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实现农业产业兴旺,让农村变美、农民富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湘西立足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传统种植养殖习惯,探索将资源优势变产业优势,扶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门路。近日,本刊记者来到湘西农村走访,听当地农民讲述自家的脱贫故事,一探湘西乡村的产业兴旺之路。
“以前我们这里可是‘望山跑死马’的。路不好走,环境也差,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这几年发展得好啦,不但吃饭问题解决了,村里的路都修好了,我们村种果树发了财的也有不少人了。”70岁的向显文告诉记者。
“望山跑死马”,说的是因为交通条件差村民之间串个门儿有多难。这对于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来说也许很难想象,然而这对于马鞍村散落在7.84平方公里面积上的近400户村民来说却是真实写照。马鞍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高坪乡东南,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向显文就是这个村的村民。
经济账里算出“靠谱”好产业
“几年前我们这里还都是种点玉米、水稻,卖不了什么钱,年轻的都出门打工了。这两年因为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加上市场效益好,都改种猕猴桃了,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回来开始创业了。”向显文说。因为传统种植效益较低,向显文家从2012年开始尝试种果园,因为效益不错,这两年又跟女儿女婿合伙将规模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16亩,除了种猕猴桃,还种了十几亩烤烟。每亩猕猴桃产果量有2000多斤,按照市场均价1.5元每斤来算,每亩地产出效益在3000元左右。“我家今年光猕猴桃就卖出了两万多斤,差不多有个3万块钱收入。”
据介绍,当地种植的猕猴桃盛果期可达到二三十年之久。向显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亩地种70棵果树来算,一棵果树还要搭一根撑杆,就要搭70根撑杆,每根撑杆成本在9元左右,另外还有2元钱的钢丝成本,每棵树苗4元,每亩地挖地栽苗成本在200元左右,加上管理、采摘等成本,当地村民种植猕猴桃成本每亩地大概在2000元左右。按照这个标准,向显文家的16亩果园投入成本在32000元左右。“到今年收回成本应该没有问题,从明年开始就真正数票子赚钱了。”向显文笑着说,“种猕猴桃是能让我们致富的好产业,还是比较靠谱的嘛。”
据了解,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因地制宜确定适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永顺县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永顺县将猕猴桃产业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来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创新猕猴桃产业模式,努力培养种植大户,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确保产品质量。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
“现在不只种果树的挣到钱了,育树苗的也能发财。”年过七旬的向心仁、唐水连夫妇告诉记者,自己家一年培育了2万多株树苗,每株以3.5元的价格“火爆”售空:“我家今年光卖树苗差不多有7万元收入。”
除了猕猴桃产业,永顺县还积极发展柑橘、优质稻、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建成农业特色产业基地80.63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15%。为了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永顺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纯天然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湘西猕猴桃”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松柏大米”取得绿色食品认证。通过实施“互联网+产业扶贫”行动,促进农村电商、微商、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带动猕猴桃等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火爆销售,价格翻番,2017年带动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
三种模式叫响湘西扶贫
“第一猪”
“白猪长肉快,黑猪肉精瘦,我家养的猪都卖了好价钱。现在政策好了,我们老百姓过得也更有劲儿了。”永顺县高坪乡高坪村61岁的向仍洞说。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七点半给猪喂食,下午两点钟清洗猪栏,下午五点钟再给猪喂食,晚上还要给小猪仔喂三遍食……这是向仍洞每天的生活日常。
早些年因为给家人看病,跟亲戚朋友借钱欠了几万元债务,向仍洞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为了还清债务,向仍洞也学别人种了10多亩果园,从2016年开始还搞起了养殖。养殖场里的16头母猪没花一分钱,是县里的扶贫企业送来的“扶贫猪”,这让向仍洞很高兴。“这猪在我家都是代养的,当时跟企业说好两年连本带利还清的,目前已经还了40头猪仔,差不多一半儿还清了。”
“湘西黑猪”是湘西州地方特色品种。然而,养殖风险高,一直是湘西黑猪产业脱贫的瓶颈。经过多年的探索,湘西州依托两大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培育了3种产业扶贫模式,经过反复试点和推广,成为养殖业生产脱贫覆盖面最广、效果最佳、可操作性最强的产业,一举奠定“精准扶贫第一猪”的地位。“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泸溪县浦市铁骨猪(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按照“统一饲养模式、统一疫病防控、统一加工销售”三统一原则,实施“政府扶持、免费供种、分户养殖、生态育肥”,示范园从种猪选育、圈舍建造、饲养技术、销售渠道等环节为养殖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与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并将养殖粪污资源化。“236”模式:即“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年饲养300头黑猪,收入6万元”。以永顺县资源集团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猪庄”扶贫模式,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回收”。高端猪肉认养模式:以永顺县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北京资源亿家集团提出“互联网+放牧认养+生态旅游”产业模式,将“互联网+旅游”融入传统的湘西黑猪产业中,以湘西黑猪高端认养为切入点,以黑猪欢乐谷生态体验为核心,实现湘西黑猪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向仍洞家养的猪就是北京资源亿家集团送出的认养猪。“现在养猪的效益不错,尤其是到年底了,生猪的价格可能会更好。”向仍洞说。
