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胶为桥 广垦迈出农业对外合作三跨步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有一种创业,历经一个甲子,走上了一条新中国热带农业现代发展的宽广大道。

  有一种发展,通过十多年时间不懈努力,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产业链企业,实现了“在海外再造一个广东农垦”。

  60多年前,开国元帅叶剑英率10万垦殖大军来到祖国的南疆,将大片瘴疠丛林、荒山滩涂变成创业热土。从华南垦殖局、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到广东省农垦总局,再到如今的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岁月沉淀出广垦人勇于开拓的毅力,见证了垦区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

  今天的广东农垦,作为农业农村部直属垦区,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拥有250多家企业,总资产超过300亿元的跨国集团。

  “走出去”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但受自然条件限制,仅广东、海南、云南局部地区可种植天然橡胶,长期供给量不足20%。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日益加深,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保障国内产业发展和产品供给安全,才能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由此,国内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成为迫切需要。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企业走出国门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面对机遇和挑战,广东农垦依托60多年积累的组织、管理、技术等优势,按照国家天然橡胶行动计划和农业农村部“南胶(橡胶)北豆(大豆)”的战略部署,率先开启了国内天然橡胶产业国际合作的发展征程。

  广垦橡胶集团是2002年经原农业部批准成立,由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控股、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国信达资产参股的,集天然橡胶种植、加工、销售与研发于一体的大型国有跨国集团企业。该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余家天然橡胶种植、加工、贸易企业,2所科研机构以及32个橡胶种植基地农场,国内外企业职工总人数近万人。

  自2005年开始实施产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广垦橡胶经过十余年发展,橡胶种植、加工和贸易项目遍布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老挝、缅甸、新加坡等7个国家,在海外建成了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海外共有42个独立运营的橡胶种植、加工和贸易项目。

  2016年9月,广垦橡胶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胶企业泰国泰华树胶(大众)有限公司,天然橡胶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橡胶规划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进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

  “广垦橡胶集团收购控股泰华树胶公司,可谓意义重大”。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云说,从国家宏观战略上来讲,可大幅提升我国天然橡胶的供应保障能力,增强我国在全球天然橡胶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通过优质橡胶资源的回运,还可有效满足高端产业和军工领域的天然橡胶需求;同时依托泰华公司在老挝、柬埔寨的种植基地,为后续开拓老挝、柬埔寨农业资源奠定基础,打通东南亚农业资源陆路进口的战略通道,具有重大的经济、外交、国防战略意义,是深入推进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走得好”

  “感谢公司给了我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但改善了我的生活,也让我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奇才说。

  奇才是泰国人,曾经在中国台湾地区工作过9年,会一点儿中国话。2010年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在筹建湄公河橡胶加工厂的时候,他被招工进来,从看工地做起,现在已经是公司生产部的副经理。

  “2013年我第一次在泰国见到他时,中方人员按名字音译,都叫他‘齐差’,我当时一听就说这个名字很不好,什么都差吗?应该改为‘奇才’。后来,大家也说改得好,他也高兴,就被叫奇才了。”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云说:“近十多年,广垦橡胶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经营了40多个项目,目前有各国工作人员近万人。这些年来,我们因橡胶结缘的外国人真不少,其中既有政府高官,也有银行巨子,还有商业界的大佬……我们与这些外国人的缘分,让我感受到民心相通的无穷魅力。”

  企业走出去,更要确保“走得准,走得稳,走得远”才行。

  短短的十多年里,广垦橡胶集团海外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猛发展,这背后又有什么“诀窍”?

