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民工党建,规范农民工党员管理,使其发挥作用,既是优化城市社会管理的热点,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问题,更是基层党建科学化的新课题。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以管好流动党员为核心,以服务农民工为目标,狠抓流动党组织建设,全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居中引领,其他各类基层组织为纽带环绕聚合的组织架构,实现资源共享共用、组织融会贯通、功能聚焦融合。
筑牢战斗堡垒,建温馨之家
秭归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仅在宜昌一地,秭归籍务工经商人员就有近3万人,其中党员近584人。秭归在外务工人员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大多各自为政。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秭归籍在外务工人员,一直是秭归县委、县政府着力研究的事项。成立流动党支部,并指导其积极发挥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组建高效支部领导班子。经过多方努力,秭归县相继成立了北京、深圳、宜昌、温州等30多个流动党支部,广泛推选政治可靠过硬、创业带富能力强、对党建工作有感情的优秀党员充实班子。同时,在县总工会的牵头下,各流动党支部相继挂牌成立农民工服务中心。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旨在以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工工作服务水平,为外出务工人员建起一个个温馨家园。
打造合格流动党员队伍。县委组织部分批组织各流动党支部书记培训学习,要求各支部定期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宜昌城区流动党支部坚持在QQ群上组织理论学习、在晚上开展主题党日、在业余和休息时间开展实践活动,把党性教育严到平时,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学习普通话,宣传安全知识,开展务工技能专题学习,帮助党员提素质增能力。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流动党支部成立以后,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通过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的通知、宣传,以及流动党支部班子成员上门寻访,与流动党员建立了稳固的联系渠道。流动党员纷纷到所在地支部报到,参加支部学习、交纳党费。
凝聚各方合力,搭沟通之桥
针对农民工漂泊在外、高度分散的问题,秭归县指导各流动党支部凝聚群众、攒聚组织、汇聚资源,构建上下对接、左右贯通的组织体系,广泛凝聚各方力量。
凝聚群众扎牢根基。各流动支部依托经营业主设立农民工联络服务站,方便秭归同乡登记报到、取得联系;分乡镇地域设立同乡网络群,安排人员轮流当班管理,及时沟通交流;印制通讯手册,方便及时联系。仅在宜昌一地,秭归各流动党支部已与28000多名农民工取得联系。
攒聚组织汇积力量。以流动党组织为核心,在各地聚拢农民工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中心、家教科培、同业协会等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自组织,一大批工作骨干、党外能人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各方信息汇聚到一起,各路人才聚积到一起,既促进了乡亲团结一致联合发展,党组织也在无形中聚集了广泛资源,拥有了更大能量。
汇聚资源争取支持。秭归县委专门在农民工服务中心安排一名正科级干部兼任党委书记,明确6名乡镇党委书记为各支部“第一书记”,协助开展工作。之后还在服务中心设置基层工会,为农民工提供服务。流入地伍家岗宝塔河街道办免费为服务中心党委提供20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并协助中心挂牌运行。水田坝乡宜昌流动党支部书记王华君主动向流出、流入两地党委汇报,争取支持帮助。
彰显为民情怀,筑保障之盾
秭归县各地农民工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上为组织分忧、下为乡友解难,从思想引导到素质提升,从推动创业到便利生活,把工作做到农民工心坎上。
扶持就业创业。通过老乡带老乡、朋友带朋友等形式,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推动进城务工创业。秭归县在宜昌农民工服务中心近3年来先后帮助4000多名秭归籍农民工在宜昌实现就业,争取贷款200余万元,支持20余人成功创业。“泄滩包子”传承人王伟到宜昌创业,从一家小店发展成为在城区拥有100家餐车摊位、安置就业达400多人的企业。在上海当老板的屈承义准备回乡发展,农民工服务中心帮助牵线搭桥,投资建设的3D背景墙打印项目已正式落户伍家岗区共升工业园。
加强关爱救助。依托秭归县在各地流动党支部、农民工服务中心,重点做好农民工子女入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流动党员王祖顺妻子多病,大儿子瘫痪在床,小儿子念初中,生活异常艰辛,他所在流动党支部每年资助2000元学费,还安排家庭条件好的党员经常上门接济帮衬。各流动党支部先后投入5.8万元关爱救助困难党员、职工。
依法维护权益。针对进城农民工讨薪难、维权难等突出问题,秭归县委帮助各地农民工服务中心聘请法律顾问,建立维权团队,以志愿服务形式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3年来,累计为农民工讨薪、争取赔偿金达1300多万元。
引领融入城市。把适应城市、融入城市作为重点,对新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推动养成不乱丢垃圾、干净着装、文明乘车、不讲脏话等文明习惯。动员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用心血和汗水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城市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