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和村 三峡移民的“和睦”新生活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蒋钊 字号:【

  从重庆涪陵城区沿长江向北20多公里,形成了一个“几”字形拐弯,南沱镇睦和村就位于江岸边起伏的斜坡上,与江心孤岛平西坝遥遥相对。沿着长江水在睦和村中漫步,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感觉,漫山遍野的龙眼、柑橘、荔枝果林掩映着一座座农家小院,让人感觉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要算村龄,睦和村是21世纪的“新生儿”,2002年由胡家村和六合村合并而来,只有16岁年纪,房子、路、果树都透露出年轻的朝气。这里的变迁伴随着20世纪末一次重大的工程建设——三峡大坝修建,所以睦和村也是三峡库区村民就地后靠合并而成的新村。

  2002年三峡水库二期建设蓄水后,村里原有的2668亩耕地被淹没到只剩1678亩,全村人均耕地不足6分。刘家奇2001年当选村支书连任至今,十几年来带着村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摸索出种植龙眼、柑橘、荔枝等经济作物致富的路子。

  告别工分

  从60多岁的范加伦身上能窥见睦和村普通农民近40年生活的改变:土地承包到户之前,每天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年底有3角4分的分红;1981年分到1.1亩地,到2004年之前以种水稻为主,随后跟着村里改种荔枝、龙眼等果树至今。1993年家里翻修了砖房,2000年家里有了第一笔银行存款500元。

  告别挣工分时代后,睦和村民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变,养蚕桑、种青菜头、腌榨菜、渡船和打鱼等开始成为村民新增的农事活动。

  李天和是村里最早发展起来的养蚕大户,1985年养蚕15张,一年增收两三千元。二十多年时间里,每公斤蚕的价格翻了七八倍,他的养殖规模也扩建出400平方米的厂房。李天和如今还常向人回忆2006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到睦和村视察移民搬迁工作时,曾走进他的小院,参观那些养蚕车间,向他了解移民后的新生活。

  秦大强则瞅准了贩运榨菜的行当。20世纪80年代末涪陵榨菜仍以风脱水为主,秦大强将一家一户腌制的坛装榨菜收集起来,从村里的码头装船运走。“那时候船要开十几天才能到武汉,一船装下六七千坛榨菜,行情好的时候货都不会卸下码头,直接就被看货的买家装车运走。”秦大强成了早期的榨菜经纪人,那时一坛榨菜不过几块钱的收益,多的家庭一年也只能腌制两三百坛。直到2002年,他在村里成立了重庆凤娃子食品有限公司,榨菜生产慢慢由一家一户腌制坛装而改为塑封的小包装,村民不再一家一户腌制而是直接把原材料青菜头卖进加工厂。

  到1993年前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再满足于种地的收入,随着南方改革开放的推进,一些村民开始南下浙江、广东务工,几年后一批新的砖房在村里修建起来。

  移民搬迁

  20世纪90年代末,几件大事接连撞进睦和村民的生活。先是1997年设立重庆为直辖市,出生时的四川户籍被改为重庆。紧接着三峡大坝进入蓄水测试,“移民搬迁”牵动着村里近百个家庭。

  如今在睦和村中仍能寻到当年“三峡移民”的印记,在村委会原址不远处有一条移民街,正是当时就地后靠时修建的两层安置房,每户的总居住面积能达到300多平方米。

  面对搬迁,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态度大相径庭。当时23岁的黄明选择了安置到移民街,很早便开始动手拆旧房建新房。为了节省材料成本,老房子的房梁、砖块都要先从旧房中拆下来再用到新房上,而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自己动手盖房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上了年纪的村民却迟迟不肯动迁,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不相信水位会涨到淹没房屋”以及故土难离。

  在睦和村委会工作的本土人才秦翠蓉从小在江心岛平西坝长大,回村工作3年了,从村委会的办公楼出来看到对面的江心岛,秦翠蓉仍会不免出神。当年常传出她和小伙伴们嬉闹声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几十棵古龙眼树、荔枝树。“高中暑假,从学校回来才知道已经搬家了,坐船去岛上也找不到曾经的家在哪里,身边人说‘淹进水里了’。”秦翠蓉说,那次上岛,忽然就感觉从小生长的平西坝岛变得好小好小,不知道是不是那时自己腿太短的原因。

  当年,在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需要以各种方式移民的人数多达113万,其中类似睦和村的农村就地后靠的移民占了相当的数量。移民中既有淹房淹地的“双淹户”,也有淹地不淹房的“单淹户”,向两岸高坡安置意味着有限的土地需要承载更多村民的生计,人多地少成了三峡库区最突出的矛盾。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让移民搬得走、稳得住、能致富?这不仅是睦和村移民面临的问题,其实,同样也是上百万的三峡移民面临的问题。

  致富新路

  “雨天不泥鞋,吃水不用抬,烧饭不用柴。”这三句话,是现在睦和村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村如其名,睦和村,一幢幢农家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排排梯田排出了条条线条优美的曲线;一丛丛桑树焕发着深春作物的勃勃生机,都是一片和睦、祥和之气。

  从1999年开始,睦和村开始倡导村民利用国家对移民的生产补偿资金,购买龙眼、枇杷、荔枝、柑橘、核桃等经济果苗,但一开始推广并不顺利,村民忧虑重重。“它们在咱们这块地上真能长得活?”“万一种不成,大家吃啥子?”为此,刘家奇等村委会成员想出了让经济果林与传统农作物“套种”的主意,希望能让村民逐渐转换思想。经过了七八年的时间,全村的耕地几乎都种上了特优水果,整个睦和村也成了“无粮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民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000多年前唐玄宗为宠妃杨玉环千里之外运送的荔枝,近年来经史学家考证,正是来自重庆涪陵地区,也许像荔枝一类的水果作物与睦和村民的缘分早已注定。

  “3月有草莓、6月有枇杷、7月有荔枝、9月有龙眼、11月有柑橘、12月有柚子”,宛如一个“四季观光果园”的睦和村,如今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大量游客来采摘水果,每到“魅力涪陵·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时,游客大巴、私家车、水果批发商的货车挤满山上的停车场。村里成立了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涪陵龙眼”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据统计,2017年睦和村种植业户均收入达1.14万元。

  不仅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睦和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崭新变化。新建的“睦和村便民服务中心”和2000余平方米的健身休闲文化广场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漫山遍野的桑园果树,绿树成荫的移民大道,宽敞明亮的家庭住房,设施健全的活动广场,淳朴喜悦的村民风貌——睦和村现在已经成了闻名遐迩的“长江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家园示范村”,还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重庆市涪陵区“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

  青山碧水、绿树环绕、瓜果飘香、莺飞燕舞、小桥流水……如今,睦和村勾画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新乡村图景,是给三峡移民带来新生活的乐土。和睦、祥和的睦和村是整个三峡移民村的样板,也是走向乡村振兴的典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