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物联网引入农村公共服务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离不开创新手段。物联网、手机APP等网络治理新模式帮助干部群众把农村公共服务的难点真正握在自己手上,顺应了村民沟通、办事的新习惯,活力更强的乡村电子社区正在逐步成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8年7月份以来,江苏泰兴市济川街道在“六位一体”管护工作中,积极借力“美丽乡村”物联网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美丽乡村”平台)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解决城郊结合部、偏远庄台等薄弱地区“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真正做到全域整治、全面督查、全方位提升,进一步强化完善乡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和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赋予平台考核权能 管护考核体系

  对基层乡镇而言,需要考核到村的中心工作内容较多,而农村“六位一体”管护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考核办法,是提升“六位一体”管护成效的基础和前提。济川街道在试点中利用“美丽乡村”平台,将乡村治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并以清单方式督促村干部加强日常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管护,将督查范围扩大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在系统设定的考核方式下,自动生成成绩排行榜。

  为提高考核效果,街道将考核总分值的30%配比给“美丽乡村”平台,由平台合理设置考核子项,对人居环境整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序交办、督查、考核,将所有自然村、保洁员、承包人全部纳入考核体系,并与村居奖金发放、保洁员工资报酬紧密挂钩。

  借力大数据和AI技术 纵深推进工作法

  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检查为例,过去需要大量时间精力,人工抽查也很难达到全覆盖。通过无人机定期航拍,“美丽乡村”平台能够准确发现村庄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借助AI智能分析比对和人工辅助,由虚拟转向现实,整理出环境整治“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销号清单”。街道长效管理办公室对存在问题审核确认后,将“三个清单”及问题图片交给相关科室,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各村居对照清单,组织人员对问题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治效果图片发送至平台,由平台实行自动比对,自动生成考核得分和成绩排行榜。街道考核验收直接通过无人机航拍,自动进行比对,整治成效明显提升,实现了环境整治无死角。

  一年多来,济川街道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在村庄环境与管护干部、保洁人员之间建立起实时连接,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整改到位。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狠抓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和卫生盲区,防止回潮反弹现象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拓展平台功能版块 人人成为农村环境长效管护主体

  “美丽乡村”平台不断丰富内容,增设了“政策宣传”“美丽乡村典型介绍”“美丽庭院评比”等功能版块。一方面,平台主动报道中央和省市人居环境整治的最新政策和要求,让村民了解国家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信息动态。另一方面,平台及时宣传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处理、卫生健康知识,让村民在家就能看到各地的先进典型做法。三是开展“美丽庭院”评比表彰活动,让村民足不出户,在平台上就能看到“美丽庭院”的图片,调动老百姓的参与意识、争先意识和保洁意识。

  激发群众参与功能 让百姓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中

  信息化手段确保乡村治理长效管护落实落细。“美丽乡村”平台的考核评分系统,不仅实现了自动化考核,而且比较合理和科学,能从实际出发重点解决难度大和工作量大的问题,将中心工作进行细致“摸底”,并分解为不同阶段进行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性,从而确保长效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在长效管护工作中,村干部身兼数职,遇到重点工作时无暇顾及,不易做到每天检查记录,问题出现反弹现象;靠乡镇科室、市(区)主管部门抓到村、抓到组,也无法实时掌握全市各村清理整改情况。现在,通过“美丽乡村”平台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了长效管理的难题。

  坚持标准化验收,整治成效明显提升。街道采取“整治一个组,达标一个组,申报验收一个组”的管理方法。平台对照市验收内容,坚持标准,逐组、逐户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村组,在平台上公布;同时,街道规定每月下交各村清理组的指标,月底考核,完成任务的村全额拨款,对不按时完成任务的村按比例下浮拨款。将考核与绩效相结合后,各村居环境整治工作态度有了转变,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工作成效提升也较为明显。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