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减法”做“加法”——湖北八里湖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观察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春艳 字号:【

  “以前一年工资能发两三个月就不错了,剩下的就拿稻谷抵,现在我们包括退休教师在内的164名公办教师,每月工资都直接打到卡上,再没有拖欠的,尊师重教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湖北八里湖农场中心学校叶少文、黄艾育、张红彤等人赞许地说,自农场实施基础教育剥离改革以来,农场教师退休金及工资由县财政统一解决,他们真正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叶少文等人所说的“基础教育剥离改革”,正是八里湖农场实施的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对于叶少文等农场职工来说,改革切切实实做了“加法”,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获得感。而对于农场场长童剑来说,通过改革,剥离了农场原先不堪重负的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检法等办社会职能,农场得以轻装上阵,发展活力迸发,管理服务能力增强,是实实在在做了“减法”。

  今年是中央提出农垦改革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两个三年”任务的收官之年,八里湖作为全省农垦改革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试点单位,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7月中旬,记者奔赴蕲春,深入实地了解八里湖农场如何做好改革“加”“减”法。

  困境倒逼出的改革共识

  八里湖农场建于1958年,是一家县管国有农场,位于医圣李时珍故里蕲春县境内,新中国成立后经本土人士,以及来自上海、江苏、湖南、北京、河南等知青筑坝修田之后逐步形成今天规模,耕地、水面、林果面积共计2.8万亩,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万人,职工6300人。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粮、棉、油、水产、畜禽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建材、建筑、码头装卸、粮油加工、板材生产为骨干的工业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场发展的矛盾困难凸显:管理体制不顺、社会负担沉重、投融资渠道不畅、退休职工养老压力大、债务包袱化解难、农工种田负担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场的发展,导致与周边乡镇的差距越来越大,成为全省贫困农场之一。

  改革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农场自身发展问题倒逼的结果。八里湖农场的发展困境引起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始,八里湖农场着力推进农场综合改革,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理顺了管理体制,减轻了农场养老压力,放活了农场经营机制。作为改革的成果之一,2005年,蕲春县设立了八里湖办事处,与八里湖农场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在职在编人员列入财政供给范畴,初步实现了“社企分离”。

  改革无止境,十年后,一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弊端再次沉渣泛起。在农场七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童剑在报告中如是坦陈:农场重“办事处”的政府职能,而轻“农场”的企业属性;农场发展不够、负担沉重、农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农场企业化运作仅停留在收取承包费的层面……

  “说直白点,就是农场包袱太多,负担太重,发展活力不强,已经到了无力维持的地步了。”农场党委副书记高小军说,农场自办有6所中小学校,1家卫生院,再加上派出所、农业技术科、林业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渔政站、水利站、广播站、土管所、法庭、计生服务站、文化站、城建管理办公室等,林林总总多达几十个,每年刚性支出需1000万,农场收入承包费占了大头,可一年也只有840万元,资金缺口无处填补。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八里湖农场人意识到,不把农场背负的应由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甩掉,农场的企业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今后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2016年,八里湖农场在蕲春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实施下,前后召开征求意见会23次,在反复征求农场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社企分开的改革思路,按照“政府授权、购买服务”和农场“内部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路径,拉开了改革的大幕。

  “减法”如何做?

  社企分离 移交职能 整合机构 成立新社区

  为了保证改革的进度和质量,农场先后多次研究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童剑用了四个字加以概括:“分”“交” “建”“整”。

  所谓“分”,即实行社企分离,新成立的八里湖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农场社会行政事务,并精简部分人员,撤销三个分场。所谓“交”,即将学校、卫生院、派出所等边界清晰的职能全部移交县级管理。所谓“建”,即建立新社区,实现社会管理属地化。将18个基层单位撤并为4个社区,原基层单位承担的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职能,移交社区管理。所谓“整”,即将涉农七站八所服务机构重新整合,部分职能交由县级部门代管。三年来,农场办社会职能机构精简21个,人员由原来的285人精减到55人,每年减少工资性支出881万元。

  “做好改革的减法,仅靠农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童剑说,3年来,八里湖的改革在蕲春县的组织领导下,县财政、编办、民政、卫生、改革办、农办等各相关部门,为确保移交顺利完成,从编制、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强大的改革合力:县财政局从确保编制人员工资、统筹项目经费上先后投入2000多万;县卫计局接管农场医院后,从人员、资金及环境设施上不断加大投入,将以前的一支“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黄冈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设在了农场医院;县编办重点核定移交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待遇;县农办在支持农场产业结构调整上给予项目、资金倾斜。

