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开创性事业,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有必要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目标任务进行系统梳理,既要立足于农业部门自身实际抓落实,当好主力军;也要善于调动和发挥社会的力量,营造好氛围。
立足于停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害,尽快把当前过高的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总量和强度减下来
长期以来,在追求农产品高产量的导向影响下,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工业和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大幅增加。突出表现在化肥、农药的使用总量大、强度高。这一方面在有效缓解土壤肥力不足、控制因高密度生产带来的病害增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地方的使用量已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这一问题产生的危害是严重的,具有长期性和潜在性。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尽快将不必要的化学投入品总量和强度减下来。围绕这个方面,以往的农业科研做了大量工作,“精准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质上也属于这个范畴,其要点是通过开发良种、更优的种植密度、更加有效地使用杀虫剂和化肥,以及更加精确地用水等,帮助农民保持或者提高产量,实现工业投入品在农业中的高效使用。在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当务之急是要落实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的目标任务,确保到2020年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到203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立足于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尽快把秸秆和畜禽粪便等错配的资源用起来
近年来我国人口持续增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许多农产品不仅总产量居于世界首位,一些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适应生产技术轻简化要求带来的技术变革,许多原来曾经是宝贵生产资料的农业副产品成为污染环境的废弃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秸秆和畜禽粪便,这些曾让老一辈农民视为宝贝的东西,现在成为乡村环境污染和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许多经验都证明,秸秆、畜禽粪便得到有效使用,是变废为宝的神奇之举,不仅可以有效恢复土壤肥力,而且可以大量替代化肥等工业品投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还新衍生出了有机农业和生物动力学农业等新产业模式。配合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实施,秸秆、畜禽粪便等的资源化利用也面临着更加广阔的空间。相关的任务目标是,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30年,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在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好已出台的许多好政策,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辅助以行政手段加以引导,使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成为有关市场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
立足于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完善,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重新规划和布局农业生产
借鉴工业化的经验,同时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业中专业化生产成为一种大趋势。专业化程度提高一般情况下效率和效益也是比较好的,但由此带来的新情况是,以往传统小农户每家每户都房前屋后多业经营、综合生产、副产品基本实现内部循环消化的情况已很少见到了。现在的农户基本上都面临农业副产品的处理问题,而且因为是专业化生产,副产品的量往往还不小,处理难度较大。以养殖业为例,以往在南方水网地区大规模发展,基本没有考虑到当地土地消纳粪污能力和环境容量,当地的种植业也没有把利用养殖业产生的粪便作为自身需要考虑的一件事情,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病死猪随意丢弃和粪污排放等问题集中爆发,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因此,在个体生产专业化发展的同时,需要以更高的视角,在更大的空间和地域范围统筹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问题,引导畜牧业生产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在种植业主产区适度配套发展养殖业,建立推广轮作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发展稻渔工程,探索区域农业循环利用机制,实施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在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必须注重整体系统设计,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问题,而不是在问题发生后再想办法解决。但相应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科技支撑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农业和环保部门有必要共同做好总体规划,农业内部各产业间要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寻求解决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问题的系统方案。
立足于支持和鼓励环境友好型农业行为,重建农业绿色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关系
上述三个方面,主要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是行为主体。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仅仅依靠农业部门自身是不够的,需要相应的外部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近年来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日益多元化,从注重吃饱,开始更多关注吃得好、吃得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更安全的农产品支付相对较高的市场价格。在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中,要紧密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建立管长远、可持续的支持体系考虑,充分调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关于农产品消费的可持续的文化和经济关系。从当前和长远来看,需要大力实施农业绿色品牌战略,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优质特色农产品,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立足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新认识和拓展农业绿色发展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新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画龙点睛地指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指导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性思想。中央反复强调“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过去一直有一种观念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率也越来越小,农业总体上是走下坡路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和错误的。从农业自身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业转型升级也面临着新机遇,在继续履行好保供给、促增收两大职能的同时,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日益凸显。通俗地说,就是由原来的“搞粮”“搞钱”,进一步扩展为“搞绿”。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中,农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将得到更多的开发。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将发展出许多新产业和新业态。总体上看,通过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中,要立足长远,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同时在消费领域,要从国民教育、新闻宣传、科学普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抵制奢侈、低碳循环等绿色生活方式。
上述五个层次,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也并不是截然可分的。各地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发展阶段和面临主要问题的不同,有重点地加以推进。在前面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第四和第五个层次超出了农业本身的范畴,反映出农业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产业部门的任务,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事关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因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质是一场变革,是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它的成功实践,不仅将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做出贡献,同时也将为世界农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