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特”字文章 让农业成为兴村富民的魅力产业——山西省农业产业强镇发展掠影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我们村现在有2500亩红薯,每年大棚出苗100万株,人均收益4800元。”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清德铺村党支部书记贾晋斌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红薯已经成为附近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强调,要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两年来,山西省围绕一个“特”字做文章,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清徐县地处晋中,素有北方“醋都”的美誉,享誉全国的紫林、水塔等醋企分布在这里。该县域呈“三山一水六分田”分布,土壤肥沃、水量充沛,是太原市有名的“菜篮子”“米袋子”。2018年,该县徐沟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这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重拾传统特色产业信心,将一棵红薯“吃干榨尽”,农旅结合让农民收获“两茬”效益

  “宁到外面累死,不在铺村饿死”。虽然地处传统农业强区,多年前的清德铺村却没有一个“撑得住门面”的农业产业,村民们除了少部分留在村里种地外,多数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打工。村里虽然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习惯,但是因为品种老化等原因,却没有人以此为生。

  2018年,伴随着“村两委”班子换届,“发展啥产业”成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面临的首要难题。“村里以前种过红薯,现在红薯在城里卖得好着呢,不如试试?”有人提议。经过再三商量,找专家来村里考察论证,清德铺最终决定重新拾起“红薯”这档传统产业。

  曾经的清德铺红薯在当地也算是远近闻名,香甜可口,卖得好卖得俏,还曾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进入快速发展的商品时代后,打着清德铺牌子的红薯到处都是,倒是清德铺本村的红薯却出现了销售难的问题。

  据介绍,村民在传统红薯种植过程中,采取的是火炕育苗,因为技术不得当,产生的不利于薯苗生长的毒素过多,再加上种植历史过长,品种退化严重。如何培育红薯新品种,让村民学习当今最实用的种植技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贾晋斌四处“求医”。该村通过对接国家甘薯研究所,从运城请来专门研究红薯的专家培育出了新品种,并向村民传授种植窍门;通过镇上的产业强镇项目,争取到198万元的项目资金,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投入50多万元建起了10个高标准的红薯储存地窖……这些为清德铺振兴自己的红薯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家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我们说‘好酒也怕巷子深’。”贾晋斌说,为了进一步打响正宗清德铺红薯的名气,分管副县长亲自站台为红薯代言;宣传部长作为总策划、总导演,开展了插秧节、知青返乡反哺“第二故乡”等多项红薯宣传活动;美食团专业策划出100多道菜,打造全薯宴,迎来五湖四海的食客,红薯美食蔚然成风。清德铺村的红薯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不到1000亩,辐射达到了8000亩地,目前正向万亩规模进军。

  “红薯前几年价格最多能卖到六七毛钱一斤,今年最高能卖到一块二到一块五一斤,价格可以说翻了一番。”村民杨德福告诉记者,今年,自家4亩红薯卖出了2万元的好价钱,这让他很是高兴:“就算是出门打工,辛辛苦苦干三个月,刨了吃喝也不一定能挣到这个钱。”

  贾晋斌告诉记者,现在为了延长村里的红薯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农业,准备将“这棵红薯吃干榨尽”,把红薯叶子加工成茶叶,剩余的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出售。

  在农业产业强镇发展过程中,与清德铺村的优化传统产业相比,临近的西怀远村却是把目光放在了乡村休闲旅游上。

  走进徐沟镇西怀远村,吃一碗村头五块钱的凉粉,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让人心情舒畅。道路两边的民房墙壁上,色彩鲜艳、形象各异、惟妙惟肖的彩画作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影。

  “以前北方人春游时喜欢到南方去看油菜花,现在不用了,到我们村就能看到。”西怀远村党支部书记杜春扣笑着说:“种植油菜花有观赏效应,村里有明清古建筑,结合村里面的情况,我们搞旅游。油菜花种完以后还可以种菜,这就成了‘两茬效应’。这样不但能搞活经济,而且让环境变好了。”

  2018年,西怀远村“两委”带领村民种植了300亩油菜花,在6月油菜花开之际,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油菜花节,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为村民销售农产品带来极大便利。油菜花成熟收割后,村民们又种上了胡萝卜和茴子白(甘蓝),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光种油菜收入就有两三千元,接下来再种茴子白,加起来差不多能挣七八万元。”西怀远村村民陈来有说,自家的20亩地原来种玉米也就是两万元收益,去年开始种了两亩油菜、18亩蔬菜,总收入提高了5万元。

