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湧,2013年被选为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山塘村委会主任,2015年担任山塘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在廖湧的带领下,山塘村围绕着“大美江山、红色山塘”的定位,着力打造综合典型示范村。
黄宣深,自幼家庭遭受不幸,5岁丧父,18岁到蔬菜基地打工当学徒,26岁独自种植蔬菜,从10亩开始,一步步扩大种植规模,一路摸爬滚打,尝尽酸甜苦辣,于2010年创办了龙岩市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 目前经营标准化钢架大棚蔬菜200多亩。
2017年初,在长期与贫困户的接触中,廖湧发现有些贫困户既不是年老体弱,也没有天灾人祸,而是懒散惯了,宁愿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安于现状,甚至坐等救济。廖湧意识到对于这一类人,即使通过帮扶短期内有所改变,也很可能再度返贫,要想让他们脱贫而不返贫,“授人以鱼”是不够的,必须要“拔除穷根”,并且“授人以渔”。那么,如何调动这类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呢?在一次镇里组织的竞争性扶贫工作推进会上,廖湧深受启发,将目标瞄准在村口的龙岩市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上。
“竞争性扶贫”是由新罗区首创的激励式帮扶贫困户的新机制。采取“政企搭建平台、贫困对象竞争上岗”的方式,由政府或各类经营实体搭建竞争性项目平台,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途径,让贫困对象通过竞争方式无偿或低偿获取项目、技术、资金、岗位等外在帮扶机会,为贫困户“铺好路、搭好桥”,增强贫困对象的主体意识和机遇意识,同时,制定“上岗”贫困户考核制度,实行奖励先进和末位淘汰的办法,强化其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通过一部分竞争“上岗”的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真人真事,带动更多的贫困对象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增收脱贫。在2016年底试点成功后,新罗区于2017年开始在全区推广。
当时山塘村有6户贫困户独自小规模种植蔬菜,但大多是自给自足,收成也不好。廖湧受到启发后,主动出面和区农业局、江山镇政府和农场老板进行沟通协调,并与热心扶贫事业的农场老板黄宣深一拍即合,提出了“政府+农场+贫困户”的激励性帮扶模式,即:将山塘村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农场,由农场统一建成蔬菜大棚,再由镇政府出资向农场租地,由贫困户竞争取得免费耕种权;农场则负责统一采购种子、肥料等农资,并按市场价统一回收蔬菜,产品销售所得,扣除成本后归农户所有,并由农场兜底,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保证贫困户一年至少有8000元的收入;同时,农场依托专业合作社,在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此举既让贫困户获得了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又能免费耕种土地,还能学到种植技术、获得免费服务,而且还有保底收入。
这么好的条件,再懒散的贫困户也心动了。于是,山塘村贫困户纷纷报名,甚至吸引了隔壁铜砵村的贫困户前来报名。报名的人多了,就要筛选,要筛选就要有竞争。如何竞争?农场主黄宣深给出了答案:贫困户自愿申请,通过镇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村协理员和农场主统一评分,按分数高低择优上岗。每年将由他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一年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高于基础分的,则第二年继续上岗,考核结果如有低于基础分的,则按排名末两位淘汰“下岗”,空缺的岗位再招募其他的贫困户。黄宣深说“只要勤劳肯干、管理得好,1亩大棚一年收入1万块不成问题,有经验后1个人可以管理2~3亩,8000块只是给他们的保底收入”。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2017年3月,经过竞争上岗的第一期贫困户进驻农场耕作。到2017年底,平均每户增收1万元,最高的一户增收1.3万元。今年已有部分贫困户主动要求扩大耕种面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