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严把农产品从田头到出岛每一关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崔建玲 字号:【

  近年来,海南省从“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方面入手,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对出岛农产品实行最严格的“田头检测合格放行”和“凭证过海出岛”的准出制度,全力保证海南省乃至全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产地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面临着散户生产经营的现状,农业标准化生产难以推进,种植技术不统一,投入品无法统一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施标准化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据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黄绍明介绍,海南省印发了《海南省农业行业地方标准》,出台了202项农业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制定一批农产品生产规范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操作规程,将相关标准集成转化为符合海南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明白纸等,让农民看得懂。

  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势在必行。为此,海南省积极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产品,增加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三品一标”产地面积,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

  大潜洋果业是海南省陵水县一家水果生产企业,公司严格按照陵水圣女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通过聘请专家讲课、专家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和建设田头服务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圣女果标准化生产培训,拥有圣女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3500亩,标准化入户率达到100%。除了对圣女果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外,陵水县也对主导农产品芒果等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目前正在启动制定荔枝、哈密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工作。

  在此基础上,海南省还不断扩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比例和规模,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加大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力度,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

  品牌化建设是海南省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海南省每年投入1亿元发展品牌农业,2014-2017年共制定榴莲蜜、霸王岭山鸡、山竹等40个名牌农产品标准,举办品牌推介和公用品牌评选等活动。

  品牌化建设已在海南省各地深入开展和推进。陵水县于2016年启动农业品牌奖励申报工作,2015-2017年芒果、哈密瓜、圣女果等农产品获得县政府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奖励金额达574万元。文昌、三亚等市县积极实施文昌鸡、莲雾等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准,推进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包装、品牌化营销。

  海南强化“三品一标”监管,严格认证程序,提高认证门槛,严把认证质量审核关,重点加强证后监管,建立退出机制,一旦发现问题,问题相关企业和人员将坚决出局。

  截至今年8月31日,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认证有效期内的企业有274家、产品388个,获证绿色产品企业62家、产品124个,有机认证(含再认证)企业6家、产品14个,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1个。

  农药监管:实现从批发到零售到使用全过程追溯

  农业生产投入品一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是否安全的关键节点,其中,最大的风险点来自农药。

  据黄绍明介绍,海南全面实行“批发专营、零售许可、连锁配送”农药经营管理新体制,完成全省农药经营主体行政许可工作,将农药批发企业从230多家缩减到目前的8家,零售经营单位从2123家减少到1485家。农药产品实行农药备案制度,组织海南省植保站及农药评审专家委员会,对进入海南市场的农药产品进行备案,根据8家农药批发企业提供的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证和农药彩色电子标签等资料,对农药产品信息进行核查,对不符合《农药管理条例》《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农药产品不予备案。同时,通过海南农业信息网,将备案的农药产品信息向社会公布。截至今年5月底,海南省通过备案农药品种从原来的2万余种减少到6000多种。

  海南省还建设了全省农药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所有农药赋码贴标,纳入信息化监管追溯系统。2018年开始,海南省逐步推行零售电子台账,进一步完善了农药溯源监管平台,实现了农药从批发到零售到使用的全过程追溯。海南省东方市将全市85家农药经营企业全部纳入海南省农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建设范畴。同时,对正常运行的全市11个乡镇、农场的146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备案管理,全部建立了监管名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全程纳入监管,实行 “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促进行业自律。

  陵水县于2014年启动农药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应用“互联网+农药监管”,实行“县级监管平台+农药批发+农药零售单位”的监管模式,将乡镇所在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的农药经营单位全部纳入平台监管范围。陵水县对全县128家农药经营店全部建立农药购销台账,农药追溯信息管理软件记录所销售农药的生产单位、进货渠道、产品名称、销售情况等信息。2017年,该县完成8家兽药经营店兽药经营追溯系统注册工作,通过国家兽药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查询经营的兽药信息,对兽药产品经营和使用实施全过程追溯管理,确保兽药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

