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农场的“变身”路——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改革探行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许雪亚 字号:【

  红瓦白墙的农家别墅庭院掩映在垂柳溪畔,成群散养鸡鸭游走于丛密的树林之间,藕塘星罗棋布,小溪纵横如织,雕塑栩栩如生,果蔬翠绿飘香。步入这里,就如同走进一处浓缩的乡村,让你感受一个交融的田园。这便是位于山东济宁南郊占地2万亩的南阳湖农场。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负债经营,生存困难、封闭落后。

  改变源于2007年,从“一季豆一季麦”的传统种植方式到打造高效现代的农业产业,南阳湖农场在改革中“变身”求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农垦转型发展之路。

  老农场变身高效现代范儿

  “一片全新的荒地,迅速开垦也许不难,但几十年形成的生产模式,哪怕是一点改变也十分不易。”南阳湖农场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属于计划经济时代“备战备荒”的产物。立足现今回望来路,南阳湖农场场长王海存深有感触。

  原来的南阳湖农场,4000多人长期居住在这里,基本上与外界隔绝,种植,收获,再种植,再收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历经数十年,在这些农场员工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轨迹。

  “改革,首先是改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农民式的身份变成真正拿工资的农场职工。”王海存说,改革之初还比较顺利,毕竟农场职工还在农场里工作,吃的还是旱涝保收的“大锅饭”。而当王海存试图颠覆原来传统农业方式,注入旅游元素并把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愿意出力,但不愿意去接触外界,去卖产品,去承担各种压力和风险。”

  起初,农场曾拿出20亩地,按照一分地每年1000元的租金,租给市民耕种,一亩地这样就能收入1万元钱。当时一亩地的年租金才1000多元,这个价格在当时很多职工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谭,大家并不看好。然而,王海存的“市民农园(一分菜地)”的业务推出后,仅一个月,20亩地全部包出去了,而且还有三四百人排队等地。这让职工们看到了甜头,也不再对改革抱有排斥心理了。

  如今,每到周末,“市民农园”就聚集上千的游客,他们亲手体验翻地、施肥、浇水、拔草、摘菜的乐趣,平时农场安排专人负责料理这些蔬菜的生长。从最初的600份发展到如今的2000份,“一分菜地”的需求量迅速扩张,供不应求。

  农家院、垂钓园、畜牧观光、蔬果采摘……如今,南阳湖农场以体验为主线,先后开发了多个休闲旅游项目。现在农场已有绿化苗木5000亩,果树2000亩,蔬菜大棚1000亩,还有现代化的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等。

  在管理方面,农场以参股或控股的方式参与投资主体的经营,对多元化的休闲项目实行相对统一的管理制度,奖惩严明,以保障农场休闲观光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与各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促进了村民思维模式的转变。

  现在,南阳湖农场的改革还在进行之中,更多的职工要参与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中,他们可以入股,可以自负盈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农场适应市场,在未来发展得更好。

  循环农业构筑亮丽风景线

  在南阳湖农场,一排排规划有序的蔬菜大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农场增色不少。据了解,目前农场建设了1000亩高标准现代蔬菜产业园(都市体验园),建成智能温室2栋、阴阳棚6栋、土棚48栋、春秋拱棚136栋,生产韭菜、西红柿、食用菌及油桃等多种果蔬,成为当地供应中高端果蔬的主力军。

  在一个韭菜生产大棚里,王海存向记者介绍:“我这里生产的韭菜、西红柿等,使用的是大型沼气站产出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基本不用化肥农药,韭菜还是农业农村部农垦总局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产品,并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从最初的大田作物种植,到现在的草莓、蔬菜以及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南阳湖农场一直秉承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

  “农场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不仅广泛采用了沼液沼渣和生物肥技术,更创新使用了一种叫做‘生物反应堆’的秸秆生态循环新技术。”王海存介绍说,这个技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拌以菌种、辅料等,对大棚产生增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多重效果,能够有效减缓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蔬菜的产量、营养和品质。

  通过采用自然养猪法、大型沼气站、林草牧立体种养等生态循环技术,畜禽粪便全部实现了循环利用。在畜牧养殖基地专门建成了儿童体验区,通过捡拾鸡蛋、认领鸡、羊等一些项目增加对动物的了解,既体验了收获的快乐,又科普了知识,深受市民的欢迎。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变废为宝,生成的沼气可以用于民用与发电,沼液与沼渣变成果蔬所需的专用肥。这些专用肥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果蔬的抗病能力,结束农场对化肥的依赖,为生产绿色生态的农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南阳湖农场先后引入“自然养猪法”、“生物反应堆”、“大型秸秆沼气”、“秸秆环保建材”等多项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有效减少了生产投入,同时大大降低了农业投入品的有害程度,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探索出一条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直营店开到市民家门前

  “农场不缺好的产品,要想让市场认可,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就必须把直营店开到市区去。我们要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而销售终端更是代表着农场的脸面。要想让这些直营店持续做下去,获得好的口碑,得到市民的认可,唯有保证产品质量,杜绝其他产品进入,只销售农场自己的独有产品。”王海存说。

  从8年前开始在城区布点南阳湖农场直营店,如今南阳湖农场直营店已经在城区发展到了20多家。这些店面全部选址在城区繁华路段及高档社区附近,第一年农场就投入了100多万元,但收益并不理想。

  “不是我们的产品不好,也不是卖得不好,问题出在了管理上。”王海存说,由于战线太长,这一年他们亏损了几十万元。第二年,他们实行各店面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成本得到控制,当年收回成本。第三年,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盈利30多万元……

  针对全市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福利、食堂、幼儿园等市场开发对象,南阳湖农场组建了专门的营销团队,在济宁市区开设“南阳湖农场专卖店”“济宁礼飨”专卖店。“现在火车站、汽车站、大型超市等客源密集区都有我们‘济宁礼飨’品牌专柜。”王海存告诉记者。

  线下铺点,线上给力。利用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农场创建了线上商城——“孔孟济宁”,同时借助微信商城、淘宝商城等网络推广营销方式,努力融通农产品的线上营销渠道,利用好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门店的资源,实现线下的贴心服务与线上销售的便捷渠道相辅相成,构建全新的营销模式,进一步增强品牌竞争力和附加值。

  “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在北京开设自己的餐厅和专卖店,让农场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打出我们自己的拳头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农场的优势。”王海存对南阳湖农场未来发展满怀希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