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临猗县政府发布的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近年来,电商平台或者水果经销商、普通农民,利用打“悲情牌”营销水果等农产品并不少见。而且,从以往的“悲情营销”案例来看,滞销的农产品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但是,这种看上去能够帮助滞销的农产品快速畅销的营销手段,地方政府、农民却不买账。归根结底,“悲情营销”手段只能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并不是农产品销售的长远之计。因为提高品质、打造品牌、形成口碑,才是长远发展之路。相反,“悲情营销”在客观上会影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长远销售,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坑农。
夸大失实的“悲情营销”套路,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存在说谎,那么“悲情营销”讨论就会演变成“狼来了”,让消费者失去了信任,让真正“悲情”的果农打“悲情牌”进行营销不再灵验。
再者,最关键的是,并不是年年存在农产品滞销情况,在没有出现滞销情况的时候,还继续打“悲情牌”营销,结果将损害当地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对当地优质的农产品形成不公平竞争,甚至导致当地优质农产品降价,这就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优质的农产品价格要比普通的农产品贵不少,优质高价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因此,不管是维护农产品品牌形象,还是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对于失实的“悲情营销”行为,都不能放纵,必须及时制止。这既需要道德上的谴责,也需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让失实的“悲情营销”付出应有的代价。
(山东省临沂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