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9-14 06:06:0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华伟 字号:【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紧迫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满足其物质需求;而且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其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理论上,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这个软件不软;实践上,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难点,这个难点不容易突破。

  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我国长期处于以农耕渔猎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社会。人们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社区形成一些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拥有相近的礼节传统、行为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乡风。用与时俱进、扬善抑恶的眼光来审视当前由历史延续下来的乡风,基本处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状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十分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其基本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崇尚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可以说,乡风文明反映的既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同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样的五项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农民自身提高素质,增强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需要。乡风文明建设的两面性表现在,它既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一,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振兴乡村的主体是农民,最终目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乡村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区的整体进步。而形成良好的乡风,能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正确处理富脑袋与富口袋的关系;能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素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为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奠定基础。农村基层民主指农村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及村务和政务公开。贯彻执行民主,必须以农民具备民主意识和民主生活习惯为前提,必须以党组织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民主为遵循。只有促进乡风文明,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提高农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并形成办事民主的作风和依法办事的习惯,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为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早已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好,而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求乐求美愿望。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希望生活在和谐安定、协调有序的社会环境,盼望享受到现代化文明成果,这是农民群体的一致追求和愿望。只有促进乡风文明,才能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乡村的全面发展。

  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乡风文明建设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收到了很明显的社会效果。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回顾近些年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提高和发展是主流,但毕竟存在着一些需要认真研究的新情况,需要认真解决的新问题。

  第一,重视物质文明轻视乡风文明。在“三农”工作中,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各地都会摆在显著位置;农村道路、村庄改造等建设周期短,成绩显而易见,地方领导也较为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由于周期长、见效慢,且不容易考核,一些地方领导把它当作“虚功”“慢活”,不愿投入太多精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迁徙,过去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的格局已被打破,全国流入到城市的农民工超过2.8亿。在很多村庄,家庭社会功能弱化,血缘关系淡化,乡风治理手段虚化。情况变化了,乡风建设的方式方法没有变化,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些地方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推着干、束手无策成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常态。

  第二,重视政府主导作用轻视农民主体作用。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投入能力不足,集体经济没有自身积累,往往是政府量力而行地办一些具有民风民俗和文化引导的基础性工作,不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却成了局外人。有的把乡风文明建设简单地理解成给农民修活动室、送文化活动。但事实是由于县乡政府的一厢情愿,不了解农民的真正需要,结果出现政府出钱演戏农民却不看的情况,政府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农民反而觉得乡风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自己袖手旁观了。农民的主体责任没有得到体现,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使乡风建设的空间越发变得狭窄。比如,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表面上是村民商量后的共同约定,实际上很多是乡政府定的条款,村民认可度不高,实际操作性不强。

  第三,重视硬件建设轻视组织活动。近年来,通过多部门多渠道投入,各地兴建了一大批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包括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厅、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然而,不少部门满足于把钱花出去,把项目做了,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去组织日常活动和负责日常维护。很多村里的图书室蒙满了灰尘,有的农家书屋成了仓库,有的文化设备就从来没有启封,有的活动室常年上锁,农民平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正常的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缺乏,村委会没有凝聚力,农民自顾自,精神世界空空荡荡。

  第四,重视传统文化轻视先进文化。近年来,在一些村出现一种不良倾向:在传承传统文化观念的引导下,本意想在继承和提高上做文章,但由于缺乏理性研究,往往对传统文化进行任意剪裁,好东西没继承多少,腐朽的、落后的东西倒是复兴不少,问题的根源在于个别领导对先进与落后的认识错位,找不准改造传统文化的路径,忽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文化退步现象,陈规陋习泛滥蔓延。比如,亲情观念冷漠,家庭伦理淡化,婚姻关系随意;淳朴民风式微,偷盗、放火烧柴草等治安案件时有发生。又比如,人情风走样,喜事大操大办,送礼大手大脚,各种要村民出钱随份子的请柬接连不断,聚少成多,村民难以承受。再比如,一些人不信科学信迷信,宁愿不建房也要集资建祠堂修庙堂。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把持村务,个别领导沾染村霸习气,搞“顺我者好,逆我者压”,正气树不起来,群众敢怒不敢言。

  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乡风文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从终极目标上说,乡风文明建设就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用先进思想武装农民,用典型事例引导农民,用法治条款规范农民,用道德品质约束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乡风文明的倡议者、行动者、建设者,成为国家文明的重要力量。这样一来,广大农村风气正了,文明程度提高了,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就大有希望了。乡风文明建设应坚持农民是建设主体的原则,要有整体规划,要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乡风文明建设要有城市文明的内容,但不能套用城市文明的思路,需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好农村各种传统文化资源;要始终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着力塑造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第一,强化教育引导,把握乡风文明建设方向。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反映时代要求和乡村振兴需要,引导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逐步与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开展好形势政策教育。在农民群众中深入浅出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把党要带领广大民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讲清楚,把农民群众关心的各类问题搞明白,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在乡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好风尚。

  组织好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整合有关部门教育培训资源,统一开展学习培训,注重专业和就业技能培养,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应该开动各种宣传机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普及法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公检法部门应抽调人员深入乡村,讲法条、讲案例、讲规范,让广大农民知道哪些法律红线是不能破的,增强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民主法治意识,努力在农村形成遵纪守法光荣、违规违纪当罚的知法与执法的良好环境。

  第二,保护开发并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乡村要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保留优秀文化形态、保存文化基因,珍惜文化资源、守护文化根脉。

  保护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维护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风貌,避免大拆大建,大力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传承独特的风格样式,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使优秀民间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开展好节庆活动。用好各类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今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农民、关怀农业、关注农村,开怀纳谏,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这一天设立为农民丰收节。今年首个丰收节正逢纪念改革开放40年时段,更应该精准策划、精心组织好农民丰收节活动,让农民登台亮相,汇报劳动成果,交流科技和管理经验,凝聚奋斗的力量,再出发,争取连年大丰收,为国家做贡献。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用发展有型实体带动无形资产的积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设施,运用市场力量,加大财政投入、理顺发展机制,借助农村民俗文化发展各类创意产业。应该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把乡风建设与乡村旅游和新兴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各具特色的小镇和专业村,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建设乡村文明的示范村。

  第四,移风易俗,消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就是要革除思想积弊,抵制媚俗、庸俗、低俗的人际交往方式,让农民过上健康文明生活,并且要减轻农民负担。依靠群众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遏制天价彩礼、薄养厚葬、不忠不孝、聚众赌博、酗酒闹事等陈规陋习在乡村泛滥,引导农民树立新风、崇德向善。引导各村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好乡贤、家族长老等德高望重人士的积极作用,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必要约束手段,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广大党员要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树立身边典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提倡乡镇干部包村包户,教育和引导群众实行村民自治,坚决刹住各类歪风邪气的蔓延。

  第五,精确政府对农民的文化服务,拓宽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渠道。县乡政府要负起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领导、组织和协调好有效的公共文体服务。县办文化、体育、展览、图书等事业单位应发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作用,坚持下乡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农科大集和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

  开展乡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要适销对路,由政府主观推送转向尊重农民实际需求,分层次、有区别地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由政府“单一供给”转向“多元供给”,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推进乡村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整合利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各类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地开展起来。

  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由政府主办,也可以由国有事业单位主办,但是,都不能代替农民的主办。应用市场手段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发挥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的作用,组建群众文艺队伍。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农民演给农民看”,将道德教化与文艺结合起来,使表演者和观众都能受到教育。

  (作者系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光华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