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移沿山村:“粮二代”要走质量兴粮之路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浙江调研组走访了为移沿山村提供农机服务的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孙建龙今年29岁,是典型的“粮二代”,17岁就跟随父亲孙梅金种水稻。目前,在孙氏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下,该社已流转土地3350亩,成为吴兴区最大的种粮大户。每年种一季水稻(3000多亩)和一季小麦(900亩)、油菜(530亩),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拥有农机110台(套),年产值900多万元。孙建龙介绍,合作社特点:一是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效率高。以前只流转1500亩土地时要雇工80人,现在只需雇9人,农业生产从育秧、种植、施肥、打药到加工等全程机械化。二是创造性实行“米票”机制。村民流转1亩地给社里获一张米票,可换合作社380斤大米,吃不完按2元1斤折现,既缓解了合作社资金流转和销售压力,又解决了不再种地的老乡们的口粮问题。三是大力开展农机服务。服务周边15000亩地,每年收入40万。

  谈到发展中的问题,孙建龙有几个担忧:一忧种粮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水稻收购保护价逐年降低,大米价格持续低迷,而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都在上涨,种粮大户全靠补贴维持。原来种粮大户各项补贴每亩460元左右,由于每亩130元左右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给了土地承包户,现在只能拿到每亩230元左右(粮食是152元,油菜是80元)的规模种植补贴,合作社一年少了60万左右的收入。二忧大米难销。中储粮和社里签的订单逐年减少,从最高1700多吨降到1200吨,2017年只有550吨,且收购要求越来越苛刻,除去中储粮订单和给流转农户的580吨米票,还有1400多吨要去市场销售,压力非常大。三忧银行贷款难。合作社在四个银行借贷400多万,银行按工业标准放贷,条件非常苛刻,某银行放贷95万需价值400万农机作抵押,且贷款还逐年减少。

  孙建龙认为,种粮大户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要走质量、品牌之路。吴兴区农林局及相关部门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问题,一是在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资等方面以项目形式予以支持,如去年仓储建设项目支持一百万,在植保机械上以租代赠,尽一切可能降低生产必要性投入。二是提供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支撑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联系南京农大院士等技术专家一对一指导。三是协调区农村信用银行,为合作社开通400万贷款绿色通道。四是推荐合作社参加2017年浙江好大米评选,最终获得金奖,为合作社打响了大米品牌。

  尽管困难不少,但孙建龙父子坚持种粮的信心和决心深深感动了我们,“种了一辈子粮食,国家这么关心,我们一定会坚持干下去,努力生产出高质量大米,走出自己的品牌大米之路。”

  (百乡万户浙江调研组)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