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湖北路径与实践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刘兆麟 字号:【

2006年以来,湖北省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逐步形成了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脱贫奔小康试点县、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竹房城镇带试点、荆门“中国农谷”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以及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为代表的多个层面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格局,构建了统筹整合资金、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湖北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四化同步”的理念,不断转换新方式、探索新路径、建立新机制、创造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坚持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和基础工程来抓,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加强规划执行落地,着力规范村、镇建设秩序,真正做到没有规划不搞建设。全省多个层面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都聘请国内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建设详规及专项规划,实现了“多规”合一、有机衔接,控规详规全域覆盖。在规划的指引下,各地坚持以富民为本,把产业支撑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各地新农村建设试点分别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做足乡村旅游、特色种养、休闲体验等产业文章,既盘活了农业农村资源,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全域覆盖,群众普遍受益。针对湖北农村幅员广阔、农业人口尤其贫困人口较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的实际,省里分别选择在平原、山区、丘陵、城郊、贫困县市、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区域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实现因地制宜、共同发展。全省8个层面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覆盖了全省60%的乡镇,加上各市州、县分层开展的各类试点,形成了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农民,确保“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相互协调。新农村建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始终把提升农民的精神区位、道德素养、文明意识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激发农民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此同时,积极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短板,实施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医疗救助等提升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坚持高位推进,强化政策激励。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导推动仙洪试验区、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大别山革命老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全省每年召开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形成了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省直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为破解建设和发展难题,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向改革要红利,以改革促发展,鼓励各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全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四化同步”,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产权确权、金融体制创新、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村的活力,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动力。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省各个层面新农村建设试点按照“3年明显变化、5~7年大变化”的目标,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湖北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省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田有效灌溉率均超过55%。农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的增强,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农内增收、务工增收、政策增收、财产性转移增收等多种途径,实现农民增收 “十一连快”。从2011年起,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千元级增长阶段,连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14年突破万元大关,首超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0位。2015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4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5423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改善了农村社会面貌。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连续几年通过开展“挖万塘”、“洁万家”、“通客车”等“三万”活动,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乡镇、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100%、99.85%;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超过82%;改造农村危房54.67万户,解决了28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广大农村有序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通过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构成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新农合”参合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7%、99.6%;分级诊疗得到全面实施,大病统筹全面推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兜底的功能进一步显现。

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推动了基层民主进程和精神文明建设。各地注重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乡土文化、传统文明礼仪的传承与培育,建设了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场所,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意识。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驻村帮扶中,注重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依赖和拥护,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培育发展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要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注重发挥各地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产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必须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绿水青山与经济社会发展要共生共存。生态建设的程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从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厚植绿色、优化环境等基础工作入手,走出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可复制、能推广的新路子。

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不断补齐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短腿,促进公共事业、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向农村延伸,极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服务到家门的目标,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必须以厚植文化为灵魂。农村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农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农村文化,保留乡村独特人文景观和田园风貌有着重要意义。要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断挖掘农村文化内涵,厚植文化底蕴,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