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 试点先行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样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潘桂东 字号:【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江苏省盱眙县“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新型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村资源激活、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是盱眙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两年来,盱眙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探索实践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有益措施,为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改革实践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完成确权登记颁证,筑牢改革基础。为加快形成承包合同管理系统,健全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的确权登记制度。2015年以来,按照“宣传培训、试点推广、阶段总结、全程监管”的总体思路,严格执行“六步工作法”,顺利完成全县20个乡镇(街道)238个村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核查农户12.67万户。全市推广盱眙县《公示阶段工作考评办法》,并在全市率先通过省检查验收。

  实施“三权分置”试点,探索改革路径。按照“管理有组织、服务有平台、经营有模式、监管有制度、保障有措施”的思路,创新开展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工作,努力解决“三权”界限不清、权利主体不明、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推广官滩镇、旧铺镇土地托管经验,引导农民与村集体或新型经营主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采取“生产托管、服务包干”的方式统一生产服务。推动观音寺镇、维桥乡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为当地农户提供农资仓储、测土配方、植保飞防、粮食烘干等服务。推广兴隆乡刘岗村“小块变大块,大块变整块”的土地互换经验,逐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

  推进产权折股交易抵押,赋予完整权能。实施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新增4个乡镇(街道)的10个村居改革工作,采取权能明确到股、股权量化到人的方法,落实集体产权权属公开、权能就位。共清核资产总额4.05亿元,折股量化总股数达8万多股,其中集体股占55%,成员股占45%。开展产权交易抵押变现。2018年共有158个村居开展了集体产权交易业务,共发布产权交易信息677条,签订合同309份,实现交易总额6.03亿元,交易总额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农村产权通过交易抵押得以盘活,产权价值通过市场得到体现。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方法,顺畅资源配置。创新推进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参与土地流转,累计流转土地面积80多万亩。创建新型经营主体。2018年新创成省市示范家庭农场22家、示范合作社16家,组建家庭农场集聚区5个,建成农民合作社综合社5个,打造官滩镇霍山村田园综合体,黄花塘小河农业获批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新经营制度模式。大力开展农户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或城镇社会保障、以分散经营置换规模化经营的“三置换”工作,积极发展盱眙龙虾集团“虾稻共生”土地入股、黄花塘镇泥沛村虾藕轮作返租倒包等新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实施宅基地有偿退出,统筹集约发展。在 “一村、一镇、一片区”(官滩镇霍山村、黄花塘镇、西南岗盱眙片区的管镇、鲍集镇)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合同“三统一”部署,执行房屋拆迁到位、垃圾清理到位、树木清理到位、土地复垦到位“四到位”要求,实施农民住房“四选择”安置。即:鼓励货币结算、倡导进城入镇、引导集中居住、尝试存量置换。全县共有20个行政村2352户签订退出协议,退出宅基地4490多亩,发放补偿金2.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022万元。农户宅基地退出后获得了“1+3”四项收入,即:一次性财产补偿收入、家庭农场务工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和村集体股权分红收入。村集体通过宅基地复垦整治,得到了新增耕地发包收入和服务经营管理收入两个财源,为实现“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综合效益探索了办法。

  改革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坚持依法依规,建章立制循序渐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难点多,情况复杂。在改革实践工作中,盱眙县始终坚持依法办事,依规操作,保证每项工作都做到组织严谨、方案严密、程序严格。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把组织分工落实到具体单位、科室、站所和具体工作人员,明确任务清单和考核办法,做到事有人做,责有人担。公开公布政策规定,把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宣传培训到所有村组,保证群众家喻户晓。强化督查考核,把任务清单排成时间表、路线图,按序时抓进度、按期限抓完成,切实做到保证时间完成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坚持政策叠加,凸显土地增值效应。“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盱眙县坚持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将土地、农业和金融政策叠加运用、统筹考虑,推进土地整治规划、农民安置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打好政策牌,做足土地产权增值文章,不断增强“造血”和“供血”能力,力争走出一条农村土地产权清晰化、土地流转市场化、宅基地价值显化、土地使用权资金化、新型主体产业化、村民受益长效化的新路径。

  坚持产业带动,扎实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特色产业催生经营主体。“虾稻共生”种养模式是盱眙龙虾产业的又一新突破,该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种养融合发展,亩产纯收入3000元以上,吸引大批经营主体踊跃参与。全县已发展种养面积30多万亩,催生规模种养主体500多家。盱眙龙虾产业研究院、省农科院黄花塘博士工作站和张洪程院士工作站先后在县里挂牌成立,盱眙“龙虾米”荣获全国优质渔米金奖,获批省级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二是多元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需要什么样的经营主体,土地规模适合什么样的经营模式,盱眙县就因地制宜发展该类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官滩镇霍山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就是政府引领规划,积极打造的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示范载体。霍山村现已开展15个自然组的宅基地有偿自愿退出,复垦溢出土地0.1万亩,整并土地0.9万亩,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贫困村、困难户的增收致富增强了内在活力、内生动力,形成具有“霍山个性”的美丽乡村样板。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各方利益。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盱眙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和集体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各方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三权分置”改革工作中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公示审核权;在土地流转、宅基地退出工作中,遵循农户自愿流转、自愿退出、自选安置的原则,充分保障群众的选择权,让农民自己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充分实现各方利益。集体股份制改革通过折股量化,把集体产权明确为资金股、资源股、集体股、成员股等,保障集体和成员的股份权益落到实处;宅基地有偿退出让农民获得“1+3”四项收入,让村集体得到两个财源,也让乡镇获得财政补偿收益,切实助推集体和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委农村工作部)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