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粮食供给严重匮乏,人均粮食产量209公斤,粮食总产量仅11318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致力于“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创造了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人口的辉煌成就。2018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已达472公斤,粮食总产量已达65789万吨,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2.26倍和5.81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长期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依靠自己力量成功地解决了近14亿人口“吃饱饭”的问题,大幅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正在推动全国人民实现由“吃饱”向“吃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对推进世界粮食安全和反贫困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近日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清晰显示了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以来,中国推进粮食安全的重大进展和坚定步伐,明确展示了中国“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坚实基础、坚强能力和坚定信心。回顾过去,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加工能力、流通能力、储备应急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中国粮食安全新战略、新政策的全面构建。展望未来,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让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创新是引领中国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期以来,立足国情、农情和粮情,推动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战略、政策和实践创新,是中国推动“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基本经验之一。如中国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注重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推进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等,稳步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中国全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了科技创新对增进粮食安全的引领作用。如在规划建设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同时,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联盟和农业科技园建设、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粮食产业链产学研深度融合。顺应消费需求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着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优质专用特色粮食品种选育和储藏保鲜保质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由“吃饱”向“吃好”的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提升中国粮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将会更好地引领中国粮食安全创新发展行稳致远,促进中国粮食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协调是建立全方位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内生要求。中国政府长期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并将保护、调动农民和主产区种粮积极性放在突出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日益要求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强化粮食安全法律和机制保障。推进这些方面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统筹优化粮食产业链建设,促进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储备应急能力协同成长,全方位推进粮食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也要求协调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或产销平衡区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提醒我们,“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但也要看到“粮食生产和调度风险也在集中”,“任何省区市,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因此,近年来中国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落实,《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政府承担首要责任,省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在今后中国维护粮食安全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之间,以及粮食产业链不同环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甚至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仍将面临新的考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仍需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压实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稳定粮食生产责任。推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粮食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也需要努力处理好粮食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利益关系。
绿色应成为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普遍形态。中国政府日益重视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边际产能,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湿试点,推进了粮食安全的绿色发展。近年来,中央要求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鼓励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健全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激励机制。这些举措正在为未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对推进绿色发展要求更高。但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农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亟待提升,推进中国粮食安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仍然任重道远。中国政府正在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并在生产、流通、储备、消费等方面系统发力,夯实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的根基。展望未来,推进粮食安全绿色发展,不仅应该进一步发挥科技作用,协调推进农机、农资、农艺技术进步和涉农装备制造业升级,改善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环境,借此促进粮食产业链提质增效降损;还应在引导粮食消费、鼓励节约用粮和加强粮食市场预警、风险防控体系方面发力,引导粮食供应更好更稳定更可持续地满足城乡消费需求。
开放助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宽。中国很早就注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入WTO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在此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近年来,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和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发展步伐加快。2018年,中国首次单独出台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农业及其关联领域取消了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外资限制,取消了粮食收购批发的外资限制。在此基础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在农业领域进一步取消了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中国主动分享世界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积极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实施南南合作、中非农业合作项目,成为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积极力量。近年来,中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鼓励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支持涉农企业到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物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有序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促进进口渠道多元化,拓展了粮食安全的回旋余地和选择空间,提高了农业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也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展望未来,通过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在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将会有更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对国内资源生产满足不了或为土地等资源休养生息不得不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要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是一项长期战略布局”,“推动农业走出去,要充分研判经济、技术乃至政治上的风险,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这为推进中国粮食开放行稳致远提供了行动指南。
共享是推进中国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推进粮食安全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中国推进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和仓储应急能力建设,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粮食主产区尤其如此。中国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科技进步对提高粮食单产和优化农业农村环境的作用,为拿出更多耕地、更好环境用于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和食物消费品质的提高。这也拓展了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的路径。近年来,中国粮食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茁壮成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兴起,有效带动了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也为提升小农户“共享发展”水平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着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消除饥饿和贫困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的问题,贫困人口较2012年底减少了8200多万人,推动了重点贫困群体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显著增进了贫困人口的民生福祉。中国注重加强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有效防控了区域性阶段性粮食供给紧张问题,稳定保障了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的粮食供应,有力化解了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对粮食供应的影响。展望未来,中国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会带动小农户更多更好地参与粮食安全共享发展,并实现就业增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