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11月26日-12月5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和台湾农民团体干部联合训练协会共同承办了第三期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干部赴台培训班。其间,培训班学员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关注了台湾推动农村再生的经验与做法,收获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台湾农村与都市间的生活质量出现明显差距,多数农村社区存在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居住环境脏乱、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引发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人力老化、农村资源闲置、农村产业没落、农村生活及文化特色丧失等后果。为此,台湾开始进行政策调整,实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设置农村工业区、加速农村公共投资等农村建设措施。20世纪80年代,不断加大农村建设力度;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推动“富丽农村”建设。其后,台湾农村建设经历了从单纯农业到农业、农民、农村“三农一体”,从简单生产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兼顾”,从传统农村聚落到农村社区生活圈、农村休闲旅游圈、农村产业发展圈“三圈布局”的过程,理念和实践都有了显著的深化和提升。
2008年,台湾提出“推动农村再生计划,建立富丽新农村”的农业政策新主张,于2010年通过《农村再生条例》,并设置1500亿新台币农村再生基金,开始以法律形式有序推动“农村再生”。2017年起转型为“农村再生2.0”,着重在扩大多元参与、强调创新合作、推动友善农业及强化城乡合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强化,旨在发挥当地特色,创造社区整体风貌,使人们“品尝在地物产的真、触动农村人心的善、领略台湾农村的美”,再造富有“活力、健康、幸福”的希望农村。
台湾农村再生的主要做法
台湾推动农村再生以来,许多农村社区都实现了华丽转身,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台湾农村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关乎产业、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革。总结其做法,主要有“四大策略”:
一是“由下而上”策略,以农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确立发展共识。突出强调农村再生是以农村社区居民为主体,通过村民说明会、社区工作坊等形式来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找出社区的发展需求、资源条件和未来方向。再由“政府”根据社区需求进行资源投入,辅导协助社区具体落实,“政府”的角色是引导者而非主导者。
二是“计划导向”策略,以“培根计划”作为重要基础,引导社区提出发展愿景。突出强调“农村再生、先做培根、培根做好、根留农村”,农村社区须组织居民先接受68小时(原为92小时)培根计划课程训练,采取在地服务方式,鼓励民众快乐上培根,激发自身主动参与意愿和能力,培育出热爱社区、服务社区的本地人才,协助找回社区的生命力与价值,为社区发展注入软实力。在完成培根课程基础上,以永续经营概念引导社区提出发展愿景,研拟农村再生计划书,并分解为一个个具体项目分年度实施,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建设具有现代生活品质及传统特质的农村。
三是“社区自治”策略,以订立社区公约落实在地治理,自主管理社区营造成果,维护特色景观与风貌。突出强调社区自主精神,要求社区居民推举成立单一组织或团体为社区组织代表(一般为社区发展协会),由其拟定农村再生计划书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以优先补助方式,引导农村社区订立社区公约,对农村的公共设施、建筑物及景观,由法律授权让农村居民按照公约共同自主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深化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巩固农村再生建设成果。在此过程中,社区居民素质和能力也得到提升,自主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加强,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奠定了农村再生的永续发展基础。
四是“软硬兼顾”策略,以软硬件建设同步推进整体发展,强化社会对农村多元价值的体认。突出强调人与心灵的再造,不仅有改善基础生产条件及生活环境,更有居民认知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硬件建设属于高度专业与技术性的,由主管部门规划推动;属于小区可自力营造的,多采取雇工购料的方式,社区自主设计、村民参与施工,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中有关土地征用、施工质量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问题。软件建设重视依据不同农村特性和需求,结合在地生活文化,营造具有美学亮点和低碳精神的社区,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添人情味和幸福感,让疏离的人们找到贡献社区的舞台,让居民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尊荣。特别是以软硬双轨并行的方式,鼓励社区居民自己动手改善脏乱破败的窳陋空间,思考运用减的哲学,以干净整洁、农村文化呈现为基础,加上农村美学与故事性导入,以最小成本创造最大效应,实现减灾害、减破败屋舍、减脏乱点、减闲置空间的目的,将社区打造成为吸引居民回乡的宜居家园。
台湾农村再生的特点
截至2017年11月底,台湾已累计培训2520个社区(全台约4232个社区),共153371人,其中,完成培训的780个社区已经提交农村再生计划书进入实施阶段。可以看出,台湾推动农村再生并不是急于求成、贪功求快,而是慢工出细活、重质不重量,让农村再生的种子如同心圆般扩散与茁壮,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注重人的培育。农村再生的根本是“人”,只有加入“人”的元素,有了人的再生、心的培根和精神的重塑,才能真正推动整体农村再生。无论是前期培根,还是后续再生,处处都将农村社区居民作为核心,强化人的培育,始终遵循有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农村社区的人本理念,强调“人的转变及心灵改造是农村再生成功的关键。人心美,农村社区才会美;人有活力,农村社区发展才有活力。”通过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认识、素养和能力,并从中找出关键性人物,来持续推动创造农村社区的新风貌。同时,积极鼓励青年以感恩的心返乡服务,学习体验农村生活智慧、乡土热忱及文化内涵,整合科研单位技术服务资源办理青年农民专案辅导,提供青年宣传体验、合作实践、创新延续和创业回馈等不同层次参与农村建设,实现农村活力再生的机会。
