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苍洱蝶变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雪梅 蒋钊 字号:【

  流转土地种植车厘子,建起生态鸡、生态猪养殖基地,“一村一品”,太邑彝族山乡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数万亩金银花清香弥漫,绿化了荒山、美化了丘陵,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引入金银花产业,云龙数万贫困人口金银花开“金银”来;“卖梨”变为“赏花”,古梨树变“摇钱树”,依托万亩古梨树花,深度贫困村西邑镇奇峰村白族农民吃上“旅游饭”;发展蚕桑基地,打造重点村,通过“建基地、壮龙头、延链条、富农民”栽桑养蚕,祥云贫困农民种上了生活的“新希望”……

  作为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滇西主战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有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00个、贫困户25.41万人。近年来,大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脱贫攻坚的“牛鼻子”,积极探索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在精准脱贫中的增收引领作用,筑牢产业脱贫基础,大胆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的道路,产业扶贫让白州山乡发生了“美丽蝶变”。

  “不仅记住风花雪月,还要让生态农产品俏销四方”

  七月的大理喜洲镇花语牧场彩蝶纷飞,紫罗兰、郁金香、醉蝶花等60多种花卉竞相斗艳,汇成了一望无际的花海。65岁的仁里邑村村民杨红芳正在忙着给花施肥。“花语牧场成立以来,我就在这打工了,每个月收入2700元,加上老伴在这打零工的收入和承包地流转的费用,我们家日子有了大大的改善。去年扒了泥草房,建起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买来了电视机。”杨红芳用“心里亮堂了”来形容现在的日子。由于女儿、女婿一个智残、一个肢残,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过去家里的收入仅靠种水稻和蚕豆,一年也就5000元,一家六口勉强生活。三年前,村里打造了花语牧场,流转了320亩地,过去低产的“冷水田”变成了如今的大花园。杨红芳告诉记者,2015年家里开始把3.5亩地以每亩2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花语牧场,杨红芳成了这里长期的雇工。加上老伴到牧场打零工每天8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全家收入近5万元。像杨红芳一样,村上其他的14户贫困户家里都有人在牧场打工受益,全村提前实现了脱贫。花语牧场开业以来,为当地解决剩余劳动力1.8万,每天接待人数2000多人,门票收入8万元。

  花语牧场仅是大理州众多产业扶贫成功案例的缩影,通过产业扶贫,像杨红芳这样受益的贫困户,还有数十万人。近年来,大理州坚持市场导向,综合考虑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结合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大理州农业局局长李跃兴介绍,大理确定了“短能有效脱贫、长能稳定致富”的思路,全面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以特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我们不仅仅让来过大理的人记住这里的风花雪月,还要让大理的生态农产品走俏。”李跃兴说。

  每年的七月,正是巍县紫金乡新建村梅子成熟的季节,村民余重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家种了5亩梅子,从今年开始采摘到现在已经收入近两万元。下半年势头也会好,已经有很多商贩预订,就等着摘梅子了。”新建村党支部书记毛建华介绍,新建村2013年刚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村时,农民发展渠道单一,主要种玉米和小麦,人均纯收入低,贫困面广。近几年,新建村扶持发展起了一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通过转变思路、扶持资金、技术指导等激发了建档立卡户的内生动力,用产业化解了过去脱贫攻坚存在的“干部在流汗,群众蹲着看”现象。“我村李文忠家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家的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2017年,他家人均纯收入达到8239.73元,家庭总收入为24719元。其中种植白木瓜收入1950元,白芸豆收入4300元,梅子收入2000元,梨收入3500元,玉米收入1680元。2017年,全村1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高于国家2952元的贫困线,高原特色农产品收入在贫困户家庭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从2013年的10%提升到2017年的60%以上。”毛建华用数字诠释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巍山脚下,神奇沃土。巍山县农业局局长沈看周说,产业扶贫,关键是找准路子。巍山县凭借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发展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目前红雪梨种植累计达5.5万亩,年收入达4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2.6万亩,年产值突破1亿元;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12个,肉牛存栏达11.9万头、肉羊18.9万只、家禽142.1万羽。

  念好“山水经”、唱好“药材戏”、打好“林果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有力促进了大理产业扶贫。2016年以来,牛羊、生猪及特色禽、蔬菜、中药材、特色水果、高山生态茶、花卉、蚕桑、休闲农业、淡水渔业十大产业成为“五朵金花”故乡大理高原特色产业的“十朵金花”,共投入中央菜果茶标准化创建资金200万元、省级经济作物生产项目资金1819万元,全州新增特色水果、中药材、高山生态茶、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20.4万亩;投入资金7407万元,重点实施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推进畜牧养殖上山,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粮草轮作,推动了贫困村山地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发展,贫困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2%以上,有力促进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稳定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州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42232户、140780人,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75.43%、70.93%。

  支部当“红娘”企业农户双向选择

  46岁的陈家琼是祥云县刘厂镇刘厂村圣龙现代农业庄园蔬菜管理区域的一名女工,一日三餐由庄园免费提供,陈家琼家离庄园15公里,上下班庄园有通勤车接送。因丈夫车祸致残,她一人扛着家庭的重担,又要供孩子上大学,陈家琼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果没有到这里上班,我真不知道如何支撑这个家。” 陈家琼不由得眼里噙泪。2014年,陈家琼成为圣龙庄园员工,工资涨到每月2000元左右,加上年终奖、全勤奖一年也有2.7万多元收入。

