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业农村四类人才队伍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覃诚 字号:【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大量流失。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等与当前“三农”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制约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对“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只有对农业发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只有对农村充满情怀,才能更好地扎根农村;只有对农民心存热爱,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三农”工作队伍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农”工作队伍实质上是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掌握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与技能,热心农村发展,真情为农民服务,从事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相关的多类型工作群体。

  国外打造“三农”工作队伍的做法

  发达国家在发展乡村的过程中,采取了往乡村地区派出工作队和培养乡土人才的做法,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日本“造村运动”和韩国“新村运动”。东亚地区有着类似的人多地少的农业环境和相似的文化背景,其具体经验值得我国学习。总体来说,“造村运动”和“新村运动”关于乡土工作人才培养的举措大体类似,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人才生活保障,吸引人才留在农村工作生活。二是发挥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的作用,由农协组织和培训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农田建设、农产品加工等经营活动,各地农协针对各地农业经营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指导农民实施,个别地区农协甚至为农民提供贷款服务。三是完善农民教育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联合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各级农协等,开设各类培训班,由政府组织无偿开办各类讲座,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等多领域。

  “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重点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不断往乡村下派各种干部与专业人才,譬如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选调生、“三支一扶”人员等,这些人才为乡村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时期,城乡融合、乡村建设、农业发展面临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依旧存在、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条件依旧受到制约等问题,给“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精干“三农”工作队伍,要着重建设好以下四类队伍:一是“三农”工作干部队伍;二是“三农”工作科研队伍;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四是农村专业人才。

  “三农”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的“领航员”。“三农”干部队伍是指党、政等单位从事与“三农”事业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三农”干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素,其不仅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还直接负责乡村治理。没有一支合格的涉农干部队伍,“三农”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会失去方向,乡村振兴就会成为空谈。但目前我国“三农”工作干部队伍还较薄弱,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员不足、视野不宽、年龄老化等问题,打造一支具有全局视野、业务素质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三农”科研队伍是乡村振兴的“智囊”。“三农”科研队伍是指从事“三农”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其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政策咨询、技术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发展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于人们对美丽乡村的向往,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熟络农村发展的“三农”科研队伍迫在眉睫。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而发展现代农业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打造一支具备农业发展理念,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职业农民队伍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村专业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活化剂”。农村专业人才是指在乡村地区工作,但不直接从事农事生产的具有一定技能或财务能力的人员,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加工人才、农业企业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经纪人、物流人才、乡村教师等。农村专业人才依靠技能与资金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在农村专业人才建设没有形成规模,打造一支掌握各项现代生产生活技术技能,服务农业农村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建议

  加大“三农”人才培训与引进。只有提高“三农”工作队伍素质,才能真正形成队伍战斗力。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培训方式,联合高等院所利用教育培训资源,举办“三农”理论、政策、技术培训,邀请优秀学者、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基层一线专家授课,以及加强农村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完成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二是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人才参与,完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涉农岗位竞聘机制,增加涉农理论和技能考核。三是完善高等教育涉农人才,提高高等教育中的涉农专业招生比例,扩大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涉农专业招生。

  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三农”工作队伍要长期扎根农村,要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提拔的重要依据。选拔优秀人才到农村一线去工作,并以此作为提拔的重要依据。二是可根据需要延长基层挂职、大学生村官等短期到农村交流人员的工作周期。对工作确有成效人员,可根据其意愿延长其工作周期,并提高其政治与经济待遇。三是加大“三农”人才扶持与激励。对符合条件的“三农”项目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对在“三农”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人才进行表彰或资金激励。

  提升“三农”工作队伍生活保障。乡村工作生活条件明显差于城市,“三农”工作福利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提升“三农”工作队伍生活保障质量与水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三农”工作队伍基本工作与生活配套措施,在乡镇驻地周边建造人才公寓等形式保障基本生活;二是增加基层工作补贴,各地政府可拿出一部分“三农”扶持资金,专门用于基层“三农”人才补贴。三是可优先解决“三农”人才落户、医保、子女教育等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