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坚持把扶贫改革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围绕“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国家扶贫改革试验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改革创新成果。“十三五”以来,全市已有28.59万低收入人口、10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脱贫率分别达45.3%和55.3%。
产业发展,在促进增收致富上着力。一是发挥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撬动作用。紧紧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有利契机,规划建设农业规模基地136个,新增生态高效农业26.4万亩,带动近10万低收入人口增收。积极把握江苏省南北挂钩产业扶贫机遇,先后举办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暨产业富民项目对接会等农业招商活动30余场次,招引农业产业项目122个。二是发挥电商这个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全市有5600名低收入农户成为网店“店主”,5.2万低收入人口直接参与网络经济。三是发挥就业这个增收途径的驱动作用。大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去年新增“家门口就业”项目195个,累计达到893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4.9万人。
缩小差距,在加快民生改善上发力。一是“三大礼包”改善低收入家庭面貌。大病补充保险,惠及低收入农户1.15万人次,累计减少医疗支出近4353万元;扶贫助学资助低收入农户子女33.56万人次,累计金额4.08亿元;建成残疾人之家89个,完成残疾人托养2000多人次。二是“多方投入”改善经济薄弱村面貌。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投入3.62亿元,编报实施各类帮扶项目7021个;省、市帮扶工作队和市、县(区)“挂村包户”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6.12亿元、实施项目1998个;2017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67亿元,居江苏省第一。三是“三类项目”改善重点片区面貌。结合生态要求,实施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连沭结合部片区共帮扶项目304个,已建成 231个,实际完成投资26.59亿元。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三大类。实施片区关键工程11个,投入帮扶资金3.14亿元。
探索创新,在增强改革活力上聚力。一是探索保险扶贫试点。对构成残疾的,按照伤残等级给予3000元~3万元理赔,已累计赔付452例、361万元。二是开展生态经济示范镇试点。目前,8个试点乡镇的首批394个项目正在扎实有序推进。三是实施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已累计开展节余指标省域内转让9617亩,总成交价67.1亿元,成交面积和成交总量均占全省60%以上。四是推进金融扶贫试点。出台加快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意见。2016年以来,已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48万笔、金额27.64亿元。五是开展收益扶贫试点。完成2.6亿元扶贫资金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向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发放分红收益2300万元。
压实责任,在完善推进机制上用力。一是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明确市、县、乡党委副书记牵头主抓、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负责统筹协调,健全四级工作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同抓共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配备乡镇扶贫专干114名,实现乡镇扶贫专干全覆盖。二是强化实绩考核认定。严格日常考核、责任考核、目标考核,扶贫工作实绩纳入拟提拔干部考察内容,并在任前公示中对扶贫实绩进行公示,已累计对7批次117名拟提拔使用的市管干部进行了扶贫实绩认定。三是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平台+资金资产管理办法”的“611”监管体系。去年9月,监管系统、手机APP、阳光扶贫网正式上线运行,“三层、四库、两端”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扶贫、民政等7个部门23项业务利用系统作为工作平台进行办理,基本实现了全程留痕、动态实时的工作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扶贫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