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劲娃娃 能闯得很”——记宁夏西吉县田坪乡大岔村农民李雄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丁香花芬芳呦,芦苇轻轻荡,圆溜溜的金蛋蛋满口香。”一首《唱花儿的花儿》,清澈的童音唱出了宁夏西吉秀美的好风光。在这片曾经贫瘠甲天下的黄土地上,西吉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用“金蛋蛋”走出一条致富道路,成为全国“马铃薯”之乡。西吉县农民李雄就是马铃薯产业发展大军中的一员,他和他的马铃薯产业,就是这大山沟里的“金蛋蛋”。

  在西吉县田坪乡,李雄可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尤其在田坪乡大岔村,一提起他,村里的老汉准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攒劲娃娃,能闯得很。”李雄的“攒劲、能闯”,不光自己成为村里的第一位致富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富起来后,不忘帮助村民走上富裕路,摘掉村里的“穷帽子”,成为大岔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现在的他已经是大岔村党支部书记了。

  李雄和很多黄土地上的孩子一样,因家境窘困,早早就辍学出门务工。他打工有一股狠劲,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穷怕了,只要能挣钱,多大的力气都花,多苦的活都干。头脑活、肯吃苦的李雄在打工路上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李雄动起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在国家的“双创”政策激励下,2012年7月,李雄回到家乡投资200多万元,创立了金鱼马铃薯购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农民通过种植马铃薯发家致富。在他的带领下,大岔村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返乡创业信心足,要把“土豆”变“金豆”

  李雄回到家乡后,面对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农村现状,没有气馁。经过多次调查研究,他决定发展马铃薯种植。而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学习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

  一开始,他利用自家的30多亩承包地,在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引进“青薯168”脱毒品种进行科学种植,当年马铃薯喜获丰收,产值达到10万元,这在大岔村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是少见的。初见成效,使他信心倍增。紧接着,他不断参加各类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班,虚心向专家请教,还组织了技术培训。

  随着田坪乡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李雄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的变化。为了提高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2012年7月,他组织农户牵头成立了西吉县金鱼马铃薯购销专业合作社,并被选举为了合作社的理事长。同时建立了“支部+企业+农户”和“基地+电商+市场”的产销联合体,开通了互联网,及时发布本地和外地市场马铃薯收购价格信息,指导社员在马铃薯购销中获得更好的收益,实现了合作社的信息化发展。

  合作社成立之初,李雄通过县农牧局引进200亩马铃薯脱毒种薯,挨家挨户做宣传,想让村民试种,带动全村种植优质脱毒薯种。当时村民们并不认可,李雄亲自示范,自己试种了3亩推荐的脱毒种薯,收入近1万元。在李雄的努力下,合作社为村民垫付了种子、化肥钱,又以高价收购,还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村民都种上了马铃薯一级种薯,收入大幅提高,对科学发展马铃薯种植更有信心了。

  2016年,合作社紧紧抓住西吉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机遇,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标准要求,发展周边贫困户,由金鱼马铃薯购销合作社向贫困种植户采取先期让利的办法供应种薯和化肥,以订单的形式建立种薯繁育基地4000亩,同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0.3元的价格供应社员种薯,每亩让利60元,同时签订保护价回收种薯合同。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致富不忘众乡亲

  李雄富起来了,但他心里还有疙瘩没有解开,那就是村里还有很多乡亲家庭贫困、生活困难。“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李雄想着一定要带着全村人都富起来。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忙,特别是对贫困户照顾得无微不至。2014年3月,他任大岔村党支部书记后,协调多方支持,发动全村村民修建生产道路10公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多年来,他坚持优先照顾贫困户的原则,使贫困村民都用上了合作社提供的马铃薯脱毒优质种薯。

  帮助村民种植马铃薯,李雄经常到田间地头对大家讲方法讲技术,时间一长,在群众中影响越来越大。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支种植马铃薯的专业农民队伍;李雄领着大伙,田坪马铃薯远销广州、陕西、山西、云南等十多个省市,田坪乡已成为西吉县马铃薯生产和交易集散地,为西吉“马铃薯之乡”的美誉锦上添花。

  众筹“绿农”模式,发展林下经济

  这些年,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李雄很快意识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美丽乡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8月,他发动合作社骨干人员,以众筹的方式,利用当地的区域优势组建了西吉县“绿农生态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支部+合作社+成员”的运作模式,流转800多亩地种植大结杏,引进彭阳红梅杏苗1万株,实施嫁接改良优化。林下种植中药材、蔬菜,林下养殖土鸡、珍珠鸡,实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由此产生的林下经济每亩可增收800元,共计160万元,真正做到了“诚信是金、信源于农、惠农利民”,实现了林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下养殖已经成为合作社的一大特色。统一提供土鸡鸡苗,每户200只,统一进行培训,统一发放玉米等粮食饲料,鸡蛋、鸡肉实行统一销售,实行无害化管理,跟踪服务,签订回收合同。保证每户仅土鸡蛋年纯收入16000元。

  对于今后的发展,李雄信心满满:“作为当地农业致富的带头人,未来我依旧不敢也不会懈怠,继续朝着梦想的方向奔走。”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