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五年蓝图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局面——国务院新闻办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称作《规划》),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余欣荣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方向道路、工作布局、基本任务和原则要求。9月21日,中央政治局专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9月26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外发布,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对指导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余欣荣表示,《规划》细化实化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蓝图、总路线图。相信《规划》的发布实施,必将不断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规划》是依据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的阶段性安排和部署

  记 者:我们注意到这次发布的《规划》是国家层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着怎样的关系?主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 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以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参加“两会”山东省代表团讨论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刚才余部长也讲了,9月21号,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又专门对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总书记指出这是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也是我们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步骤以及应该遵循的规划都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批示指示。作为职能部门,我们会同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规划》是在落实这一部署的前提下,提出的第一阶段的任务。应该说,这个《规划》是依据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的阶段性安排和部署,它和一号文件有着一个区别,中央一号文件是全面的、总体的、全局性的部署,《规划》是围绕今后5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作出的具体安排。《规划》一共确定了22项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到2020年、2022年要实现的目标。同时我们还明确了82项重大工程、计划和任务,都是在这个阶段需要着力推进和加以实施的。《规划》也对远景目标作出了简要的描述,这都是完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来讲,《规划》就是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同时,《规划》是个更具体的操作性方案,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原则和任务。对现阶段、今后5年内要做哪些事,加以具体安排,以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序、稳步地推进。同时,也能够使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每个阶段都能够取得既定的成果,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按照中央的部署如期的实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做好三件事

  记 者:现在不少村庄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的问题比较突出,请问《规划》对推进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有什么部署?农业农村部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余欣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这些年来,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城市相比还是明显落后的。这里有几个数字,全国还有近1/4的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还不到一半,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都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此,规划提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乡村水环境治理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六个重大行动。下一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与有关部门一道,坚决打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我们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功,好的规划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能够真正体现出农民群众的主体愿望。所以,我们把规划作为人居环境的先手棋来抓,推动各地抓紧编制完善县域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尽可能体现出农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尽可能体现出我们乡村千差万别的环境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乡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二是强化督导考核。我们将坚持中央抓总、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这个基本思想,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评估体系和办法,对开展整治工作好的先进县给予奖励,推动各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导,压实地方责任。

  三是抓好示范引领。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启动“百县万村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基层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遵循。

  促进城镇和乡村双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记 者: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工进城还是大趋势,《规划》是如何考虑和处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的?

  张 勇: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恰恰是因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乡村是一个短板。农耕文明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往前查几代,都是农民、都是农村出来的。城市也是在农村的基础上,随着经贸、商贸特别是工业的快速发展崛起的。城市有集聚的功能,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速度远远比我们当年农村发展的速度要快得多,因为农村主要是依靠土地,你不可能跑很远,所以跟农村的耕种相联系,形成了这么多的村庄,中国现有行政村将近60万个,自然村落就更多了。

  在城镇化进程中,从国外经验来看,确实存在很多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高度繁荣、繁华,农村落后跟不上发展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内也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去解决的。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中央一号文件,包括《规划》,就是要着力在这方面下功夫,就是要加速农村的发展,使它能够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总书记多次强调,包括这次在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处理好城乡关系,某种意义上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在当前阶段,按照补短板的要求,我们要找准农村的短板,然后发力。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城市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双轮驱动,不可偏废,只抓农村不抓城市,或者只抓城市不抓农村。实际上前几年就提出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这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需要我们国家不断加大力度。现在发改委安排的搞建设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一半以上用在了农业农村方面。当然,这个力度还在持续加大,比例还在进一步提升。随着《规划》出台,我们下一步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布局结构,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不能掉队,也要发展,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富裕的乡村。

  二是推进城乡统一规划。刚才余部长也讲到,我们农村道路硬化,城里人现在出门很少说“下雨踩到泥”,乡村在很多地方确实还有这个问题,一下了雨,邻居之间串门都很不方便,因为道路没有硬化。过去城市搞交通规划、搞其他规划,基本上是着眼于城镇的发展,今后就要和城镇同步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当然我们也有经验,应该说现在公共交通解决得很好。过去农村出门走路,有的为上个汽车要走十几里山路,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但是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把这些短板补上,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这些领域,还要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均等、资源能源共享、生态环境互促的格局。现在乡村环境改善了,“十一”黄金周就要来了,我最近刚刚陪总理到浙江,浙江的同志讲,现在城里的房子好订,农家乐的房子不好订,原因就是乡村发展起来了,富裕了,而且山清水秀,城里人都愿意到乡村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田园风光,通过城乡统一规划要进一步促进农村这方面的发展。

  三是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发改委专门制定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二十个字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第一位的,农村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村发展才有基础,才有后劲。要重塑城乡关系,特别要向改革要动力,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下一步,《规划》在促进城镇和乡村双轮驱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要在这几个方面更加着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按规律办事

  记 者:《规划》说要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政府打算投入多少资金来做这个五年的规划?投入资金之后,我们看到以前在一些地方搞建设时可能会力度过大,建成了很大的城市或者很多基础设施,但是没有人去用、没有人入住,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怎样避免类似的问题?