据统计,2017年,永顺县共投入湘西黑猪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95.05万元,涉及11个乡镇的16个贫困村共65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户建档立卡户饲养一头湘西黑猪可享受700元补贴,养殖一头黑猪可获劳动收入1500余元。
柑橘园里结出脱贫“橙”果
住岩洞洞,睡草窝窝;山外青山还是山,只见石头不见田……20多年前,龙山人的生活是如此贫困。2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通过种植果园脱了贫致了富,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果树病了都不能对症下药,见到有虫就买药乱打一通,没什么效果,自从我参加了县里农业部门办的柑橘种植技术培训班,现在最起码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了。”55岁的土家族村民彭民进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有柑橘的技术指导班,我肯定是不会落下。”
彭民进是龙山县里耶镇岩冲村村民。20多年来,因为要照顾久病卧床的妻子,彭民进一直在家务农。2017年3月,妻子去世,彭民进悲痛不已。“人走了不能复生……老彭,你要坚强起来,给自己找点事做。”在村干部的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彭民进把所有心思转到自家种的4亩多果园上。2017年,彭民进家的柑橘纯收入3万多元。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彭民进家的旧房也被纳入当地的危房改造项目,老房子被修缮一新,现在也搬进了新房……这些让他看到了希望,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龙山县农民开始探索种植和推广里耶脐橙。通过多年的种植和实践发现,在里耶镇酉水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种植的脐橙果型椭圆美观、色泽深红艳丽、含糖量较高、味酸甜适中、口感极佳,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而且脐橙树四季常青,种植脐橙能实现荒山荒坡的绿化,一经种植,3~5年可以成林,寿命可长达40~50年,通过种植脐橙能极大地改善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针对传统柑橘同质化严重,农户盲目跟风,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龙山县积极调整原有品种,通过大力实施品改低改项目,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引导发展以纽荷尔为主的脐橙品种。龙山县先后从重庆、安化、湘西州柑橘研究所等地采购了100多万株纽荷尔容器苗进行老园新植,聘请了专业嫁接技术人员对部分橘园高接换种,着力优化品改结构。
“我们这儿的脐橙存储时间长,年前售价1.8元到2元每斤,过完年就不一样了,因为口感变得更好,售价可以涨到每斤5元以上。”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村民余海告诉记者。
2016年以来,龙山当地开始发展“互联网+里耶脐橙”网络营销模式,启动实施电商扶贫项目,开展“湘西为村”电商扶贫试点。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电商发展,积极营造“互联网+里耶脐橙”电子商务氛围,2016年里耶脐橙销售彻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对外销售出现井喷现象,有的脐橙销售网店一个星期的销售订单量达到4000余件,“里耶脐橙”专趟邮车包裹收寄件由开始的一天十几件到后来的三四百件,直至高峰期每天收寄一千五百余件。
余海是当地第一批电商受益者,从2016年年底至今,卖出了6.8元每斤、销量10000斤的好业绩,这让余海尝到了甜头:“客户在几千里外的手机上下单,我们这边直接发货,中间有物流负责,打款也方便,动动手指就解决了,线上交易就是方便。”
据介绍,为了加强网络销售,比耳村采取一名村干部加五名大学生的“1+5”组合运作方式,由专人负责营销、网上推广、网页设计、策划等工作,2016年线上脐橙销售量达160万斤,增加收入640万元。目前,比耳村种植脐橙3800亩,年产量达到了1500万公斤,年产值近3000万元左右。
“下果的时候需要大量人工把果子从山上运到山下,我们县有好多人都来这边打工了。”李四花是邻县保靖县的农民,每年龙山当地收获脐橙的时候,她都会来此打工。她告诉记者:“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正是下果的季节,也是最忙的时候,每个人工费一天得出到90到100元。”
多年来,里耶脐橙经过从小到大、由零星到连片的快速发展过程,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选择里耶脐橙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里耶脐橙已成为龙山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第一主导产业。目前,龙山县全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是湘西州最大的脐橙种植基地,高产园亩产可达3000公斤,亩产值达9000元。
集中优势资源“擦亮”湘西
农业品牌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湘西作为武陵山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建立起了种类比较齐全的农业产业体系。
“总体上讲,我们的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够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品牌建设还相对滞后,全州有‘三品一标’的农产品只有60多个,通过QS认证的产品也只有200多种,赶不上发达地区的一个县,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更少。”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长孙法军说,农业品牌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也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据介绍,近年来湘西州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多措并举助推农业品牌建设。通过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品牌意识,改变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力度。围绕本地绿色生态优势,探索构建全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州内优质农产品集体背书。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企业品牌和产品商标,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积极参评各类奖项,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和各种驰名商标荣誉的经营主体,给予申报费用补贴和额外奖励。2017年,全州推出“八个一工程”(出台一个文件、召开一次会议、编写一个读本、与绿色食品中心签署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创建一个全州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申报一个特优区、认证一批“三品一标”、参加一两次全国农业品牌博览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