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工作是推进并落实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举措。最近有媒体调研发现,强有力的大病兜底政策切实降低了贫困人口的看病负担,很多贫困患者从中受益。但同时,个别并不充分具备条件的地方,“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
类似的“过度兜底”乱象还有很多。比如,有的急于脱贫摘帽,片面追求短期收入超过贫困线,贸然上项目,透支财力物力;有的一味追求脱贫速度,“输血”无度,甚至借钱开展扶贫;还有的专挑易见效果的进行扶贫,忽略了深度贫困户,搞“锦上添花”,被人戏称为“造盆景”“垒大户”。所有这些,都是脱离实际、“过度兜底”的体现。其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即使实现一时“小康”,一旦缺乏“造血”产业的支持,无论多少资金涌入,最终都会付之东流。更需警惕的是,这样的“过度兜底”虽可使少数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一时改善,但政府的债务负担同时也增加了。
为何一些地方热衷于搞“过度兜底”?笔者认为,这主要源于一些地方领导的“脱贫急躁症”。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造血”工程往往投入多、见效慢、风险高,而一味“输血”的“过度兜底”则可以让自己更有面子,更显政绩,让自己在考核评估、选拔任用上脱颖而出,于是就把精准扶贫的要义——“精准”二字抛在脑后,脱离当地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脱离当地的财力现状,感染上了“脱贫急躁症”,形成错误的扶贫政绩观。
当然,有关部门对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错位也是重要原因。俗话说,考核指标就是基层干部行动的“指挥棒”,重点考核什么,干部便会努力做什么。在地方一些不合理扶贫考核机制下,基层干部索性就举债修建起一些能凸显政绩的面子工程。这样,表面上政绩是有了,最后自己也升官走人,却把一屁股烂债丢给当地百姓。如果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从扶贫实效出发,以群众满意度为基础,重“里子”而轻“面子”,重长远而轻当前,这些基层干部还会去搞什么“过度兜底”吗?
面对“过度兜底”现象,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扶贫政绩观,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应的脱贫考核机制,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脱贫急躁症”。唯此,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指日可待。
(河南省内乡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