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具有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等优势,但基础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畅、人流不通是脱贫的主要阻碍。在深度贫困地区真正形成具有持续造血能力的产业,关键是打通优势资源向商业价值转化的路径,让产业具有持续造血能力。第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资金、项目的投资重点应该放到基础设施上,与外部能够形成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顺畅流动的局面。第二,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发展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打响地域品牌,就地解决劳动力安置,实现收入增长。第三,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或引入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商品生产、进行市场交易,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方式。第四,加强内生能力建设。经济的发展根本上要靠人,要改变贫困面貌,必须要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快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加强对村民文化知识、商业知识、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先进的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带回乡村。(来源:《大众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