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2018年重点实施九个方面的行动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

  2017年农业部开展了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推出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与产品品牌,各方面反响很好。2018年要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要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支持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假冒行为,鼓励媒体为优质品牌鼓与呼,为品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继续办好农交会、茶博会、“双新双创”博览会等展会,搞好品牌营销活动。

  粮棉油糖等9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实施粮棉油糖等9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快选育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100个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着力破解玉米机收、甘蔗机播机收、油菜机收、棉花机采等瓶颈制约;开展果菜茶、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关键机械化技术试点示范,以关键环节突破,推动全面全程机械化,2018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争取再提高1个百分点。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推进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新品种选育和更新换代,在华北西北地区推广节水小麦品种,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等技术。

  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修订发布农产品初加工目录,推动科企对接、银企对接,尤其要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力争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针对加工产能与主产区、加工与上下游脱节等突出问题,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三区三园”聚集发展,实施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创建100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动落实金融服务、财政税收、用地用电等双创“政策礼包”,打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障碍制约,引导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鼓励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将优质的黑土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将黑土地划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积极推动黑土地保护立法,探索建立保护奖补政策,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整建制试点,每个县实施面积50万亩以上;以黑土区为重点,集成推广深松深耕技术,力争2018年深松深耕整地面积达到1.5亿亩以上。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分区域分品种进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划定食用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继续实施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2018年试点面积翻一番,扩大到2400万亩,初步形成技术模式、耕作制度、核实制度、补贴制度。

  大美草原守护行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农业部以“加强草原管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美草原守护行动”。通过举行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草原征占用专项检查“护卫行动”、草原补奖政策“宣贯行动”、新闻媒体“发现美丽草原行动”以及最美草原管护员“寻找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强化草原执法监督,遏制草原违法犯罪势头,壮大工作声势,提振队伍士气,扩大宣传影响,向社会释放草原保护的正能量,营造草原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

  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开展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要实行全面禁捕,实施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加快制定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文件,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加快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持续打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

  奶业振兴行动

  继续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优化生产布局,引导产能向粮食主产区、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加强市场引导调控,防止生猪生产、价格发生大的波动。启动现代化牧场示范创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力争到2020年优质苜蓿自给率达到80%,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办好中国奶业20强企业峰会,提升奶业品牌影响力,引导扩大乳品消费。

  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

  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支持茶叶、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出口,探索建设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鼓励企业申请国际认证认可、参与国际知名展会。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