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宁德磻溪镇赤溪村,黛瓦白墙和绿水青山交相掩映,一派“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闽东畲族特色村寨风貌。看着赤溪村家家洋楼,户户小康,谁能想象得出以前这里竟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4个“五不通”的偏远畲族自然村。
时光回溯到1984年。5月下旬的一天,时任宁德市福鼎县(现在为县级市)县委办副主任、新闻科长、报道组长的王绍据,早上6点半从福鼎县出发,在羊肠小道上辗转7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赤溪村的一个自然村——下山溪村。眼前的这个村子仿佛“挂”在半山腰上,房子都是木头结构茅草顶,四处漏风,后面就是上百米的悬崖。村民吃的半是野菜半是粗粮,所有孩子都光着屁股光着脚,学龄儿童也因没钱没路无法读书。
王绍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天晚上到家已经12点多,他彻夜难眠,当即写了一份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的情况反映稿,思考再三,他决定将这份稿子直接寄到北京,寄给《人民日报》。
令他没想到的是,6月24日,《人民日报》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在头版刊登了王绍据这封来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号召全国人民关注贫困群众,掀起了各地扶贫的热潮。自此,默默无闻的赤溪村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
34年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王绍据,如今早已两鬓染霜。重访旧地,他感慨最多的,不只是赤溪由贫困向小康的跨越,更多是党中央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从未忘却、始终如一的牵挂和实践。赤溪村对于王绍据而言,是一段34年的不解之缘;对宁德乃至全中国,则是一个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标志。
就地扶贫,“输血”送物资
据王绍据回忆,《人民日报》文章刊发后,先后有23个省市区的读者给赤溪村、王绍据所在单位和他本人写信。各地干部、老师、学生、战士纷纷把自己省下的粮票、油票、布票寄到这里,甚至还有的表示想来赤溪落户参与建设。福建省委和福鼎县委也迅速反应,县委当天召集相关部门开会,会上当场拍板免除这一年下山溪村征购粮任务。第二天,县委书记、县长带领有关部门,和王绍据一起到下山溪实地调研。
“当时村民们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加野菜,极度贫困成为赤溪村的代名词。”土生土长的村支书杜家住对当时的情况记忆颇深。最初,社会各界的思路基本一致:送钱、送物。于是,“输血”开始了——村民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地的爱心树苗、种兔和羊羔,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下山溪22户村民平均每户收到3只羊和一些树苗、鸡苗。“我们管那段时间叫‘输血式’扶贫,说白了就是不停地给东西。”
由于缺乏技术,精心饲养的羊羔,不到一年损失殆尽;年年栽下的树苗,也都长不大。“就是这种割我们脸和手的茅草,羊吃不了,吃了就得‘烂嘴病’‘烂耳病’;树苗也一样,山地太薄不长根,年年种年年死。”村民没有赚到钱,10年“输血”就地扶贫无功收场,愁得只能一趟趟找王绍据诉苦。至20世纪80年代末,下山溪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整个赤溪村贫困率达90%以上。当时,地处闽东的宁德尚属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搬迁扶贫,“换血”挪穷窝
王绍据坦言,“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行路难、行路难,无路就走不出真正的“脱贫路”。当时,包括下山溪在内,赤溪村的14个自然村,散落在太姥山西麓9平方公里的大山褶皱里。九鲤溪和下山溪夹村环绕,出村唯一的路就是盘踞山间的羊肠小道,人货皆难进出,跳出“贫困的陷阱”殊为不易。
要想富,先修路。时任赤溪村党支部书记的黄国来是村里当时少有的上过初中的文化人,许文贵任磻溪镇党委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桑园水电站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黄国来的想法是,从村里再修条路接上这条砂石路,把分散的14个自然村集中起来;而许文贵想着能不能把移民搬迁的办法“移植”到赤溪?这两人一碰撞,一个“搬”字脱口而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据赤溪村支书杜家住介绍,当时政府筹钱,为这22户村民在赤溪村盖房子,房子的木料需要村民自己从山上砍,其他的不用操心。然而整村搬迁安置的想法传到了下山溪村老人们的耳朵里,他们立即反对:“下山干啥?天不是咱们的天,地不是咱们的地,路不是咱们的路,死了都没地方埋!”杜家住说,下山溪村民都是畲族人,他们一是担心与汉族群众合不来,二是担心下山后没有土地了,“种一头蒜一棵葱都是别人的地方”。
最终打动村民的,还是实打实的政策与心贴心的诚意。“每户两层楼,沿着长安新街规划线两侧各11户。他们只从山上带下来80根木头。”政府对搬迁的村民承诺,包括盖房用的砂石、水泥、空心砖等建筑材料,钱全部由赤溪村“两委”和镇里在上级帮助下筹集,孩子们一并转入赤溪小学,就连老人们担心的坟地,镇里村里都考虑到了。村里先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用地,搬下来后,畲汉群众也相处得很好。
赤溪整村搬迁的成功经验,迅速遍及闽东。霞浦县一位村民喜迁新居后,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造就一方新天地,福到农家感党恩”,“造福工程”由此得名。1994年,福建省将此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随后,沿海“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山区群众“茅草房改造搬迁”等一系列工程,也一并纳入“造福工程”。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至2014年底,福建累计完成6000多个自然村、超过100万农村人口搬迁。
精准扶贫,“造血”摘贫帽
