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振兴保证乡村繁荣中不失本色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龙文军 字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是乡村,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文化强则农民强;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符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的风采。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灵魂。只有文化振兴了,才能实现文化自信,才能留住乡村的魂,才能保证在乡村繁荣兴旺中不失掉本色。乡村文化振兴必将有效提升农民思想境界,提振农民精气神,提高农民生产生活价值,实现中国农民的品格重塑,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振兴乡村文化关键是要从制度、人才、举措等方面持续用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引领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形成自我良性发展机制。农民既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又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推动文化振兴,通过合理引导,保护发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造乡村文化宣传墙、开设农耕文化传承教育课堂等,引导农民增强对传统农耕文化价值的认知,唤起广大农民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尚与敬畏之心,提振文化自信,激发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充分尊重文化差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特质存在差异性。文化振兴应尊重乡土风情、民族特色,充分挖掘本乡本土的特色文化,对本地开展农业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搜集,对节气夏历、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与农事、农耕有关的各类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进行溯源与整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创新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文化特质、历史文脉、民俗风情。把乡土文化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中,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避免“千村一面”同质化现象,让百姓留住乡村文化记忆,提升对乡村的归属感。

  树立活态文化保护理念。文化振兴不是树立标本供人怀念,而是要将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活态的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文化振兴就是要通过开展活动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可以建设博物馆、展览馆、展览室等文化展示场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农耕民俗文化的代际传承。可以促进农、旅、文深度融合,让心底藏有乡愁、渴望亲近泥土的城市人群体验田园生活,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劳动滋味,了解风俗习惯,享受农耕文化对精神的熏陶。可以通过各种美德善行的评比表彰活动,提高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可以将刺绣、剪纸、竹编等文化衍生手工艺,融入“一县一品”“一村一品”发展中,展示和传承文化的活态精神内核。让文化真正渗入人心,引导人们的自觉行为。

  保护和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生活在乡村的文化人才,既是本土的文化精英,也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应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他们。一方面,挖掘现有的乡土文化人才,根据不同人才类型,为他们搭建展示和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新一代乡土人才的培育,搞好“传、帮、带”,形成乡土文化人才储备的良性互动。通过对乡土文化人才的培养,稳固乡土文化的“文脉”与“人脉”,增强人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多种形式传播乡村文化。因地制宜,拓展文化传播形式,采取诸如文化墙、宣传栏、农村大喇叭、广播车、印发文化手册和海报等农民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开展宣传,营造崇尚真善美的氛围。同时,要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多制作宣传推广反映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先进事迹的作品,扩大乡村文化元素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要加大村落建筑修缮保护力度,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农村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进行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的乡村记忆和文化财富。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