理法,这里面已经涉及这个内容了,还要等待试验的进一步推进,争取把这个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之后,那时候才能确定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让他正式入法。正式入法以后,33个试点地区经验和成果才可以在全国推广。”

  不仅对集体建设用地试点的推广翘首以待,很多代表委员们也关心宅基地改革试点的推广。“浙江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试行仅在德清、义乌等极少数试点范围内进行,且试点地区的改革步伐小而谨慎,即使是走在最前沿的义乌市试点,也仅是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义乌市范围内符合条件地跨集体流转。”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认为地方政府在推进改革时担心顾虑较多,害怕全面放开宅基地流通后出现农民无房可住的情况。她提出了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全流通的建议,一是农民在城市有商品房的才可以将自有宅基地转让,以保障农民的居住权;二是农民宅基地可以“以大换小”置换;三是买受人应当在受让宅基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的同时,对农民“是否具备转让条件”进行调查。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解决宅基地使用权全流通的难题,且确保了农民“一户一宅”的底线。

  作为长期在“三农”领域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安徽省委会副主委李爱青非常关注土地问题。他认为当前在乡村产业振兴用地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乡村产业振兴,亟待突破和解决。一是我国现有的土地政策不适应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农村产业建设用地普遍缺少。二是对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非常严格,审批环节复杂,不少地方土地利用规划通常五年才一调整,严重影响了一些农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三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虽然提出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但目前国家层面尚未有操作性文件,地方难以实施。四是农户土地碎片化,制约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他建议彻底清除影响农村宅基地、闲置农房和承包地等资产资源流转、变现和增值等法律障碍,并为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提供法律保障,以利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民持续增收创造必要的法律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相信,随着试点成果的逐步推开,必将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的步伐。

  热词三:人才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现在,城乡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越来越活跃。不仅本土大学生返乡多了,很多海归也到乡村去寻找机会。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回乡当起了村干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党委书记吴金笔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位70后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积累了一身的经验,如今把公司交给别人打理,全身心地投入村里的事务中。开办温馨家园养老院、拆除旱厕建公厕,把自己经商的经验引入村级事务管理中,吴金笔游刃有余,一门心思当起了村里的带头人。“钱挣到多少才算够?村里给了我一个新的舞台。我觉得,能为更多人服务、奉献,这是我个人价值的最大彰显。”作为2018年新当选的代表,吴金笔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我们应该引导企业家回村当村干部,他们有钱、有资源,敢闯敢试,能够为村里的发展带来活力。”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党总支书记杨帮武认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除了企业家,大学生思维活跃开阔、懂互联网,也是村班子队伍的重要候选人。我们现在的村干部队伍学历偏低,大多是初中生,最好也就是高中生。”说起人才,60多岁的杨帮武也有苦恼,他想重点培养来村里当村官的大学生,然而先后有两位大学生村官都考到市里、省里当公务员去了。这让他越发认识到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村子的班子问题不解决,其他都是空话。”

  如何留住年轻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有自己的经验。“村干部不能再做土包子了,要有与时俱进的思路。好多时候,你看不惯、想不通的,多半才是未来发展的火爆点。”欧阳华所在村子是江苏省最美乡村之一,为了引导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白塔的建设,他领导村两委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白塔村,推介白塔村特色农产品。用他的话说,“不做死文化,要做活文化”。2019年,村里投资8000多万元打造微电影基地,计划通过灯光、声控等全真模拟场地,一家人也可以参与拍摄微电影。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征地到位,准备开工了。“我们的乡村旅游当然可以做老年人的市场,让他们来休闲度假。但也必须做年轻人市场,让城市里的年轻人走进乡村,乡村才有朝气和生命力。”欧阳华以身作则,始终向年轻人学习新理念、新思想,不断拉近自己与大学生村官的距离。对于白塔村的未来发展,他很有信心。他呼吁大家要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并理解现在的80后、90后,因为在村里工作的确需要有情怀。他建议要培养一支年轻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年轻人提供上升空间,保证不低于公务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水平。

  “村里发展产业很重要,但干事的同时还要吸引、留住、培养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告诉记者,人才的吸引,一方面是靠外来的招商引智,更重要更现实的一部分还是要靠农村教育的发展,积蓄本土力量。今年,王银香提交的7份建议有3份都是关于农村教育的。她们村子里虽然只有1000多口人,却有200多名本科生,40多名研究生。这让王银香自豪不已。王银香表示,“农村人才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培养过程,培养人才方面我觉得国家应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农业的产业链拉长,让农业的附加值更高,使更多愿意从事农业的人才留在农村,让农村发展起来。”

  企业家、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青年、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越来越多的人才活跃在乡村。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也都出现在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和提案中。

  “三农”关系全局,乡村振兴关系民族振兴。从脱贫攻坚,到盘活土地,再到吸引人才,这些热词的背后,有广袤乡村摆脱贫困的昂扬斗志,有乡村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有乡村着眼长远、求贤若渴的姿态。从这些热词,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脉动,感受到乡村振兴的伟力、张力和动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