二是注重产业发展。农村社区产业是农村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关系着农村社区发展的前景,没有产业,农村社区建设就没有源头活水,就没有持久发展和永续经营的支撑。台湾农村再生不是单纯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目标,而是兼顾农村居住环境和产业的全面发展。为使农村社区产业活化,台湾针对不同农村社区现有资源,进行全面性盘点与优劣分析,选择特色产业进行辅导,依据市场需求及社区产业特色,由专家学者驻村专业规划与辅导,将特色产业商品化进行产业行销,提升农业及关联产业附加价值,增强农村社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就业吸引力。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台湾农村再生倡导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共生理念,切实加强农村社区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监测、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教育等,强调友善生活、友善生产,通过合理开发农村环境生态资源来实现社区再生。
四是注重文化传承。农村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传承文脉才能留住乡愁。台湾在实施农村再生过程中,注重形塑农村社区传统、创新兼具的独特文化风貌及人文历史底蕴。首先对农村文化进行调查规划,对于达到文物标准或指定的农村文物由文物管理部门优先补助,未达到标准的则纳入农村再生计划辅导补助。在此基础上将农村社区退休及老年人口训练为农村的黄金人口,成立农村文化服务团队,协助传承传统技艺及农村文化保存工作,提升农村文化资源。
五是注重跨域合作。农村再生涉及面广,涵盖环境、产业、生态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常常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台湾为此建立跨域合作平台,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共同投入,协调推动。计划执行中采取多部门联合推进的模式,克服了分散执行各自计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一致性,导致资源投入单点、零星及成效有限的弊端。跨域合作的范围既包括农业部门内部,也包括与其他部门,还包括与农渔会、社区组织、民间营利与非营利组织、科研单位、社会企业等。
六是注重陪伴成长。台湾农村再生有一个群体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是农村社区的培根师和顾问师。为了确保农村社区接受培训的品质,台湾根据一套严谨的标准对培根师进行遴选审核,建立相关师资库,依据专长分为政策法规、社区营造与农村规划、公共设施及环境整治、产业活化、文化保存、生态保育、资讯及推广、其他综合等8大类别,配合农村社区课程需求,深入社区授课协助发展愿景、规划及执行。从培根师中再培训出农村再生顾问师,长期陪伴社区成长。培根师和顾问师绩效不彰或考评不佳将从师资库中退出。
台湾农村再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我们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台湾农村再生与乡村振兴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政策思路、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以法制化形式推进乡村振兴。我们从2005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3年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要求大多停留在政策文件层面,并没有制定形成独立的法律法规或者技术规范,致使其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责任部门,进而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因此,抓住此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建设法治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出台乡村振兴法或者相关条例,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指导原则、经费来源用途、土地利用、文化保护等内容,保障农村建设在规范管理的框架内依法进行、持久稳定推进。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农民息息相关,振兴的乡村是农民的家园,农民理应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政策制定、产业选择、规划设计、项目实施与管理等重要环节,要认真考虑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和感受,切实结合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展相关工作。要秉承计划推动、人才先行的做法,以学、训、用合一的精神,下大力气开展对“人”的培训,优先办理种子教师的培训,建立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师资库,进而再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增强农民的自主参与意识,提升其对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社区治理方面的素养。只有农民真正参与了受益了,乡村振兴才能成功、才可持续,脱离、背离了农民的乡村振兴,即使建设得再漂亮再光鲜,也是舍本逐末。
坚持“四态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理清发展思路,有效提高针对性,防止“重硬轻软”的现象,着力在经济业态、自然生态、特色文态、村落形态“四态融合”上下功夫,坚持产业强基、生态固本、文化塑魂、田园留根,切实做到因村施策、分类深化、梯次推进,统筹推进产业培育、环境打造、文化传承、村庄布局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互,避免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实现农村社区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强化机制创新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作为一般性工作按部就班、平铺直叙,必须加强机制创新,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地方的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统筹协调政策资源和工作力量。要创新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整合涉农领域财政资金,设立乡村振兴基金专款专用,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激活和引导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为农村建设提供持久长效的资金支持保障。要创新乡村振兴治理机制,在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导新型社会组织(类似台湾的农村社区发展协会)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新农人、新乡贤等乡村精英的多元作用,促进乡村长治久安与文明和谐。
(调研组成员:雷刘功 陈忠毅 刘均勇 王运建 刘海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