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 农村“三沼” 变废为宝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许雪亚 字号:【

  眼下正值柚子收获的季节,四川绵阳梓潼县一片繁忙景象。梓潼县许州镇栏杆村村民于雪华大姐刚刚把自家种的蜜柚称重,交给前来拉货的司机。一番忙碌过后,于大姐算了算账:“今年自己在家种柚子挣得钱可一点儿不比孩子在外打工少。”在一片金灿灿的柚子林的映衬下,于大姐脸上的笑容格外动人。

  四川省绵阳市是全国有名的沼气生产大户,早在20世纪70年代绵阳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曾高达70%以上,绵阳被称为中国农村现代户用沼气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西部“沼气之乡”。如今,通过三沼(沼渣、沼液、沼气)综合利用,绵阳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良性互动、美丽宜居的发展新路子。

  种养联动 走生态农业之路

  天刚麻麻亮,梓潼县许州镇沼气服务站站长贺孝荣就开着沼渣清掏车,应约到一沼气户家里去抽沼液,然后将其运到一处处理池,经过沉淀和稀释等处理程序后,通过埋藏在地下的管道,直接浇灌到处理池周围的蜜柚种植户田里。

  近年来,梓潼县蜜柚产业发展迅猛,全县计划发展蜜柚20万亩,目前已经成功种植17.3万亩,主要集中区许州镇核心区就有5万亩,蜜柚已然成为梓潼农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要想蜜柚品质好,有机肥料少不了。”这是四川省农科院专家给梓潼县的忠告,也是多地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

  有机肥从哪里来?一年四季都能供应充足吗?运输成本高不高?经过反复论证,果园周边农户家中虽有少量有机肥(农家肥),但并不能保证一年四季供应充足,同时收集运输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干脆在果园中选择一处相对开阔的空地,建一个生猪集中代养场,一方面解决有机肥供应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脱贫攻坚找寻一条可靠的产业支撑,更重要的是通过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蜜柚品质,从而提升产业效益,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这是时任县政府领导的大胆建议,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5头猪可供应1亩地。”这是农技专家给出的科学指导,按照这个比例,梓潼县可以发展常年存栏104万头生猪的养殖规模,仅许州镇就可以发展40万头的规模,只要不超过这个比例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016年8月,3栋代养场在许州蜜柚园中建成投产,代养场生猪常年存栏规模3300头。养殖场与蜜柚园联动发展,双向促进,养殖场可每年向柚子园提供优质有机肥5000吨,满足蜜柚生长需要,保证蜜柚品质不衰退。

  许州镇副镇长吴飞带我们来到许州镇蜜柚产业园观景台,如今,站在这里可以一览示范园全貌。成片的蜜柚园中,点缀着数个中型沼气存储池,每隔不远,又有几个小型存储池,通过管道连接起来,并一直接到了老百姓的蜜柚园里。吴飞告诉我们,老百姓形象地将之称为“动脉血管政府建,毛细血管自己建”。

  而连接养殖场和蜜柚种植户之间的桥梁是沼气服务站:服务站从养猪场收购沼液沼渣,经过集中处理后,再通过PVC管道进入各个蜜柚园。据测算,使用有机肥每亩蜜柚年均节约400余元,并且有机蜜柚的市场价格要比用化肥的蜜柚每公斤高4毛钱,已成为种植户的“抢手货”。

  作为全县蜜柚发展核心区,许州镇坚持统一规划建园、统一品种苗木、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实行分户种植的“七统一分”标准,率先成立了“梓潼县天宝柑桔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种植户联系在一起,辐射带动其他乡镇一起推进蜜柚产业标准化生产。核心区域天宝蜜柚基地被评为“全国柑桔科普示范基地”,产品被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蜜柚栽植面积达3.6万亩,核心区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

  “目前天宝蜜柚已经销往欧洲市场。前不久召开的第五届天宝蜜柚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每个人都装了满满一袋子柚子回去,光是附近小超市一天营业额就达4500元。”吴飞告诉记者。高品质的柚子不仅为许州镇带来了人气,更迎来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机遇。

  据了解,目前梓潼县正大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圣迪乐高品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变废为宝,干粪用于生产有机肥,沼液用于农业灌溉,真正做到了循环利用。大力开展种养结合,建设20万亩蜜柚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花生基地,利用沼液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仅减少了化肥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如今全县沼液利用率达到了100%,沼液自动灌溉达到75%。

  建管并重 沼气服务全覆盖

  “过去煮饭满屋烟,如今煮饭拧开关”。沼气工程不仅助推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也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走进三台县,处处都是敞亮整洁的农家新房,像城里一样的现代化燃气灶具和洗浴设备一应俱全,改变了农村的生活面貌,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卫生水平。

  为支持三台县争创国家麦冬生猪现代产业园和麦冬、藤椒、生猪主导产业发展,花园镇琴山村养殖小区先后建设了两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为周边农户供气170多户,现累计供气18万多立方米。琴山村村民陈海琼自2015年便享受到了集中供气带来的便利,目前已使用沼气1100多立方米。陈海琼说:“以前做饭烧液化气,每月平均要烧1罐,每罐100多元,而且要到30公里以外去购买,既要花钱又要花时间运输。现在烧水煮饭全都用沼气,每立方米沼气1.5元,一个月大概用20方,比以前用液化气便宜不少。每天做完农活回来很快就把饭做好了,就连沼气池出了故障还有沼气技术员上门服务。”

  同村刘洪烈家的沼气池建在猪圈下,进料口和猪圈排粪合二为一,出料口在猪圈外的露天平地上,被几块规范标准厚实的水泥板严严盖住。刘洪烈说:“自从我家修了沼气池后,生产生活变化太大了,过去煮饭烧柴,每顿煮完饭全身都是灰,现在煮饭有沼气,洗澡有热水器,原来想都不敢想。”沼气还让刘洪烈有更多时间精力学习农业技能。

  近年来,三台县把农村能源建设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全县已建户用沼气池17.5万口,普及率达82%,养殖场配套沼气工程782处,其中:大中型沼气项目工程3处,新村集中沼气工程7处,供气户达1020户,沼液储存池(田间储存池等)12000余口,共30万余立方米;为改善人居环境及“厕所革命”,提供清洁能源,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发挥了较大作用。2012年,三台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沼气化县”称号。

  沼气工程布点到位,如何实现建管并重成为摆在三台县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2008年至2014年以来,三台县争取中央预算资金支持,累计申报建立沼气服务站点197个,形成了覆盖全县63个镇乡和各自然村的沼气服务网络。“通过调查摸底,我们根据各服务站运行现状,制定了全县沼气服务站点整合方案,将197个物管站整合为63个沼气服务站,择优调整了服务站负责人和相关服务人员,明确了服务范围,调配了部分维修和抽排设备,公开了服务站相关人员服务电话,做到服务全覆盖。”三台县农能中心沼气技师陈全说。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三台农村能源电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农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在线购买相关产品,遇到沼气故障还可以在线咨询,增强了物管服务造血功能。

  为进一步调动各物管站推广可再生能源积极性,近十年来,三台以县农村能源协会为平台,在全县沼气物管站中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每年初沼气能源协会将组织协会常务理事分别对各物管站上年服务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电话抽查核实,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评出5~10名沼气物管先进工作者,10~15个优秀沼气物管站予以表彰。此外,还开展了争创市、县示范沼气物管站的创建活动,对争创成2个市级示范站、5个县级示范站给予了5000元至2万元的奖补资金。通过“创先争优”和示范站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县沼气物管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