  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中,由于职能的移交和机构的调整,不可避免要牵涉人员分流或调岗,如何稳妥处理人、钱、事的关系?如何兼顾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影响农场稳定。

  八里湖在改革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机构精简和重新整合后职工如何安置。农场副场长王景东介绍说,长期以来,八里湖农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但是改革后,落岗人员之多是其他地方改革所没有的,精减掉的人员如何妥善安置,怎样做通他们的工作,着实让农场头疼了好一阵。

  “我们光是挨家挨户宣传改革精神和相关政策就搞了好几个月,确保每家每户都了解,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充分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想法,尊重群众的意愿,有些事大家意见不一致,那就继续讨论,继续修改方案,我们每个决议都达到了95%以上的表决通过率。另外,农场还克服困难优先解决落岗分流人员的待遇,绝大多数人员都对政策满意,对结果服气。”王景东说。

  为了更好解决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后人员编制问题,蕲春县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政策,根据改革的需要,确定编制、人员和职责,将编制内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以医疗卫生改革为例,县卫生局局长陈菊珍介绍说,八里湖农场职工医院全部移交县卫计局管理后,资产整体移交、无偿划转;编制内人员,已移交县卫计局管理,超编人员由农场统筹安排,正式职工转岗安置,其他人员妥善分流安置;已退休人员,执行现行社会保险政策。教育领域改革亦是如此。

  改革的“加法”效应

  职工、农场尽享改革红利

  说起改革带来的变化,可能没人比八里湖农场职工医院副院长李启清体会得更深刻。20世纪80年代,毕业后的李启清到农场医院当了一名内科大夫,然而由于医院发展不景气、待遇低、医疗条件差,他不得不在2003年辞职去了广州发展。“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医院当时都很差,即便有抱负,也难以施展,所以许多有职称有技术的人都停薪留职外出谋生了,”李启清无奈地说,整个医院就一部显微镜,几个听诊器,连基本看诊需要都难以满足,更艰难的是,工资发不出来,他们这些医护人员,只能等到稻谷收获季节,领点稻谷以实物冲抵工资。

  2016年,农场医院移交县卫计局后,窘迫的形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启清也再次回到了医院。农场医院院长陈龙江介绍说,农场移交县卫生局后,投入项目、资金对门诊、住院楼进行了改造,新增了几台大型设备,服务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不仅可为农场职工提供服务,还辐射到周边乡镇的群众。年医疗收入从改革前的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800万元,“与我1987年来院参加工作时相比,无论是医护人员的个人收入还是单位年收入均翻了20倍以上!”李启清说。

  正是通过改革甩掉了包袱,农场才更有心力谋发展,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有改观。“农场多年来一直靠收取土地承包费过日子,但是以前效益不好,没人愿意种地,承包费就收不上来,因此工资发不出来,只有拿稻谷充抵,其他事情即便有心也无力,”童剑说,现在,农场依托成立的八里湖农业发展公司,打破“收取承包费”的传统经营模式,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蕲艾种植等产业,扭转了土地被固化的现实矛盾。近两年小龙虾产业走俏,农场工人由过去不愿种田到抢着要地,承包费收入也上来了。2018年全场农业承包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到1100万元,不仅扭转了农场的经济状况,也为改善民生提供了资金支撑。

  农场的滨江社区即是真实的写照。在社区二楼专为孩子们开设的教室里,20多个孩子正在专注地写作业,这是八里湖农场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通过农场出资、社会资助等方式大力支持滨江社区创办“儿童之家”。社区党支书吴俊杰介绍说,“儿童之家”主要面向家庭困难或留守儿童开放,现在共有40多个孩子。

  “儿童之家”社工老师周恩倓今年刚参加完高考,为了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他主动报名到社区应聘社工,义务帮忙照顾孩子们。五年级小学生高晴和李玉卿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家里做作业没人指导,来到这里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周老师就可以了,而且我们不止做作业,老师们还会带着我们做手工、画画。”

  在八里湖的高山小区,记者见到了小区所属新建大队原党支书黄继生。黄继生老人今年76岁,2003年八里湖推行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后,开始拿起了退休工资,作为改革的参与者和亲历者,黄继生老人感慨道:“以前我们全家靠我一个人的工资吃饭,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现在我一个月有3400元的退休金,家里孩子也承包了农场的11亩水塘搞虾稻种养,每年全家有至少十万的收入,日子好过多了。”

  改革永远在路上。童剑表示:“随着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完成,我们身上担子的减轻,今后我们将立足自身水资源丰富的条件,保持小龙虾产业优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蕲艾种植产业,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全面增强农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