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殊矿产资源,没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匮乏,村庄空心化和老龄化日益凸显,这是众多贫困村的脸谱化特征。但正是这样的村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逐渐走出贫困泥沼,展现出隐藏在“贫困村”中欣欣向荣的一面。
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而产业扶贫的主旨就是增强贫困农户的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长效脱贫。为了解地方产业扶贫的情况、做法和效果,农研中心调研组深入环京津28个贫困县之一的怀安县叶家辛窑村进行专题调研。
基本情况
叶家辛窑村地处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怀安县左卫镇西南部,距离县城3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3200亩,耕地1454亩(其中可灌溉耕地208亩),林地1746亩,现已流转耕地265亩,主要传统产业为大田玉米和甜核杏仁。截至2017年底,全村有205户595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298人,常年外出务工64人。村民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0%、55.5%、38.7%和3.9%。
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0余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8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其中农家乐承包收入5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主要为部分农村集体资产的租金收入,如机井等)2万元,集体承包收入1万元。村民的农业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大田玉米和传统特色农产品——甜核杏仁。叶家辛窑村共有甜核杏1700余亩,人均3亩。甜核杏单产不高,亩产杏仁20~50斤,亩均收入200元左右。此外杏肉可作为果丹皮原料,每斤收购价约0.3元,卖杏肉可每亩增加收入几十元。2000年以后,甜核杏仁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种植甜核杏的比较收益越来越低,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下降,对甜核杏的种植管理越来越粗放,该产业逐渐成为村民创收的“鸡肋”副业。可以说,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等制约了叶家辛窑村的产业发展。
但是,随着产业扶贫的春风吹进叶家辛窑村,在村领导的努力带领下,叶家辛窑村有针对性地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做好产业发展和劳务对接,激发当地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经过数年努力,叶家辛窑村已经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为果蔬产业扶贫的样板村。
主要做法
念好产业经,打好特色牌是叶家辛窑村扶贫脱贫的主要方式。叶家辛窑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创新产业扶贫、脱贫模式,赋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同时还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实现兜底,从而保证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厚植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种养业。为改变贫困现状,实现村庄经济的健康发展,2012年叶家辛窑村由村干部带头成立怀安县农香蔬菜种植合作社和众鑫淼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主要种植错季水蜜桃、杏、李、葡萄等,以观光旅游采摘、订单销售为主,2017年又引进火龙果、樱桃等新品种。养殖合作社主要是组织社员养殖肉羊和蛋鸡并统一销售畜产品,其中蛋鸡养殖户社员171户,共养殖蛋鸡2500只。同时,该村还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在退耕还林地种植林下菊花。目前全村菊花种植达到500多亩,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厂家的订单收购价为每斤3.5元,亩均收入可达3500多元。农香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65亩,涉及全村贫困户41户96人,每亩租金1200元。合作社常年雇佣贫困户9户10人打工,每人年工资收入1.8万元;临时雇工70人,每人年收入不低于9000元。从2015年至今,农香合作社共吸纳社员资金171.8万元,有效促进了经营发展。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的模式,合作社建立了稳定脱贫的机制。目前该村的种养园区已经成为左卫镇最大的采摘、观光旅游基地。特色种养殖合作社的稳定脱贫机制还集中体现在合作社的股权结构上。2012年农香合作社组建时,本村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户主代表农户家庭加入合作社,每户只能占1股。当年户主年龄超过60岁的,每户入股1000元为1股,共72户;户主年龄低于60岁的,每户入股2000元为1股,共有69户。此外,还有以3000元、4000元、5万元、10万元、150万元入股的股东,分别为3个、10个、2个、16个和1个。为保证合作社扶贫的瞄准精度和合作社资金的有效管理,合作社对2012年的股本进行封闭式管理,只减不增,当某个社员去世时,其股份由拥有本村户籍且未在合作社入股的子女继承,否则就只能退股。从年终分红来看,非核心社员每股分红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450元、660元和700元,核心社员2017年每10万元股金的分红额是2.2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汇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带动扶贫。21世纪初,当地政府为叶家辛窑村72户贫困户提供每户5万元特惠贷用于建设蔬菜大棚,由于经营不善,贫困户无力还贷,在此背景下镇政府动员当地能人回村认贷认棚,组建农香合作社重新发展蔬菜产业。农香合作社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生产销售有机农产品和开展休闲农业业务。2017年该合作社净利润约90万元,其中订单销售盈利较多,主要来自两个企业客户,其中领克汽车张家口分公司是张家口市和怀安县政府重点引进的地方产业扶贫企业,该企业每月出资1.7万元左右,定点采购合作社的蔬菜。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能人是产业扶贫的灵魂。叶家辛窑村现任的3名村委会成员中有2人曾担任过企业负责人,现任村委书记兼主任的赵建根是该村发展合作社的关键人物。赵建根今年44岁,年轻时头脑灵活,但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被乡里亲朋视为“赖小儿”(小混混)。16岁外出务工闯荡社会,先后从事煤炭经销和建材装修生意,聚集了财富的同时也积累了经商经验。2006年,在乡镇领导干部的动员和支持下,他决定返回叶家辛窑村竞选村支部书记,自掏腰包承包贫困户的蔬菜大棚并统一经营,带动村民致富。农香合作社的150万元大股东正是赵建根认贷认棚后“债转股”的结果。调研期间,他正打算放弃经营了三年的观光采摘业务,原因在于他认为“现在观光采摘园越来越多,周边村庄竞相发展,预感未来空间不大”。在市场考察之后,他决定从明年开始采用体验式观光农业经营模式去种植香料用玫瑰花,以此作为合作社未来经营的新业务。有人认为刨了老果树发展玫瑰产业,相当于自断退路,但他胸有成竹:“二十年前,别人在种地,我在贩卖煤炭;十五年前别人开始贩煤炭,我开始搞建材;十年前,别人开始搞建材,我开始返乡做农业。我的成功经验就是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争取时刻走在别人的前面。”