  张 勇: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总体安排,《规划》对今后五年的战略实施又作出了阶段性安排,下一步我们还要具体分工,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进一步细化、实化。同时地方也要拿出自己的方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也特别注意了你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过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经验就是不能搞“一刀切”,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中国农村差异太大。现在你到浙江去,城里人想变成农村户口,因为变成了农村户口,光每年土地分红就有几十万元。但是如果到西部地区,到青海、甘肃这些地方,农民就想进城,变成城里人。恰恰是因为有这些差距,所以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尤其是在具体的标准、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路径方面,更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刚才余部长提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也是发改委制定的,是中央专门讨论过的。行动方案着力于解决农村垃圾、污水和道路硬化问题。在讨论时,汇总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大家认为在指标上一定要留有余地,要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任务指标,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农村厕所问题。在江南,水是富裕的,水冲厕所,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但在特别干旱的地区,完全用水冲厕所,就不符合实际。现在,我们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也是在提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适宜的标准,使他们在造价上尽量降低,确实能够达到卫生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地的实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你问我需要多少钱,我确实算不出来。因为这还需要每个地方具体作方案、作规划、定阶段性任务。乡村振兴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推进。从现在的规划来讲,因为任务比较多,需要广泛筹集资金。除了政府之外,还有社会的资金。其实现在社会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很多企业都愿意投入和帮助农业农村,尤其是在扶贫方面。富裕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像广东,一个省对口帮扶的县的数量,和本省的县数差不多,我记得不错的话,大概是九十多个县。还有企业和城镇居民,都能够伸把手。现在很多企业是这样做的,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大灾的情况下,社会上都积极踊跃地捐助。同时,农民也不能袖手旁观,也要出力。要共同努力把《规划》实施好、落实好。《规划》已经公布了,下一步就要具体分工。各省、市、县都要制定当地的规划或方案,因为省与省之间、省内部的差异也很大,财政的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总之要坚持一条,就是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既要实用、同时还要俭朴,不能搞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规划》里已经把这些原则和要求都提出来了,将来要进一步实化、细化,去落实它。

  从“产量型农业产业”向“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转变

  记 者:有些农村地区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比较短、品牌比较杂的问题,对此《规划》如何部署?接下来农业农村部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

  余欣荣: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能否科学合理顺利振兴,决定了乡村全面振兴能否实现。

  一方面,在乡村产业发展上,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做大做强农业,取得了很大成绩。这里,我用几个数字: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连续五年都在1.2万亿斤以上,农产品能够基本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现在不仅是农牧业发展,同时种养加销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态势也非常好。农产品加工产值已经超过了20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营业收入在7000亿元以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有很大发展,年经营收入在2000亿元以上,成为农村一个新的兴奋点。所以,我们要充分看到,要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产业振兴要求,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再出发、再前行。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乡村产业还存在着小、散、杂等问题。比如说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总体上看,还要进一步强化抗风险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有5.6亿亩的目标没有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在推进过程中还碰到不少困难。

  再比如,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产量型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怎样转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不仅要考虑到我们这一代人消费需要,更多的还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一片净土、一片清水,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繁重而严峻的任务。总体上看,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乡村产业仍然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的问题,这些差距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因此,《规划》围绕着乡村产业振兴提出了28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三个重大”,来动员和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把乡村产业发展好。重点在四个方面推动落实:一是坚定不移地夯实农业基础。牢固树立农业基础意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全力实现好总书记要求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中国人的碗里要装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中国人的粮食要用中国自己繁殖的先进品种,进一步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更实更牢。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推进质量兴农。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正在加快编制《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启动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完善乡村产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符合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组织形式,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三是抓好产业融合。我们总结国际农业现代化的成功路子和不成功的路子,发现要在推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工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同时要制定诸多的政策,引导资源聚集到乡村发展、聚集到县域经济发展这个方向上来。不然的话,就容易出现城市兴旺繁荣了,农村衰败了这种现象。所以,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努力通过各种政策、各种措施,引导方方面面的力量,在持续推进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将更多的要素导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平台上来,为乡村创造更多的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各方面人才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抓好特色产业,尤其是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区的发展。这一条我们将配合国家发改委,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以促进发展。

  张 勇:产业兴旺确实很重要,这其中还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规划》里也专门明确了,就是强化人才的支撑,因为戏好还得靠唱戏人。农村产业兴旺,最根本的是靠亿万农民群众,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有的地方现在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把那些见过世面的、经过历练的人才请回到家乡去,作为带头人,来推进乡村的产业发展。我觉得人才振兴也是重要的工作,《规划》里专门有一章。

  形成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大合唱

  记 者:推动农村发展的政策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钱,一个是人。但是细看,有一章节讲到关于人才的部分,主要是引进一些知识性人才、志愿者或者扶贫人才为主,同时还有一个章节重点强调的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化的问题,这两个是否存在一定矛盾?如何保障有足够的人力发展农村?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

  余欣荣:五大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同时,产业振兴和其他方面的振兴,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才这个基石,没有牢靠的人才基石和不断持续注入新动力,我们乡村振兴也难以实现。

