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加强农业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九个字完整地构成了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只有懂农业,才能对农业有认同感,全力发展农业;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长期扎根农村;只有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一心造福农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关键在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实用人才队伍、“三农”干部队伍等。从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到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从“三农”政策的制定者到基层干部,从农业企业家到新型职业农民,身份不同,领域各异,但正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能、各展其长,推动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本刊特别推出《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栏目,介绍各地培养造就“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的典型经验,推出一批“一懂两爱”“三农”典型人物,以期广大“三农”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当农民光荣、当农民幸福!得到总书记、总理接见,我深感党中央对我们农民的厚爱,对我们农业的重视。”谈起早上的经历,广东省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场长贾东亮,这个放弃部队大好前程,舍弃公务员“铁饭碗”,背井离乡只身进入山区,种植沙糖桔20年的“老战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亲切接见了80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
此次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由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从全国评选出379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376名先进工作者。
他们是新世纪以来,国家表彰的第一批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中,有的是奋发进取的家庭农场主,有的是勇于创新的合作社带头人,有的是恪尽职守的基层农技员。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他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奋力拼搏的亿万农民群众和广大“三农”工作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对他们的隆重表彰,传递出新时代国家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他们是全国1800万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的样板,是农业部近年来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项目的成果体现,他们能飞无人机、能用物联网,会管理、善经营、懂市场,从他们身上,我们得以一窥农民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
“农民是个有吸引力的职业,我们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国家选我当劳模,我就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42岁的张新生是河南省潢川县骆店村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热爱农业,20岁那年,不远千里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学技术,种粮食、种瓜果、种蔬菜,十多年的田间实践与理论学习,让他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行家里手。2010年初,他响应家乡号召回村创业,承包流转土地2000余亩,带领当地农民成立了合作社。2016年底,合作社经营收入突破50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种植瓜果蔬菜,产品供应周边市县大型生鲜市场,带动当地4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我们每年培育100万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种地不仅是为了生存、吃饭,而是把农业当成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过去农民是身份,生下来父母如果是农民、户口是农民,你就是农民。现在要把农民概念回归职业概念,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00万。“希望把‘农民’这个称谓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将来大家会渴求当农民,农村会成为稀缺之地。”
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关键是要让农民富;农民要富,关键是要产业强;产业要强,关键是要生产效益高。对此,张新生深有感触。“我们村是全县83个贫困村之一,处在三县交界的地方,很多村民会种不会卖,种出来的好产品卖不上好价格。”面对传统农业效益低的问题,张新生打算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突破口,向融合发展要效益。“十八大的农业好政策,让我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十九大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又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那里土地确权颁证已经结束,流转更多土地搞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没有了后顾之忧。回去以后,我计划通过小田并大田,种果树发展采摘,搞虾稻种养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张新生说。
“作为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我感到十分荣幸,特别是受到总书记接见,我十分激动,我感到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几十个代表,几百位受表彰同志的肯定,也是对全国常年在农业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为现代农业发展奉献青春和汗水的所有同志们的肯定!”李荣正,一个在大山深处畜牧兽医战线上奋斗了32个春秋的“最美农技员”对记者说。
从1985年开始,李荣正成为福建省南平市莒口镇三农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员,他每天往返养殖场和农户家庭,每年要为养殖户防疫家禽40万羽以上,100余万针次,防疫生猪3000余头,检疫生猪10000余头,进行生猪各种外科手术50余次。32年来,莒口镇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动物疫情。
“要让小农户也能用上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在李荣正看来,帮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直接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关键。
记者从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农业部将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鼓励农技人员进入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提供服务增产增效增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农技体系活力和效能,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农业后继有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认识到农业是个有奔头的产业!”
