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还是少年的依马穆江·台外库力,为了维持生计走出家乡。归来时已是46岁的中年人。如今,他在家乡建起能容纳3000吨以上农产品的冷库和2000平方米的车间,成为全乡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地,让以水果闻名的家乡,不再因产品运输和包装问题陷入困顿。
“我希望能继续将我们的合作社发展好,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报效国家。”眼前这个朴实的新疆汉子对记者说。
依马穆江·台外库力,现为喀什市阿瓦提“桃子之乡”农副产品保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成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力量。当选为“全国十佳农民”,是对依马穆江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动的肯定,是对他“带动农民一起致富”的情怀的肯定,是对他为扶贫事业所做贡献的肯定。
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谋发展
依马穆江7岁时父母过世,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从小便成长在的贫穷环境中。读完中学后,依马穆江便因没有经济来源去外地打工。保洁员、饭馆服务员、工地工人,各式各样的工作他都从事过。“1989年时,我在饭店干活,一个月只能挣30块钱,我拿出15块钱晚上去学习汉字,拿出3块钱买班车的月票。”依马穆江说,自己当时因为语言不通,不会用汉语说“2毛”,买月票时总是买不到2毛钱的票,所以自己主动去学习汉语与汉字。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依马穆江一边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一边脚踏实地,勤恳劳动,虽然生活并没有那么如意,但总归日子还过得去。
依马穆江曾尝试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寻求发展。1994年,依马穆江来到北京,希望能够在大城市中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然而,他被骗走了300块钱。“当时没钱回家了,幸亏有个好心人给了我60块钱,让我买上车票回到家乡。”依马穆江说。回到家乡后,依马穆江便再也没有到外面的城市发展。
多亏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扶持,依马穆江说:“是国家把我们养大,我们要心存感恩,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我们的政府。”
创办合作社,只为农民的产品能卖个好价钱
2010年,依马穆江与另外10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办了喀什市阿瓦提“桃子之乡”农副产品保鲜农民专业合作社。谈起为什么要成立农副产品保鲜合作社,依马穆江说,“我当时看到我们农民生产的好产品却卖不上好价钱,钱都被‘二道贩子’挣了,很是心痛,就想着通过一种方式能让我们农民产的东西卖上好价钱,于是创办了这个合作社。”刚开始创办合作社时,依马穆江的身边充满着质疑声,有人对他们的合作社并不信任,甚至认为他们是骗子,还有身边朋友劝依马穆江不要再从事农业了,风险高收益低。面对身边的质疑声,依马穆江并没有丝毫动摇,他坚持要办合作社,并且要办好合作社,“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就坚持要做这个事情,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农民的好东西卖出好价钱。”依马穆江说。
合作社最初成立时只有依马穆江及其朋友11人,周边农民对加入合作社持观望态度,依马穆江等人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而是脚踏实地,11个人齐上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逐渐见到了效益。“到2013年的时候,就逐渐开始有农民加入我们的合作社了,到现在,我们的社员发展到了165人。”
合作社主要从事红枣、酸梅、西梅、杏子、苹果、香梨、伽师瓜、蔬菜等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冷藏保鲜及销售。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收购、统一储藏、统一价格、统一运输、统一销售,积极引导社员走正规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产业化之路。
如何拓宽销售渠道,将农民的好产品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一直是依马穆江内心最关切的事。合作社为此不断探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三百多平方米的电商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合作社微商城、淘宝等电商销售网站将加工、保鲜产品不仅销到乌鲁木齐、库尔勒等疆内地区,还销往北京、浙江、上海、深圳、山西、昆明等19个省市、25个大中城市,并建立保持长期农副品购销合作关系。通过有效的销售,合作社的产品销路彻底打开,社员的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农民的好产品终于卖上了“好价钱”。
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也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对合作社的发展大力支持,“我们合作社的一些扩建、改造等都有相应的政府项目资金支持。”依马穆江说。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的占地面积已发展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建有交易展示厅、冷链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区、电子商务区、停车场、商务配套区等,合作社的固定资产达600多万元。
“宁可我们亏,决不能让农民亏”
一直以来,合作社始终坚持为农民做好服务,带动周边农民一起致富。依马穆江常说,“看到农民收入增加了,我从心底里高兴”。合作社保鲜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只收取市场价的20%~30%,保鲜一般户的农副产品只收取市场价的50%。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在合作社工作的员工均为当地农民。合作社还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拓宽了农民们的脱贫致富渠道。合作社发展到现在有效带动辐射周边2个乡20个村,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农户1520多户,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和商品资源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年的时候,当时苹果的市场价格下行,我们将农民的苹果总计1500吨都统一收购然后统一销售,由于市场行情原因,苹果塌价严重,当时销售这批苹果时亏损了120万元,但是这个亏损都是由我们合作社来承担的。”依马穆江说,在他的观念里,农民特别辛苦,不容易,宁可合作社亏钱,决不能让百姓亏钱。为农民争取利益,做好服务一直是依马穆江所坚持的原则。“平日里如果社员家里困难,急需用钱,我们合作社就会给予其相应的帮助,以解决社员的困难。”依马穆江说。
“我们打算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继续扩建基地,继续带动我们的农民一起致富。”谈及未来的发展,依马穆江满怀信心。合作社计划到2020年持续投入500万元建立红枣加工厂,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社员人数计划从165人增加到400人。有效利用现有保鲜库,增加各类林果产品的保鲜期,错峰反季节销售,延长销售周期,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不断提升合作社效益及农民收益,给社员更多分红。“到今年11月份,我们合作社的贫困户就能全部脱贫,希望他们收入能再增加一些。”依马穆江说。
“我已经55岁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老百姓做好服务,这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依马穆江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