  关于这个问题,《规划》里已作了全面叙述,就我们农业农村部来讲,具体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乡村振兴为一切有志于“三农”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亟需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今天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搞活人才的政策措施,让方方面面的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示才华。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农村进村入户,其中很多新的朋友都是这些年回到乡村的,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搞网络的、搞新媒体工作的,他们回到乡村,成为乡村的佼佼者,成为农民致富的引领人。这方面的故事太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向媒体提一个建议,希望利用你们各方面的手段,讲更多的农村人才先进事迹,讲好中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故事新篇。这方面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我们将共同努力。

  第二句话,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创造更好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既要加快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等硬件条件,更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永久牌”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第三句话,乡村振兴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来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这方面规划里面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安排,各地也在按照中央规划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类型、不同方面、不同区域的人才战略和人才政策。我相信,大家陆续会了解到这方面的政策。

  总而言之,要做好人才振兴工作,一要练好内功,不仅要发挥好党管人才的政策引领作用,还要人才本身更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研究农业,只有这样,人才在乡村这块土地上才能真正服水土,发挥应有作用。二要借外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这个舞台是开放的,要更好地欢迎各方面人才,聚焦到我们乡村舞台上展示才华。三要强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面下功夫,从农业农村部来讲,要推动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农业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形成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大合唱。

  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 者:近些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不断加强,但是距离农民最实际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请问本次《规划》对于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 勇:改革开放四十年,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二位。所以现在人们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到了广州,都觉得比发达国家的城市还发达。相比较而言,农村确实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是相对落后,这也是我们有那么多农民工进城的一个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就是要让我们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进一步富裕,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对于这个过程,我们必须要尽量下大力气把它缩短,因为它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短板,所以我们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力气。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因此,《规划》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到农村调研,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听取地方的、部门的意见。《规划》坚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措施上细化、实化,以使《规划》在补短板、强弱项上真正做得到、做得好。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条件。在发达国家,有很多企业,特别是世界知名企业就在农村,并不在大城市。之所以这些大的企业能够在农村布局,原因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城市相差无几。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现在这种地域的差距越来越小,有很多企业实际上已经向农村发展,特别是一些以农产品为生产资料的企业,到农村去加工,原料的新鲜度好、运输简便,更能够发挥出优势来。虽然现在基础设施比以前大大改善,但是我们的农村仍然是个短板,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不断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物流、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刚才记者也提出了人才流动问题,实际上人才应是自由流动,也是双向流动,既有农村人才流向城市,也有城市人才流向农村,也有农村人才流向了城市又回到了农村,多种形式。人才流动本身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和规律。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农村人才不断集聚、农村面貌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兴旺指日可待,当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三是要进一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过去人们说一出生,待遇上、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就好像决定了,城里人就有社保、医保,农村就没有。这些年国家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都陆陆续续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刚才我回答记者朋友提问时说过,城乡要统一规划,也要完善和统一这些政策,使农民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天地,也可以解除后顾之忧,这样,农村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随着“三农”投入的不断加大,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记 者: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随着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在这次战略规划当中,对这个问题是否作出了一些部署?

  余欣荣: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我们讲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让农民群众得到方方面面的生活改善。您刚才提到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一方面,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为农村居民在生活改善方面创造了很多好的条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这些年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也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正因为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全方位、深入地推进,使农村居民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在《规划》中,对包括农村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都作了相应安排,同时也进一步对农村养老保险、养老设施建设作出了部署。现在,各地各部门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实过程中,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活保障、养老等问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社会事业会有新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记 者: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同的农村不可能用同样的模式来实现乡村振兴,不同乡村振兴路径也不尽相同,请问《规划》对此有哪些考虑?

  张 勇:总书记对乡村的差异性作过明确的指示和要求。总书记强调,要科学把握不同村庄变迁的发展趋势,分类指导,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刚才在回答记者朋友提问时说到了,尽管我们都是城里人,对农村也很熟悉,也都去过农村,但不同地域农村的差异确实非常大,不能定“一刀切”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和目标。要遵循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指标和目标,《规划》特别注意了这些问题,提出要区别对待,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实际情况的不同、差异的客观存在进行区别处理。

  第一,对现有乡村作了分类。《规划》把现有乡村分成了四类,一是集聚提升类,二是城郊融合类,三是特色保护类,四是搬迁撤并类。针对这四类不同乡村,分别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原则、方向、目标和任务。当然,因为中国的农村太多,这四类也不可能涵盖全部的乡村,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方向,各地还要在这四种类型基础上,结合实际划分本地区的乡村类型并区别对待。

  第二,坚持梯次推进乡村振兴。《规划》提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乡村,到2022年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其他大部分村庄,目标任务就不可能像东部沿海农村定得那么快、那么高,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点就要到2035年。贫困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可能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这就要区别农村的实际情况,防止一哄而上、“一刀切”,不顾客观现实,搞大拆大建,盲目制定一些高目标,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第三,聚焦阶段任务。在2020年以前,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不一样,最优先、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规划》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四,还要把握好节奏力度,稳中求进。乡村振兴要办的事不可能一天办成,财力也不允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循序渐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