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让落后山区弯道超车——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创新做法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远学 杨杰 字号:【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黔东腹地,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2015年开始万山把农村电商作为“产业原地转型”的重要抓手,创新探索实施了“机制+政策”“平台+能人”“服务+特色”的农村电商“3+”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万山区先后获评贵州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生态城获得省级电子商务十佳示范基地。目前,“农村淘宝”服务站覆盖了所有乡镇(街道),覆盖率达100%。

  贫困落后山区实现“弯道超车”

  “机制+政策”添动力。一是机制创新。成立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区工业和商务局、区供销社所承担的电子商务职能,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局,在9个乡镇(街道)分别设置电商服务点,根据电子商务发展需求,招聘电商专职人员,构建起“县乡两级联动基地(企业)”的农村电商服务格局。二是政策发力。制定34条电子商务发展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草根电商创业扶持力度,每个新开业的“农村淘宝”服务站获2400元物资扶持和12个月2400元的资金补助。三是奖励助力。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电商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以及对从事电商先进示范个人和企业给予扶持奖励。

  “平台+能人”破瓶颈。人才、物流、传统交易习惯是一个地方农村电商发展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万山区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实行“平台+能人”带动机制,逐步壮大电商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引进电商领军团队自建平台。成立万山区亿创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网商园、孵化园、服务园三大板块,搭建电商生态服务体系。区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电商人才团队建设。目前,电商生态城已招商引进28家企业,入驻率达100%,工作日开门办公率达100%。二是引进成熟平台培育本土电商精英。与阿里签订农村电商合作战略协议,为农户建立商品代购产品代销平台,只需“一个铺面、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农村青年在家就可以“触网”创业。万山镇“农村淘宝”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开设“黔乡百味”网店,把本地农产品进行包装销售,成为本地电商“领头羊”。打造“现代学徒制”新型项目孵化模式,网店数量发展到100家,电商企业达24家。目前,已完成农村电商服务站布点70家,合伙人人均月收入近8000元。三是多元合作建立电商人才孵化器。积极构建集电商项目、仓储物流、中介代理策划、第三方电商服务机构为一体的电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万山镇电商服务中心、电商生态城和电商业务培训中心等平台,定期邀请专家开办专题培训班。打造当地特色电商专业培训模式,当好从业者的“加油站”。目前,共开展培训20次3000余人,其中培训带动创业就业、企业转型人员1260人。

  “服务+特色”树品牌。一是塑造农村淘宝“达人”。在“农村淘宝”延伸服务上做探索,增加线下体验、物流中转站和人员培训等服务,让农户放心网购,帮助本地青年从电商“菜鸟”迅速成长为“达人”。农村电商营业额实现由单月10万元到100万元的跨越增长,2名当地农民成为全国“金牌”讲师。二是打造地方“商标”。坚持产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依托高楼坪乡、鱼塘乡建成4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了总投资5亿元,年生产优质蔬菜3000万公斤和蔬菜种苗1000万株的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综合体,各乡镇均建成1000亩以上的标准蔬菜大棚、1万亩以上香柚基地,区内企业注册了“刘姐红薯片”“跑山牛肉”等商标。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按照“电商+朱砂工艺品+文化旅游”模式,依托独具特色的“朱砂文化”培育发展朱砂工艺品,建立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在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了朱砂工艺品O20体验店,朱砂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万山区拥有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团队优势、生态链优势、渠道优势,并与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万山区农村电商发展“3+”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贫困落后山区实现“弯道超车”,这种发展模式也为其他地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新时代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万山区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对农村电商发展认识仍显不足。农民对电商这个“新生事物”认识不够,更不能认识到电商能为其创造的价值与财富及带来的方便快捷,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农民仍保持传统的“眼看”“手摸”“口尝”的交易习惯,认为电商虚无缥缈,可信度不高,怕上当受骗,不敢不想不愿接触、共享电商的各种服务,严重影响了农民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导致散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信息交换脱轨严重。

  农村电商规模小散乱。农村大多数都为散户生产、小作坊加工,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与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对接循环,更没有根据二三产业的市场需求来调整产业结构。一些季节性生鲜农产品,种植、培育周期长,储存条件要求高,然而电商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体系不配套,运输物流成本高,且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产品是非标准化产品,“三品一标”产品太少,品牌农产品数量更少。农户往往凭借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容易导致农业生产和销售被动,增加了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支撑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匮乏。一些地方对电商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和发展农村电商上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的太少。从事或涉及电商的平台、企业、站点数量有限,会操作、懂运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更少。比如:供销、邮政等系统建立的电商服务站(点)、便民服务站等,多为线下交易销售或简单的收发邮件快递等业务,没有真正促进本地农特产品上行销售。

  合力推动电商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相关职能部门信息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对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企业及服务站点建设、维护、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三品一标”申报认证体系、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不配套),不能及时解决。

  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补齐短板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在逐渐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还将极大改变农村商业模式。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要抓紧补齐短板,让基层老百姓分享信息化发展的红利。

  政府推动是保障。发展农村电商面临着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大,人才、物流、仓储等服务体系协调难度大,个体户与企业风险较大等问题,强大的政府推动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保障。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统筹资金和政策,给予一批草根创业者物资扶持、创业贷款等政策优惠,加快电商软硬环境建设,强力推动电商发展。

  激励机制是动力。激励是推动产业发展,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催化剂。通过制定电商产业发展政策,对电商企业和创业人员给予一定激励,形成成长型激励机制,有利于刺激农村电商快速成长。

  人才培养是核心。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充分认识人才对电商发展的重要性,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电商人才,要舍得在经济上投入和政策上支持,既要高薪引进人才,又要培养出一批电商草根创业队伍,破解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瓶颈,确保农村电商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