令人惊喜的是,在这次受表彰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涌现出了一批“农二代”的身影,他们在父辈的影响下,投身“三农”事业,有干劲、有想法,带动周边农民一起致富,成为新时代新农民的标兵。
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黎娜,是一名“85后”新农民,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回到父亲亲手建立的合作社。起初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反对她的选择,但是她觉得从事农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干农业,除了一家人可以致富,还可以带动千家万户共同致富。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化、信息化,设备操作、技术研发都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她带领当地农民种植青扁豆,总种植面积近2万亩。“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认识到农业是个有奔头的产业。”王黎娜告诉记者。
利用电商平台,助力家乡金桔产业发展,从原来5元一斤到58元一斤,如今发展成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50强,数据记录了赖圆圆回乡创业的骄人成绩。
1987年出生在广西融安县富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赖圆圆,从小看着父母和村民们种植金桔。那时由于市场还没有打开,金桔不仅难销而且价格很低,村里的农户辛勤劳作,但仍然收入微薄。2012年,留学回国的赖圆圆开始为家乡的金桔想办法。她发现依托电商、打通物流是金桔实现远销的新路子。2013年,赖圆圆建起金桔网店,聘请专业人士打造品牌、设计包装、提升果品质量,销路逐步打开。2016年,网店销售额达到1040万元。“我很庆幸当初选择回家乡从事农业,现在不仅我们村里的金桔销售难题得到解决,而且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大家看到农业发展有前景,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回村创业。今后,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赖圆圆说。
“农业进入新时代急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
“以前搞传统农业就是缺个化肥、缺个小四轮儿,现在搞现代农业缺的主要是人才。”正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榕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军说。当前,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需要一批懂技术、愿意干的年轻人扎根农村。“很多人不理解,种地还缺人才吗?以往种地确实是随便扒拉个脑袋就行,现在我们向高效农业发展,种植了几千亩绿色有机水稻,操作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都严重不足。”党的十九大代表、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应国说。
人才对农民致富有多重要?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我每年养50头牛,年收入40多万元,我们当地另一名养殖大户一年养330头牛、150匹马、300多头羊,年收入60多万元。减去成本开支,我每年利润40万元,而他在不遇到灾年的情况下利润只有20万元,要是受灾还得向银行贷款。”这一对比就能看明白,只有善经营、会管理才能出效益。
响应国家号召,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长乐茂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茂积极投资农业休闲旅游。“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最值得警惕的就是盲目跟风,一定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想要找到既了解市场,脑子又灵光的人才真是太难了。”他认为,近年国家开始提倡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这就需要吸纳一大批专业人才,为乡村旅游服务业注入新鲜血液。
“破除人才向乡村流动的障碍,培养造就更多接地气的领跑者和二传手”
在对代表们的采访中,记者感到,要破解农业发展缺少人才的难题,突破口之一在于创新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农业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等“领跑者”的力量培训出一批“二传手”,让他们把先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近年来,农业部探索出了“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培训模式,让农民到已经发展起来的先进村庄,亲眼看看现代化的农业、美丽的乡村、富裕的农民,听听老一辈带头人讲奋斗历程和发展经验,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启发思路,提升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培训还安排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和部门领导解读产业政策,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使得培训既“接地气”又“架天线”。截至目前,累计举办800余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共组织8万多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及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等,到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学习交流,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中农乐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杨良杰是一个在网上有着众多粉丝的果业技术专家,他以合作社为载体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把乡土能人组织起来,打造示范园,让合作社的讲师、技术骨干、示范园主等“二传手”来一起培训农民,把先进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这种农民培训学院跟大专院校不一样,我们针对农民的需求和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讲课,提供保姆式服务,把先进技术变成傻瓜式技术传授出去,快速培养出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他个人免费为果农讲课超过了3600场,受训的果农超过200万人次;合作社的讲师下乡讲课累计达89600场次,进园指导达178000人次。下一步他打算跟当地政府合作,继续扩大培训规模。
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扎根田野,从事“三农”工作,参加会议的代表都积极建言献策。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亚利表示:“政府出台的农业政策真的太好了,但还是希望能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例如为农业人才进京提供指标,给到偏远地区的大学生一定的资金鼓励。”
乡村振兴能否如期实现,农业现代化能否补上短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能否提升,农民能否全面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相信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视,“三农”领域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更多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奋发进取、带民致富、大展拳脚、实现抱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