创新扶贫手段和模式,提高扶贫质量。扶贫的基本目标是保障贫困人口生活有兜底,在这基础上的更高目标是致富奔小康以及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叶家辛窑村的大多数高素质劳动力已经通过外出务工方式在张家口市甚至北京市实现就业,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村内17个公益性岗位和参与扶贫产业,获得相应收入和实现自身价值。而留守村庄的主要成员——“老弱病残”群体,是否只能依靠每月低保和基本养老金度日?叶家辛窑村创新扶贫手段和模式,提供特殊股东身份和特殊岗位,使他们低成本参与产业发展和实现“再就业”。特殊股东身份,正如前文所述,合作社规定贫困户户主年龄超过60岁的,每股股金1000元,与其他非贫困户同股同权。贫困户股东的分红在合作社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每年只增不减。为平衡合作社发展和扶贫任务,合作社创造性地提出了特殊股东“现金分红+实物分红”的分红模式。例如2017年非核心社员每股分红700元就是由现金分红500元和实物分红200元组成的。实物分红是蔬菜水果采摘销售后,分配给社员的剩余果蔬的折价。特殊岗位则是专门为高龄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设立。叶家辛窑村遴选了3名无劳动能力但村内口碑较好的老人担任村委会的值班人员,主要负责村委成员离村期间来访人员的登记和接待工作,每人每月60元。如调研当日值班的村民赵村武,今年已经70岁。他表示村委的这项制度给这些老人创造了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了额外收入,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由于任务量较少,他认为每月60元的补贴已经足够。
思考与启示
叶家辛窑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贫困村,但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贫困村。它的典型就在于它本身的普通——没有特殊矿产资源,没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匮乏,村庄空心化和老龄化日益凸显,这是众多贫困村的脸谱化特征。但正是这样的村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逐渐走出贫困泥沼,展现出隐藏在“贫困村”中欣欣向荣的一面。这对广大普通而又典型的贫困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赋资产、扶产业”正成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新特征。基层扶贫工作中将致贫原因按照无劳动能力、无技术、无技能、无资金等角度进行人口构成分类,表面上看,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能力(少数是无劳动意愿)是多数贫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缺乏生产资料也恰是贫困带来的结果,“因贫致贫”是造成有劳动意愿却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难以从事产业经营并获取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探索产业扶贫的模式中,怀安县摸索出一套通过先赋予贫困户资产,再利用资产作为资本参与当地产业发展,将产业发展获得的效益通过财产性收入的形式转移到贫困户手中,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模式。“先赋值,再升值,再分配”的模式,使贫困户不用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特别适用于因老因病因残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这样的模式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发展了当地产业,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带来了细水长流的长期收入。“赋权+产权安排+产业发展”,也使产业扶贫跳出了单纯经营致富的传统框架,进入资产权益配置的新运行模式。通过盘活扶贫资金的资产属性,将农村农业之外的社会经济部门卷入农村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工作中,这是一种借助产权配置将政府行政推动与市场经济自发行为密切结合的扶贫新模式。
第二,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本地能人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建立起一支能干事、想干事、有知识、懂市场的本地人才队伍。一方面,农村产业发展要靠本地人。相比外来人才,本地的能人比较了解本地情况,较容易取信于当地农户。由于宗族血缘关系联结,本地能人的现实利益往往与贫困群众趋同,存在利益相关性,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委托-代理矛盾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外乡人要小。另一方面,本地能人要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意味着了解市场情况,具有商业远见,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勇于承担经营风险、敢于进行商业决策;具有企业组织管理经营的知识技能,能够带领周边农户经营致富。这样才能做到破解本地发展瓶颈,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农村产业的长期发展。调研发现,本地能人担任村干部后,其待遇在完成乡镇政府指派的发展目标并获得年终绩效后,每月工资约为1300元,若完不成则降到1100元上下。相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本地能人在带动村庄发展中所做的工作,这样的薪酬待遇意味着本地能人必须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奉献精神,否则,这种“双培双带”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就会大为削弱。
第三,客观看待贫困地区合作社初始阶段的不规范运作。看待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应注重其在产业扶贫中的贡献,而不应拘泥于合作社是否管理规范、是否严格按合作社法或章程规定的一人一票制,只要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确实能从合作社中受益,入社比不入社要好,那么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就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当合作社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后,才是对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引导的适宜时机,否则初创合作社尚未稳定生存基础就已举步维艰,无法可持续发展和长远惠及贫困户。同样,封闭管理和开放运行也都是合作社的自适反应。农香合作社对本村的非核心贫困户社员进行股权封闭管理,只减不增,确保这部分社员的权益不会被稀释。这主要是为了对接扶贫政策,因为合作社没有为社员设立公积金账户,它获取的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无法计入社员的公积金账户,为了避免政策公共资源外溢而专门设置了非核心社员股权封闭管理的机制。由于非核心社员多为贫困户,自身资金有限,也不愿向合作社投入更多资金,合作社拓展新业务面临资金短缺时,需要引入外部资金,此时的合作社边界就是开放的,但开放边界的合作社业务应分开核算,这是对封闭管理的非核心社员和开放管理的新资本社员的权益保障。何时封闭管理、何时开放管理,实质上是合作社应对政策、市场、社员情绪和多种分配方式的自适行为。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