  据介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广垦橡胶集团始终坚持服务服从于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服从于农垦农业主导产业对外延伸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服从于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走得准”。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垦橡胶集团综合分析世情、国情、垦情,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走出去”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原则和重点。按照规划,该集团在“走出去”初始就确立了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低调进入、先易后难、务实推进、早见成效”的十六字总方针。

  在投资区域方面,广垦橡胶集团选择与中国外交关系良好、政治社会环境稳定、项目所在地发展规划与垦区优势产业形成互补的国家;发展策略是“先主要产胶国,后次要产胶国;先投入加工业,后发展种植业;先控有现存资源,后开发未来资源”,基本原则是“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在组织保障方面,坚持以垦区国内规模化的主导产业基础为后盾,为“走出去”发展提供稳定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为了确保“走得准”,广垦橡胶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坚持转型升级,打造全产业链。该集团坚持科技、管理和金融创新,以全产业链发展理念不断延伸上下游链条,加快补齐了品牌创建、贸易和金融短板,构建起集科技研发、种苗繁育、种植管理、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积累了农业“走出去”稳步前行的宝贵经验。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广垦橡胶集团相继建立了大规模橡胶良种繁育基地,既满足自身种植种苗的供给,还提升了对当地种苗市场的控制力。

  众所周知,海外农业的投资开发不但周期长,且风险系数高。广东农垦在“走出去”过程中,严把投资论证、运营管理、风险防控“三道关”,从而奠定了海外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融进去”

  广垦橡胶集团的春丰基地位于柬埔寨桔井省的原始森林里,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基地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孩子上学成为一大难题。

  为了稳定基地工人,秉承与当地居民友好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广垦橡胶春丰公司就地取材,将之前的一个小卖部用房改作教室,办起了简易学校。因为基地工人流动性较大,学生人数多则四五十人,少则十几人,再加上投入资金有限,一时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教师。

  年过七旬的柬埔寨华人马基合,年轻时在当地华文学校任中文教师,2015年受邀到广垦橡胶集团春丰公司种植基地胶林学校当老师。马基合身兼数职,既是老师,也是校长,还是照顾孩子们生活的保姆。近三年来繁杂的工作,马基合从来没有抱怨过。他良好的师德品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谦和有礼的处事风格,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也受到公司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胶林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胶工的孩子,Chog是该学习班里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在500多公里外的家乡,Chog跟随爷爷奶奶在春丰公司生活。Chog的奶奶是公司的清洁工,想到孙子能有地方学习文化知识,她感到特别开心。“在柬埔寨,如果想学中文、英文,必须要交学费。穷人家根本没有能力负担,而在‘胶林学校’这些全部免费,因此他们很感谢我们。”杨福云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与国内媒体的多次报道,“胶林学校”的故事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2017年7月20日,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总经理支光南带队到柬埔寨春丰橡胶基地调研,向胶林学校的学生捐赠了文具图书约50套。孩子们表示,从“胶林学校”学到了中文,将来要当翻译、当老师、当导游……他们的梦想,源于“胶林学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广垦橡胶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营13年,规模逐年扩大,与奇才、马基合这些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未来,广垦橡胶集团只要能坚持与项目所在国员工真情交流、连心四海、文化融合、民心共振,就能在跨国经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广垦橡胶集团注重妥善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社会和本土员工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促进企业与当地的融合发展,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的多方共赢。据统计,该集团海外企业为当地提供直接就业岗位约5000个,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万人,每年仅在泰国贡献的税收和出口基金达到7亿泰铢(折人民币约1.4亿元)。

  “进了广垦门,就是广垦人”。广垦橡胶集团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建立海外优秀员工评选制度,每年组织优秀海外员工到广州总部培训学习,培植农垦企业文化。广东农垦海外企业生产一线员工、95%以上管理人员均实现本土化,相当部分本土员工进入高管岗位。

  “在国外考察时见到的橡胶基地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而基地员工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又每每让我感动不已。60多年前,老一辈农垦人为了国家安全在国内大面积种植橡胶;今天的农垦人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而到东南亚国家种胶,这一前后对比,彰显了祖国的日益繁荣昌盛。”广东农垦总局宣传处处长王元说。

  十多年来,农垦人硬靠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打拼出了一份份“新家业”。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牺牲、积极奉献,广东农垦才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实现了“在海外再造一个广东农垦”的宏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