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于2012年成立了“智力西部行”爱心支教团队,已连续几年利用暑假时间到贵州贫困山区进行教育帮扶活动。支教团在促进贵州农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的知识,传播了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成效明显,受到了社会各层面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受教育的时间越长,脱贫的效果和影响也会更深远更稳固。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北京联合大学于2012年成立了“智力西部行”爱心支教团队,已连续几年利用暑假时间到贵州贫困山区进行教育帮扶活动。团队主要对当地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并以留守儿童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帮扶活动。团队还对农村特色文化、特色产业、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信息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居民和孩子们的需求。支教团在促进贵州农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的知识,传播了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成效明显。
“智力西部行”爱心支教团队成立了9个年头,校党委及广大教职工、全体师生深切感受到:支教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对促进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乃至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支教大学生和当地教师在交流互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全体师生在多年的支教扶贫中愈发坚定了担当责任的主人翁意识,愈发努力为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当高校支教扶贫的主力军,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0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
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应把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当成重中之重。北京联合大学“智力西部行”爱心支教团队,面向的主要对象就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而5~12岁这个年龄正是对世界充满兴趣、感知和冲动的年纪,但由于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滞后、交通不发达,这些学龄儿童往往内心闭塞、不善交往、性格内向,对未来没有像城市儿童一样的思维张力和想象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语数外这一种形式。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教授以兴趣为主的课程,比如跳舞、绘画、音乐、书法、礼仪等。孩子们学习起来很感兴趣,我们再进一步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支教精神引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支教活动中的宣传源作用,营造宣讲和谐社会、认识精彩世界的良好环境,给他们观看精彩视频、图片,引导他们要好好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自己的目标。
北京联合大学健康与环境学院学生还以中西部3所中小学的被支教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参与支教的契机进行了暑期两个月的实地调查,采取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跟踪写实、“21天每日微笑实验”等方式,随后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团队每天晚上备课一直到凌晨一点,第二天做饭的队员要五点半起床,其余队员要六点半准时晨跑,其他时间基本都是与孩子们为伴,支教17天无一例外。每一节课,每一次送孩子回家,队员们都保持最高的精气神,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们的思想和理念。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理不睬到后面主动找队员们玩,教支教队员少数民族语言……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支教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影响,比如帮助儿童建立起自信,规范儿童行为,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及扩展知识面。
高校支教扶贫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发扬志愿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主动作为。通过支教更真切地了解贫困地区被支教儿童最真实的诉求,带给儿童最需要的教育,为孩子们埋下爱与梦想的种子。
“深入实施教育帮扶计划,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高校拥有的大量师资、图书学习资源、多学科基础研究体系,高等学校完全可以将自身的资源有针对性地投放到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上,通过共享的形式担当起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
推进教育公平,即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在物质资源上,高校可以遴选贫困地区的教师、学生代表到学校来参与科学实验和培训学习,组织开展慰问活动,提供书本、学习用品等,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在共享人力资源上,可以通过组织老师、学生开展支教送学、爱心教育,特别是为电脑、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提供教学服务,给贫困地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不发达地区学校的师资水平。
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高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大的战略,共享优质资源,努力促进发达、不发达地区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公平。比如和贫困地区的学校组成“1+1”合作教育集团,实现交叉管理、统一教学,通过摄像头直播、课件录制分享让贫困地区的学校师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甘肃省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强调,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
在甘肃省这种“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基数大的地区,作为高校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应该大力突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加大赴甘肃、宁夏等“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基数大、难控制地区的支教扶贫力度,增加支教送学的频率。
创新开展结对帮带活动,1名老师学生对1名或多名贫困地区学生,构建了“手拉手、心连心”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同时,对于贫困地区学龄儿童教育辍学率高、因贫失学的形势,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力度,精准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例如用好“互联网+教育”,用科技的力量,实现教学直播共享、远程教育授课、视频通话解答等等。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爱心支教团队在支教过程中,为寨头小学建立“智力书屋”,由北京联合大学退休老教授张佐友捐赠的价值近3万元的1000余册爱心图书,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团委支持的300余套文具,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助的200多套衣服及40余个爱心行囊等爱心物资;组织召开“大学生交流分享会”,与当地准大学生交流心得,鼓励并树立他们努力学习,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等思想;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智力西部行”爱心支教团队还在寨头小学组建了国旗班,将爱国爱党的种子传播到孩子们的心中,将爱国、爱校的理念传播到了寨头小学,传递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并让它生根发芽;支教结束活动返回学校后,团队的队员们还通过网络工具,每周找出空间时间,和贫困地区学校进行对接,为孩子们远程辅导学业。
脱贫攻坚越是到了决胜阶段,就越要注意贫困的代际传递造成的“返贫”问题。高校要做好后续文章,防止贫困回潮,不仅需要投入资源、物资为贫困学生家庭“输血”,更要引导启迪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贫困学生家庭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地区学生及背后的学校、家庭自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真正做到架起城市与农村地区学校、师生沟通的桥梁,给学生带去宝贵的知识和学习的快乐,对当地学校进行良性的补充,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更好的帮助。用高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为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增添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基础课教学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