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闻中心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邀请代表、委员与记者见面。从“部长通道”到“代表委员通道”,今年全国两会的开放程度超出既往,彰显了大国的自信与开放。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今年浙江省11个地市所有的县市区和乡镇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都多了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实施后,把项目的决定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了人大代表,实现了项目征集广泛参与,项目决策代表票决,项目实施人大监督,项目效果人大评议。这样使人民群众成为项目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由“为民做主”转化为“由民做主”,一字之差表明我们迈出了基层民主建设的一大步。
创新实践来源于基层,起源于宁波市宁海县的两个镇。2008年这两个镇试水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结果显示,这样做不仅在推动解决社会矛盾上效果很好,而且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民生效益上作用也很大,群众欢迎、代表支持,仅4年时间就在宁海县乡两级人大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初,宁波在市县乡三级人代会上全部实行票决制。从投票结果看,代表票决出的项目,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实现了“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实现了财政资金投向的精准高效。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市长郭大进——
“红苹果”变身“金苹果”
2017年,云南昭通发动了2.3万余名干部深入一线驻村帮扶,成功实现112个贫困村、25.96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经验是“三个一”:“一个苹果”,发展了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30亿元的苹果产业,带动了30万贫困群众发展增收,“红苹果”变成了“金苹果”;“一张路网”,把“交通先行”战略作为最重要的扶贫战略,建了一条55.32公里的一级公路,带动15个贫困乡镇加快了脱贫步伐;“一幅蓝图”,鲁甸地震灾害3年后实现浴火重生,重建了美丽新家园,正在绘就新时代更美的蓝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科技让冬闲田变成“脱贫田”
科技扶贫的核心就是把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一项技术成果的转化,就让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蒿枝坝村2000多亩冬闲田变成了效益田、变成了“脱贫田”。未来2~3年计划增加3万亩以上,目标是一亩地一个冬天让农民收入一万元,从而减少一个贫困人口。应把“科技扶贫”叫得更响些,让科技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通江镇中心校小学老师刘蕾——
用旅游带动民族文化发展
我的民族是赫哲族,赫哲族在全国仅有5400多人,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赫哲族的民族文化相当具有代表性,但由于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民族语言只掌握在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老人手中,一些民族技艺随着老人的去世,面临传承困难。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看望赫哲族同胞后,村民们开始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用民族旅游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去需要党和政府帮助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现在村民自发传承民族文化,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我的头饰、手里的挂件和钱包等,都是采用鱼皮手工制作的,薄薄的鱼皮被赫哲族群众制成了衣服和工艺品,非常有特点。文化是民族的魂,我们一定会把民族文化更好传承下去,同各族人民一起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让“绿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很快将会涌现出一批既时尚又现代,收入可观的新型农民和乡村技术人员,他们从事绿色产业,每天和阳光、大地在一起,生产绿色产品的同时享受绿色生活,是“绿领”,是有朝气、有时代感的新型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绿领”扎根农村、深耕现代农业。应该以政策、福利将人才留在农村,同时通过政策帮扶和企业参与,培养一批家庭农场主、农技人员、电商从业人员,培育出一个既年富力强、又高知高能、热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为了推动和促成更多的“绿领”参与现代农业的建设,新希望集团将用五年的时间培养10万个新型农民和乡村技术人员,在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和主要农业区域招收一些青年人、中年人,或者是进城务工返乡的农民进行培训,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未来,要让“绿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
把玉麦乡建设得跟格桑花一样美丽
我来自西藏边远的乡镇玉麦乡,是全国人口最少的乡之一,一家三口半个多世纪一直放牧守边。去年,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汇报了在父亲带领下,一家人扎根玉麦为国守边的事,并讲述了玉麦乡如今的喜人变化。总书记也给我们回了信。
现在的玉麦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往外界的公路通了,有电了,自治区党委正在给我们建小康村的新房,有商店、餐馆和民宿,买东西也可以用手机扫二维码支付了。这一切的变化要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我们一定会继续守护好祖国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我们有信心把我们的玉麦乡建设得跟格桑花一样美丽。
(本刊记者李姗综合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