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乡万户”内蒙古调研组在突泉县太平乡曙光村进村入户走访过程中,多次看到乡镇干部耐心向农民解读扶贫、低保政策,常常听到农民群众对驻村第一书记发自内心的夸赞,切身体会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的改善。在走访农户的同时,我们访谈了乡党委书记杨宝田,还与太平乡部分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座谈,对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上面千根线,下头一根针。”杨书记告诉我们,乡镇干部是最直接面对群众的党和国家机关在基层的代表,也是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辐射的聚焦点。乡镇干部所承担的事务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上级任务(综合治理、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等),而且包括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非典”、禽流感、防火、防洪、抗旱、抗雪灾等,更包括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细如牛毛、五花八门的琐事。
权力有限责任大。就拿“十个全覆盖”来说,这是自治区为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部署的重点工程。农牧区怎么建设、谁来建设,都是上级政府定,但工作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乡镇干部全得兜着。一位女乡干部告诉我们,2016年危房改造百日攻坚时,“所有乡干部全部分配到村上,从6月份开始,我们每天都在村上入户做工作,不仅要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还要做不愿意进行危房改造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时一天去一户两三次,就为了劝他进行改造。整个夏天,一条裙子也没穿上,这个夏天就过去了,真是省了买衣服的钱。”一位乡干部说,“有的老百姓先私自与施工方达成施工协议,后来感觉吃亏了又来找政府。村上干部‘不吃皇粮不操心’,我们乡干部只能从早到晚守在施工现场,提心吊胆生怕出事。”
时不我待责任重。无论早上还是晚上,不管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名为“党群心连心”的微信群都很热闹。这是突泉县各村的微信群,由县乡村三级干部组成,从政策咨询到惠农惠牧资金发放、从困难求助到信访诉求、从低保评定到脱贫攻坚,小小微信群发挥大作用,架起干群连心桥。在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手机上,我们看到,前一天晚上这个微信群围绕能否种植适宜当地的药材来帮助群众增收展开了热烈讨论,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30分。这名驻村第一书记说,每个村都把本村的实际情况在微信群里发布,大家集思广益贡献金点子。“时间紧迫,谁也不想在扶贫工作上拖后腿。”
“扶贫攻坚等不起,抢抓机遇慢不得,基层干部坐不住”是贫困地区乡镇干部的真实写照,加快经济转型的使命感让乡镇干部充满激情。
群众认可,苦点累点都值得。一些干部说,在乡镇工作是“5加2、白加黑、晴加雨”。有的干部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城里的家,长期不休假更是常事。乡镇干部的辛苦付出也换来了群众的认可和理解。今年1月12日,白庙子村的王连臣将亲手写的感谢信交给乡扶贫办,“我来给乡里送感谢信,感谢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关心,感谢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对我们全家的热心帮助!”他一再表示,希望将自己在信中表达的意思转达给收信人。不少乡镇干部反映,现在不用像过去“催粮、催款”,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力度也越来越大,乡镇干部起码能得到老百姓的尊重了,乡镇工作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不少乡镇干部表示,虽然乡镇的工作很辛苦,但与老百姓接触最直接,干的工作老百姓可以直接感受到,所以特别有成就感。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现在的乡镇干部群体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男女比例更优化,团结干事的氛围更浓厚;二是执政理念向依法施政转变,工作方法向“和风细雨”转变,工作作风向从严从实转变,管理方式向综合服务转变。乡镇工作的苦,是一种磨炼、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奉献,每一位乡镇干部都是国家这架大机器的一个零件,零件不大,但不可或缺。乡镇干部尽己所能、尽职尽责,保障了国家大机器的高效运转,乡镇干部扑下身子真帮扶、带领群众真脱贫,才能兑现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百乡万户内蒙古调查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