绿水青山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赤溪也不例外,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渐渐成为村里上上下下的共识。但是,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呢?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是闽东扶贫工作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为了用好赤溪村的旅游资源,福鼎市投入了近4亿元修建了多条公路,进一步拓展赤溪“新村建设、旅游发展、农民增收”的致富小康路。自2004年起,赤溪村引进了旅游企业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了竹筏漂流、七彩蝴蝶园等旅游项目。同时,赤溪村还挖掘畲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2005年,赤溪村的旅游开发开始进入快车道,为了打造闽浙边界独具特色的旅游区,赤溪村利用丰富的山林和淡水资源,以“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使乡村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相互融合,大幅提高村民收入。他们开发了乡村古道、杜家古堡、七彩农场等系列农业观光体验游产品,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环村两条溪的防洪堤与沿溪景观带及村内水系改造显现成效,“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缘山近水”的景观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到2016年,赤溪村成立了赤溪旅投公司,策划实施旅游集散中心、下山溪溪谷度假区等6个项目,持续改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杜家住向记者介绍:“这10年真正地搞起旅游富民开发,从一开始几乎没有游客进来,到如今乡村旅游项目全面铺开,我们已经有了竹筏漂流、瓜果采摘、登山健身、户外体验等多条游览项目,形成了以九鲤溪水域风光带、下山溪河段峡谷型水域风光,以及坑里弄古民居群、田园自然风光等为主的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赤溪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单日游客量最多超过上万人次。仅旅游一项,每个家庭平均收入达到6万元。“旅游+产业”的“造血式”扶贫给赤溪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帮助村民们逐渐摘下贫困的帽子。
“后来,为了感恩各级政府对赤溪村一直以来的脱贫帮扶,村民自发在村口立起了一座石碑,‘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字样赫然在目,时刻提醒畲族同胞,我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靠的是什么。”杜家住说这份感恩会世代留在赤溪村畲族同胞的心里。
弱鸟先飞,滴水能穿石
2016年6月,村主任吴贻国率先带头干了起来。他牵头带动5位村民合伙注册了乡源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林下养鸡和菌菇、中草药种植,并号召其他村民加入。除吴贻国外,从全国各地回赤溪村创业就业的还有很多。赤溪村第一书记王纯华说,村里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多,除了过年,平时难见热闹。现在村里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农业资源活、机会多,2/3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就业。
赤溪村还通过搭平台、给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青年等返乡创业兴业。赤溪村的改变,让90后大学毕业生杜赢放弃了留城的发展机会,回村当起了新农民。“5年前,是有机会留在城里发展的,但看到家乡那么好的发展前景,我还是选择回到这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需要我们回来,在这里我们的机会更多。”这几年,他又带动了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和在外面小有成就的一些青年返乡创业。现在村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已经占了全村人口的15%,杜赢和其他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正用青春的画笔,描绘赤溪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迅速提高。村里的生活配套、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一应俱全。赤溪村已建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农业技术服务队、农民文化学校、烹饪协会等平台,村里还积极对接福建农林大学派团驻村加强产业指导,开展特色种养、导游服务、美食烹饪、农村电商等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并继续培育扶持1~2个大学生创业点。此外,针对融资难,赤溪村实施了“小额信贷促进会”农村金融服务,帮助争取创业低息贷款,并探索试行股份制合作办法,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创办农家乐、农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联合,增加资产性收入。
“中国扶贫第一村”从就地扶贫,到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扶贫方式的不断创新,赤溪村旧貌换新颜。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多年来赤溪村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引领干部群众逐步破除“穷自在”“等靠要”等落后思想,走上了依靠内生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历经30年来的扶贫开发,赤溪村实现了由深山穷村到美丽畲寨的幸福嬗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