  圣龙现代农业庄园行政经理刘文武告诉记者:“庄园流转了刘厂村19个村民小组的4000亩土地,现有60多名固定工人,都来自周边农村,其中包括刘厂村的1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旺季,公司用工达1300多人次。圣龙现代农业庄园的总公司是祥云县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近些年来帮助1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脱贫任务,公司被授予‘云南省脱贫攻坚奖’。企业扶贫,义不容辞。”刘文武介绍,去年,公司探索出了“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帮扶创新模式,在祥云县云驿镇、东山乡等5个乡镇新建育肥养殖场68栋,每栋投资150万元,每栋可养殖出栏3600头生猪。“这150万元从何而来?”面对记者的疑问,刘文武进一步说明,村党支部组织由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养殖合作社,每户可申请产业信贷扶贫贷款5万元,由合作社投资龙云大有公司。合作社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合作社章程运转,资金纳入乡镇会计核算中心规范管理,标准化猪舍产权属合作社集体所有。龙云大有公司承诺与合作社签订10年不可更改租赁协议,每栋标准化养殖场前3年按每年26万元支付,后7年按22万元支付租金。每栋养殖场的年租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3000元的分红、偿还贷款、支付土地租金、村集体收入和合作社运转。

  对这种产业帮扶创新模式,宾川县大营镇萂村村党支部书记赵信林深有体会,“我们采取组织当红娘,做媒、牵线的方式,企业农户双向选择。党支部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党支部的发动,贫困户就对企业的诚信放心了。和企业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就可以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2016年大营镇萂村采取以贫困户产业增收为核心,葡萄基地建设为载体,建立“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引进了龙头企业宾川县华侨庄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构建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创业致富共同体,让全村141户贫困户在“造血”中实现根本性脱贫。

  近些年来,大理州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摸索出了产业扶贫的“大理模式”。“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全州推广,建立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由党支部组织发动,选准引进经营主体,采取流转土地收租金、银行贴息贷款入股分股金、进企业打工挣薪金的方式,带动贫困户48623户发展产业。“产金互促”产业扶贫模式也是一个亮点。由县乡党委、政府引导,村党组织成立合作社,在贫困户自愿前提下,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信贷产业发展资金折成股份,投入到发展基础好、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信誉度高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049户、25929人,累计入股资金2.38亿元,实现股金分红1860万元。 “互助资金”模式,让互助社成了农民“自己的银行”,筹措互助资金1.86亿元,按每个村不低于30万元的标准,成立712个互助社,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507个,参加农户4350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855户,为贫困户提供了简便、灵活、低息的小额临时暂用资金,累计发放互助资金2.6亿元,受益农户31041户,极大地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

  “诺邓火腿”背后的科技扶贫力量

  诺邓黑猪与诺邓火腿全产业链开发是大理州云龙县确定的产业扶贫主导产业,也是作为“一县一业”推进的高原特色农业骨干产业。2012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隐藏在大山中的美味诺邓火腿,从此声名远播。

  诺邓黑猪保种选育和诺邓火腿传统加工工艺研究方面,离不开一位默默奉献的有心人,他就是大理州畜牧站站长、推广研究员李会民。他长期关注诺邓黑猪保种育种和诺邓火腿加工,特别是该产业作为产业扶贫主导产业之后,他带领科技团队,以科技支撑产业扶贫。“扶产业是扶贫的关键,给技术可以帮贫困地区解决生产难题,扶科技则能让成效更长久。”李会民道出了科技支撑在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年,他致力于诺邓黑猪保种育种。他不畏辛劳、不惧危险,与保种企业深入陡峭的澜沧江边、深山村落,寻找散落在民间没有外血的纯种诺邓黑猪,建立了诺邓黑猪保种基础群,在此基础上开展保种选育,致力于全产业链开发的科技支撑。“到2020年末,将建成诺邓黑猪保种育种、生态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全产业链体系。年出栏黑猪10万头,加工精品诺邓火腿20万只(1600吨成品)。实现养殖产值2亿元,加工产值4.6亿元,销售收入5亿元,产业带动农户2万户,其中带动5000个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李会民信心满满:“搞了一辈子农业,积累了一批成果,扶贫就都用上了,把农民带富,是我最大的愿望。”

  产业技贫对于持续增收的效益,正通过大理州各地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得到证实。

  大理州农科院帮扶宾川县拉乌乡新田村,在巩固和提升新田村现有核桃、烤烟、畜牧业的基础上,确定了“山顶戴帽、山脚穿鞋、山间系带”的产业布局,大力培植冬桃、魔芋等产业,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间套种,达到“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目的,达到贫困户户均有长效经济作物3亩,短效经济作物3亩的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陪同记者采访的大理州农业局花卉产业办主任王兆美介绍,近几年来,大理州坚持扶贫先扶“志”与“智”。拔掉穷根,让贫穷的人们自己站起来,这是对当地困难群众的挑战,也是对奋斗在扶贫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挑战。

  大理州通过强化培育,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有效提升。制定实施脱贫攻坚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抓实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强化职业教育。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和“三区”科技人才支持专项计划,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引导科技专业人才在贫困县开展科技创业和科技服务,2017年向科技部争取到160名“三区”科技人才,云南省科技厅认定科技特派员87名,分赴全州11个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选拔培养24名乡土人才(每县市各2名),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服务,成为当地学科技用科技的领头人物。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实行“责任到人、包村联户、考核评价”的农技推广责任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368户,建立主导产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17个,打造“一村一品”科技示范村9个。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17年培育2160名新型职业农民,贫困人口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数量将进一步提升,使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都掌握了1门以上的产业实用技术。实施贫困户子女“职业教育兜底”保障工程。注重提升贫困户子女的劳动技能和能力素质,对贫困户子女就读职业教育实行全免费、全覆盖,做到了贫困户“两后生”100%就读职业院校,让贫困户子女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