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发烧别犯愁,拿起电话找秀珑。秀珑上地查一查,今年收成顶呱呱。”这是武邑县农民为了感谢吕秀珑常年来地头儿帮忙解决种地难题作的一首“打油诗”。
泥土、庄稼、农民,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围着这三样转。河北省武邑县农林局总农艺师吕秀珑,一转就是29年,走遍了全县的500多个村子,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农民排忧解难,让老百姓在土地里“刨”到了实惠。
随叫随到的“农业120”
“秀珑,你到咱村里来了是吧?俺们这里几个老乡地里的麦子好像有点问题,你赶紧过来看看吧!”中午一点左右,正当吕秀珑准备吃口饭下午到村里走访,吕秀珑的手机响了起来,有村民反映田里有病虫害。“那行,你们等一下,我一会儿就到。”放下电话,吕秀珑就风风火火赶到村民电话里说的地里查看情况。
“你看俺们这地里是不是有病虫害呀?是不是招了‘红蜘蛛’(一种小麦病情)呀?”村民问。
为了看清苗情,吕秀珑顺势跪在了地里,东挪一片,西挪一片,年过五旬的她身体有些发福,跪在地里挪动已没有年轻人那般灵活。经过反复观察确认:“你这地里没啥病虫害,只不过是秸秆还田时没有粉碎到位,颗粒大了点儿,把地里的麦苗给挡住了……”在吕秀珑的耐心解释中,村民们终于“心里石头落地”。
“要搞好技术服务,说来容易做来难,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才行。”吕秀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白天,她走村入户,往返于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晚上坐在灯下学习农技专业知识,对着书本分析、整理白天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这样的积累,吕秀珑成了县里农业技术指导方面的“一把好手”。很多农民遇到了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都会找她进行指导。接到求助后,吕秀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想尽一切办法为农民排忧解难。而吕秀珑的电话,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农业120”。
“喂,是吕老师吗?俺村的玉米长丫子(分蘖),还有的拧心、叶片发黄,这到底是咋回事呀?”去年7月的一天早上七点多,吕秀珑的手机响了起来。打电话的是桥头镇后老君堂村种植大户高满盈,在看到自己地里的玉米苗后,着急的他想到了经常到村里指导的吕秀珑,希望她能到地里给自己出出主意。
接完电话后,吕秀珑骑上摩托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高满盈种了2200多亩玉米,由于播期不一,玉米处于不同的生长期。吕秀珑边仔细查看玉米长势,边针对性地讲解管理办法。“要分类管理,高温干旱削弱玉米顶端优势造成的玉米长丫子不用掰;拧心是蓟马危害或除草剂药害造成的,掐尖露出心叶即可;叶片发黄是苗后除草剂药害,喷叶面肥或调节剂芸苔素内酯等缓解药害;虽然干旱但玉米适时化控别放松,注意防治二点委夜蛾、蓟马及玉米褐斑病;大喇叭口期玉米注意追肥和防治钻心虫、抽穗期预防顶腐病……”
这一看,又到了晌午,婉辞了乡亲们的邀请,吕秀珑穿着被汗浸透的衣裳往家赶。天气依旧湿热,放弃了又一个休息日。吕秀珑已经不记得,这是她第多少次“出急诊”。“像这样的情况很多,有时候晚上九点、十点,还有人来电话咨询问题。”吕秀珑说。
“按照庄稼地里规矩来做”
“对于农民,我是有感情的,咱能帮点儿是一点儿。在外求学的那些年,总是牵挂着农村老家的事情。后来回到家乡发展,就是希望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咱老百姓种地。”吕秀珑说。1989年,毕业于河北农大农学系的吕秀珑,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老家武邑县工作,在农业局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及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吕秀珑发现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武邑,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武邑现代农业品牌,就必须依靠农业新技术。为此,2006年以来,在吕秀珑的推动下,武邑县农业部门以项目为抓手,致力农业新技术的创新,先后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粮油高产创建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10多个项目,探索总结出促进武邑农业持续增产的一整套栽培新技术。
“喂,珑姐,大伙儿都盼着你哩,快来帮俺们看看种啥好!”年初,接到牛村村民付秋红的电话,吕秀珑马上赶了过去。原来,武邑县要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要求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的小麦种植面积。这一下,大伙儿犯了愁,种啥庄稼既增收又节水哩?“春玉米、油葵、谷子都可以节水,产量、效益也不错。”耐心听完乡亲们的话,早已对牛村土壤情况熟记于心的吕秀珑提出了建议,并逐品种分析产量,坚定了大伙儿的种植信心。目前,这些作物节约了大量农业用水,有的已经获得了大丰收。
近些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劳力较少、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吕秀珑开展了多项新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其中玉米“一封一杀”化学除草、棉花全程化控简化栽培和小麦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不少农民结束了农忙农闲城里、村里“两头跑”的生活。
“秀珑,你来啦,不忙了到家里坐坐。”年长的叫一声“秀珑”,年轻的喊一声“吕老师”,走在村里,附近的村民都认识吕秀珑,纷纷跟她打招呼。“好呀!等会就去,今年你家地里的麦子咋样……”52岁的吕秀珑说话嗓门有点大。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身上学生气儿还足,到基层工作不适应,后来就慢慢好了。”吕秀珑告诉记者:“在基层工作,就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们需要啥,咱就提供啥。说话做事都得按咱庄稼地里的规矩来,说话要说咱农民的话,让乡亲们听得懂。时间久了,十里八乡的也就混了个熟头熟脸。”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吕秀珑总结了一套与老百姓打交道的窍门与学问,这让她在以后的工作中获益匪浅。
做好农业科技的“二传手”
农忙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事生产,是吕秀珑的工作常态;农闲跑村入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是吕秀珑的“必修课”。
“每次下乡的时候,农民把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争着问种地遇到的问题。从这里,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科技指导的渴求。农民种地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指导,让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落了空。”吕秀珑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吕秀珑除了自己经常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对农民开展手把手、面对面“零距离”的新技术培训,还致力于推动全县通过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保障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畅通的工作。
多年来,在吕秀珑的积极推动下,武邑县农业部门以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载体,建设了4个农技推广区域站、10家配方施肥服务站、10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育2200个科技示范户和3309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搭建农技推广云平台,构建起了上下贯通、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疏通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通道,使科技贡献率达到了70%,农技人员成了真正的“科技二传手”。
29年扎根基层,吕秀珑的奉献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她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十几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她本人也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和全国劳模,先后荣获“全国农技推广贡献奖”、河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谈到这些荣誉时,一向大大咧咧的吕秀珑竟然不好意思起来,连连摆手:“作为一名农技人员,让庄稼有个好收成,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