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苏北乡村振兴的短板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詹爱铃 易爱军 王东 字号:【

  在江苏,“苏北”曾一度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苏北农村地区总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苏北农村仍是江苏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一块明显的短板,只有实现了苏北乡村振兴,江苏的整体振兴才能最终实现。

  苏北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由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级市组成。苏北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区位优势明显,但相对于苏南地区而言,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乡村振兴还困难重重,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规划引领不足。规划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而所谓规划引领,就是“科学判断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打造差异化、个性化乡村。”对于一个乡村而言,要想振兴就必须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找寻解决“三农”问题的良策。但目前,苏北地区乡村发展总体仍处于无序的状态,仍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许多乡镇仍没有把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上日程,只是安于现状,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有些乡村虽有一定的发展规划,但规划粗放,提出的发展战略没有考虑当地的特色产业,不利于乡村的整体发展。

  财政投入和整合力度不足。乡村振兴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而财政支持仍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首要资金来源。但据2017年数据显示,苏北地区生产总值为20327.32亿元,而同期苏南地区为50273.96亿元,苏北地区的生产总值仅为苏南地区的40.5%;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1550元,同期苏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123027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66.3%。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的差距直接影响了苏北各区政府的税收收入,进而导致苏北各市财政收入紧张。而当前,苏北地区涉农财政投入和整合仍明显不足,以苏北地区灌南县为例,乡村建设工作累计整合资金仅为2893.28万元,相较于“三村两线”总投资9211.3万元的总数而言,比例仅为31.41%,且整合资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事关农村长期发展的产业资金方面整合度较差,整合力度还有待加强。

  生态环境仍有待整治。当前,苏北乡村的整体生态环境仍不太理想,农村环境和生态系统仍亟待进一步加以整治和修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许多重污染、高排放的工厂由于受高额污染物处理费以及高额租金的限制,纷纷将工厂迁至污染物排放标准低、土地租金低的苏北乡村附近,导致农村的环境及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这些工厂至今仍存在于苏北的各个角落,污染物的排放至今仍未停止。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苏北五市空气质量均未达到二级标准。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加之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如苏北地区仅灌南县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几百个,而规范化的畜禽养殖处理设施却不到10%。化肥农药使用过度,也是当前苏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之一。

  农民财产性收入仍偏低。当前,苏北农民收入来源渠道较单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仍较少,农民除银行利息、土地征用或流转补偿费外,很少有其他来源,大部分农民依旧“靠天吃饭”。以连云港市为例,近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民家庭财富和财产性收入都有所增长,但从绝对值看,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仍然较低,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比仍很少,与省内其他市相比差距仍较大。2015年,连云港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8元,其中财产性收入仅有164元,仅占总收入的1.3%;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2元,其中财产性收入仅有190元,仅占总收入的1.4%,绝对值虽有所增长,但仍处于全省最末位,与苏州相比,差了2877元,与同是苏北地区的徐州相比,也差了21元。且市内各县区之间农民财产性收入也存在着较明显差距。

  促进苏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加强规划引领。加强规划引领是有序促进苏北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目前,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并多次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此项工作,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仍处于广泛征求意见阶段,建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早日出台。同时,在规划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要多听取基层农业工作人员和农村居民的意见,要多关注苏北农村地区的发展实际,并将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在尊重不同乡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并注重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在发展生态经济、休闲体验、企业园区的同时,合理高效地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乡村特有资源的附加值,让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快速成长,从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向乡村流动。

  加强财政投入和整合力度。乡村振兴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投入。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投入导向,加大财政向“三农”的投入力度,并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为苏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要加大对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的集聚作用。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土地治理等资金,并综合运用各类涉农资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具体而言,建议尽快出台江苏涉农资金整合的意见,从省级层面对涉农部门扶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供销社等各方面的资金进行整合,并由农业部门牵头,集中农业、财政、水利、开发、国土、海洋、林业等部门,建立统一的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并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建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苏北农业发展基金,通过风险补偿、收益分成等多种方式,充分吸纳民间资本支持苏北乡村振兴工作。

  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苏北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应鼓励苏北地区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有序推进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并充分利用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优势,借鉴田园综合体的样板工程,在现有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基础上,因地制宜,对苏北乡村资源进行多功能、多业态开发,营造具有特色的农业生态。在进行畜牧养殖时,要准确定位环境敏感区和禁养区,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并及时纠正盲目扩大禁养等情况。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为切实提高苏北地区农民收入,首先要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建设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有带动辐射效益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并通过给予适当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研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等,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其次,要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积极打造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效农业集聚区,规模化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再次,要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应通过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发展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并鼓励保险、证券公司在农村地区设立办事点等方式,尽快完善苏北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并针对农民资金额度小、风险承受力不强等特点,不断创新、开发适合农民的融资理财产品,多渠道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作者单位:詹爱铃 易爱军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王东 江苏省连云港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