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在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部署要求的重大举措,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面临的形势,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创新举措、破除瓶颈,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局面,就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出以下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认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首先,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三农”工作总抓手。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农民,就是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关键是要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也是根本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手段,农民全面发展是目标。论坛将主题定位到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二,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现实选择。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流向城镇,一些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年,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农村空心化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该看到,当前“谁来种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第三,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先行者,在率先掌握农业先进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创办新型经营主体的实践者,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全面发展,让更多农民分享到农业产业增值收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
自中央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协同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工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04年开始,原农业部等6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投入逐年增加到11亿元。从2009年开始推动阳光工程转型,由外出务工农民工培训向就地就近就业农民培训转变。2010年国办出台的关于农民工培训指导意见,明确了农业部门负责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培训。2012年,农业部率先在全国100个县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2014年,原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正式全面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统筹考虑制度构建、体系建设、队伍培养,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17年,培育工程实施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各省2000多个农业县(团、场)。同时,农业农村部还会同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先后启动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育试点等,全面推动职业农民发展。主要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也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进行了全面设计,从国家层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做出了规划,为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建立。随着工作深入推进,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逐渐完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目前,全国18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意见、细则,已有1096个县市出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正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迈进。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为有效聚合各方力量,各地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市场力量和多方资源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各级农广校作为主体力量,支撑和协调作用更加突出,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多元力量以多种方式共同参与,“一主多元”“一性三化”格局不断巩固。
四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形成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策措施越来越实,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近七年来,中央和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同时,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宣传,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多方资源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一大批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各类人才主动加入职业农民队伍,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负责、农业部门牵头协调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推进体制。二是坚持服务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分层次、分产业、分类型开展培训。三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各地制定出台差异化政策措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权,树立职业农民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始终坚持提升培育质量效能。坚持“提质量”与“强监管”两手发力,强化精准培育政策措施,创新培育手段载体,严格实施绩效考核,确保农民发展取得实效。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要巩固坚持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完善。
总的看,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已突破1500万人,为今后农民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不全面、不充分,在区域分布、数量规模还是素质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虽已基本形成,但促进职业农民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二是城乡发展差距导致人才虹吸效应,乡村振兴“缺人”或人才流失现象仍比较严重;三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课程体系等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与农民实际需求还不相适应,对职业农民的支持政策不足。
三、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有益做法
根据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调研了解,虽然各国国情农情不同,推进现代化路径也不尽相同,但均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普遍重视制度保障。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均通过立法明确农民的地位、教育培训实施机构、教育培训重点、发展模式等,强化责任与义务、经费投入等制度。如美国1862年颁布的《莫里尔法》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法案,对农民职业化、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等提供了法律保障。加拿大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不获得绿色证书不能成为农民,不能继承或购买农场。
第二,普遍重视资格准入。受农业产业最终产品性、土地资源稀缺性影响,政府通过农民职业资格准入、扶持协会组织等方式促进农民职业化。如法国政府建立多种培训机构,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教育合格证书后,才具有经营农业的资格并且能享受国家的优惠贷款及补贴。德国建立完善的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制度,英国的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两大系列,以保证宝贵的农业资源,也包括优惠贷款及补贴,让高素质的农民来使用和经营。
第三,普遍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以政府资金为主,如英国农民培训经费70%由政府承担;法国、日本等整合多种资源构建完善农业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德国、韩国等农民教育培训强调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合作,体现出政府、企业和个人联合供给,共同支撑的特征。
第四,普遍重视持证农民的政策扶持。给予持证农民政策扶持和优惠,保证农民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多种政策性补贴资金以及贷款优惠政策向“认定农业者”倾斜。美国、法国、日本资助支持务农者创业,韩国对新村运动中先进人物典型制定“奖勤”政策。
第五,普遍重视青年农民发展。目前我国18-30岁的农民只占到三成多,一些产业后继乏力,没有新生力量、生力军、高素质力量,这也是发达国家遇到过的问题。为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美国提出“新农民和农场主发展计划”,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新设了“青年农民计划”,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赞助青年农民的安置和培训。
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借鉴有益国际经验做法,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局面。
四、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局面
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时间紧迫,时不我待。我们要着力破除人才瓶颈,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道路。具体要做到“三个切实”:
一要切实把握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为突破,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加快构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按照“制度先行、多方参与,学以致用、精准培育,立足农业、服务乡村”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发展合力;强化精准培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二要切实谋划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重大举措。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职业农民制度框架体系,并推动各地积极落实。要结合国情农情,组织开展制度创设研究,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配套政策体系,努力在教育培训、评价认定、定向扶持、社会保障和使用激励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供更多专项支持。提升职业农民培育质量。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要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发展和职业农民培育的实际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推介活动,示范带动各级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典型示范引领。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一点三线、四大课堂、全程服务”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等模式,评选出“全国十佳农民”“风鹏行动 新型职业农民”等典型代表,在实践中均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今后要继续开展“全国十佳农民”和“全国百名杰出职业农民”等遴选与资助活动,讲好职业农民创业兴业故事,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模式和典型案例并在全国大力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三要切实夯实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基础。创新条件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建设,推进各省落地对接和推广应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手机运用技能培训力度,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继续打造一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围绕现代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保等打造精品课程,开发精品教材,为培育工作提供支撑保障。推进机制建设。建立农业农村部门与教育、财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之间长效合作机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完善“一主多元”机制,强化农广校专门机构主体职能,统筹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等方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强化工作支撑。要以持续办好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为抓手,广泛组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高质量编撰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和发展指数,及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工作精准诊断把脉,为提高培育及发展水平提供有效支持,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主动支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浓厚氛围。
(本文根据张桃林副部长在2018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FormatImgID_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