  与此同时,海南还开发了农药执法软件,并在全省各市县农业执法中使用,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查询农药信息,及时发现、处理农药经营违法行为,确保了农药安全。

  基层监管:村村有人管,有地检

  基层监管一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海南省将监管和监测窗口前移,在乡镇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检测服务站,配备村级协管员,实现了村村有专人管、有地方检的良好局面。

  黄绍明表示,海南提出“六有”即按照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检测设备、有工作经费的要求抓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省、市、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配备。

  陵水县是我国冬季瓜菜主要种植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全县11个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内均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光坡、英州、三才、椰林、提蒙五个乡镇分别成立瓜菜收购点检测站和农贸市场瓜菜质量检验检测室。全县116个村委会配备村级检测员123名,人员由各村委会原聘任农技员兼任,每人配备农药残留检测仪器、抽样时使用的摩托车等,主要对村委会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活动进行巡查记录和瓜菜抽检。

  东方市的10个乡镇和东方华侨经济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全市208个行政村均配备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在全市10个乡镇聘用了52名农产品检测员;在三家镇酸梅瓜菜基地等8个瓜菜基地建立了田头综合服务站,在较大的瓜菜收购点和农贸市场建立了检测室,对进入收购点和农贸市场的瓜菜进行农残检测,形成了市、乡镇、村和田头综合服务站、收购点、农贸市场、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覆盖到海南的每一个村,规模养殖场、种植基地、收购市场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提高。三亚市共聘用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76名。三亚、澄迈、临高等市县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了一批农贸市场瓜菜质量检验检测室、瓜菜收购点检测站以及田头综合服务站。三亚、陵水等市县努力提升定量检测能力,提高农药成分监测范围,制定田间实名检测机制。澄迈、东方等市县强化风险排查整治,开展西瓜、苦瓜、豇豆等风险隐患排查和生产过程督导检查,加强对假检测或不检测开具检测合格单等违法违规行为摸底排查。

  从全省来看,海南共建立了18个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204个乡镇(区域)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站(中心),13个市县通过聘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等方式,建设村级瓜菜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行政村一级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负责巡查并及时向农业部门报告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2018年上半年,海南检测农产品样品103.9万个,比上年同期增加0.7万个,其中合格样品103.4万个,比上年同期增加0.8万个,合格率99.52%。

  出岛农产品:严把从田头到出岛每一关

  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全省冬季瓜菜每年出岛总量保持在330~340万吨,占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总量的70%以上,销售额达110亿元。因此,保证出岛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海南省必须肩负的一份责任。

  “对于出岛农产品,海南省实行最严格的‘田头检测合格放行’和‘凭证过海出岛’的准出制度,所有出岛农产品必须出具农产品农残检测报告单!”黄绍明告诉记者。海南省把农产品检测关口前移到生产环节,由瓜菜收购点检测站及田头综合服务站进行检测,对检测合格的农产品开具检测合格单,只有合格的农产品才能放行到市场。

  东方市和陵水县均位列海南出岛吨数前10名,2017年,东方市出岛吨数为338775.8吨,陵水县为267483.36吨。其中,小番茄出岛吨数最大,均为72526.6吨。

  从2015年开始,海南对出岛的鲜活农产品实行100%检测,检测合格后发放《海南省农产品农残检测报告单》,运输车辆必须持此证才能出岛。海南省在新海港、南港、秀英码头三个出岛港口建立检测站,常驻38名瓜菜检验员,24小时坚守岗位,严守瓜菜出岛最后关口,执行冬季瓜菜持证出岛和畜产品“一证一标两单”(“一证”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一标”指猪耳标,带二维码可追溯;“两单”指瘦肉精检测报告单和口蹄疫感染抗体检测报告单)制度,抽检不合格产品不许出岛,并依法追究市县属地管理责任。

  所有持证出岛的农产品每年都会定期公布在《海南日报》等媒体平台,以便强化监督,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