  “徐沟镇在农业产业强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规划先行的理念,实践了大农业的观念,认识到一二三产融合的规律。”徐沟镇镇长武永俊介绍,该镇在实施产业强镇过程中,结合全县总体规划,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镇域范围和重点农业村庄进行了局部内部规划,初步形成了北部对接潇河综改区重点发展城镇化,南部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格局。“按照规划来执行,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以清德铺村与西怀远村为例,两村在获得2018年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三年五千万元的基础上,西怀远村基本形成了千亩设施蔬菜的规模,产业强镇项目主动与之对接,整合周边村庄原有温室,初步形成万亩设施蔬菜集中连片,有了农业园区的雏形,为进一步进行水利、道路、田林等设施的配套和链条式产销一体化理清了思路。“在产业强镇项目建设中,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带来的实际效益,拓宽了当地农业经纪人眼界,拉动了部分企业投资,以活生生的事实来引领一二三产的进一步融合。”武永俊说。

  创建农业特色品牌,“莲藕+大蒜”助推“诗经文化之乡”走出产业融合强镇之路

  “我们北董的莲菜是最好的,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在今年五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山西曲沃国际蔬菜博览会上,北董乡南林交龙王池莲菜种植合作社魏明忠的展位不大,却十分抢眼,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展位上的蔬菜产品供不应求,短短几天,卖出了5万多元。同时,魏明忠还代表曲沃县大蒜基地与中国农产品流通经济人协会生鲜业委员会签署了2000万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为曲沃县农产品外销拓展了新的渠道。在蔬菜行业打拼多年,这次能在菜博会上取得丰硕成果,对他来说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期望之中。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从部队复员的魏明忠就买了一辆大车跑运输,奔走在发家致富的路上。跑的地方多,见的东西也多。一次在外地,他看到包装精美的莲菜,销售价格不菲,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凭借着龙王池泉水,南林交莲菜种植已有多年的历史,而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他对莲菜太熟悉了。他发现外地莲菜相比本村莲菜,口感品质都差了很多。为此,魏明忠陷入了思考:“为什么别人的莲菜不好,却能卖高价。自己的莲菜好,却只能卖低价?”后来,他一直留意这事,和很多地方的莲菜做了对比,越比越觉得自家的莲菜好,于是他有了卖莲菜的想法,并注册了南林交龙王池莲菜种植合作社。

  南林交莲菜2011年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产品认证,2012年取得了原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南林交莲藕品牌价值达到了1.95亿元,价格也从每斤几毛钱、1元钱,涨到了现在的5元、8元一斤,春节前甚至卖到了10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南林交龙王池莲菜种植合作社也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了140多户。仅莲菜一项,南林交村每年增收1000万元。

  位于山西省曲沃县东南部的北董乡,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域内旅游资源丰富、诗经文化厚重,主导产业以大蒜、莲藕为主,仅大蒜种植面积就达4万余亩,产值达4.37亿元。2018年,北董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06元;也是在这一年,北董乡成为山西省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四个示范镇之一的乡镇。

  “去年种了12亩地,其中6亩种了大蒜,每亩地都能挣个万把元。”52岁的南林交村村民杨香娇告诉记者:“现在种植效益好了,家里的亲戚们都来我们村学种蒜了。”

  近年来,为了发展大蒜产业,南林交村民在魏明忠的带领下,成立了南林交改良大蒜合作社,杨香娇是最初的一批合作社社员。2018年,因为蒜价不好,产品滞销,合作社及时上马了一套黑蒜加工设备,消化当地大蒜300多吨,产品销往上海、杭州、东北等地,带动160户合作社蒜农亩增200元,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期间,该合作社通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争取到的154万元奖补资金,算是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我们新上的这批设备,不但延长了大蒜的产业链条,而且让原先蒜皮、菜叶等废弃物实现了变废为宝。通过加工成有机肥料,增加社员收入,让菜地比原先更干净了。”魏明忠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又购置了一台大蒜播种机,享受到2万元的购机补贴,目前正在设备调试中。“以前是一个人一天最多播种一亩多地,现在有了播种机,等设备完全上手了,肯定比这强多了。”

  据介绍,为了抓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北董乡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大蒜、莲藕农业生产基地变成旅游景区,让旅游景区成为农产品消费地,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推进了农旅、文旅和乡旅的深度融合。北董乡围绕“晋之源”农业品牌和“晋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品牌优势,通过实施规模提升、质量提升、品牌提升三大工程,狠抓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南林交莲藕”“北董大蒜”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影响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全面增强了农业综合实力。

  好山好水在北董。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实施过程中,北董乡坚持旅游富农,依托厚重的诗经文化、秀美的田园风光,启动实施了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建设,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四期工程,逐步实现了景中有村、村中有景。同时,这也为周边农民提供了138个就业岗位,形成了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新局面,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了产业兴村富民的魅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