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硇村 从“靠山吃饭”到“吃文化饭”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牛震 字号:【

  红枫顶,古石楼,山外青山楼外楼。

  青碧塘,郁瓦兽,川寨风光一目收。

  疑是置身巴蜀地,但见太行水长流。

  王硇村地处河北省沙河市西南部柴关乡,以古石楼群闻名于世,建筑风格南北融合,素有“北方第一川寨”的美誉。沙河位于太行山东麓,属于典型北方地区,怎么会突然冒出一处“川寨”呢?

  相传,王硇村先祖王得才祖籍四川,本是明朝的总兵,为了避难,携家眷来到此处,劈坡造田安家建村,代代相传至今。由此,王硇村的整个建筑风格偏向川寨。王硇虽是避难之所,但在建筑工艺上却丝毫不见仓惶和敷衍。秀丽的高墙、精致的门楼,融合了五行八卦等中华传统建筑理念和人文精神。走在村中,仰望明清时代的石楼,更像是一座座城堡,如同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中。近年来,来此写生的,观光旅游的,甚至拍电影电视的,越来越多,让沉寂了多年的小乡村越来越热闹。村民们也办起了农家乐,种果树,卖土特产,搞起了多种经营,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然而,时光退回到20多年前,王硇村的状况却很糟。

  处穷则思变

  “能人”临危受命返乡,竞选村支书为乡民谋生吃上“靠山饭”

  “过去的王硇村根本没人知道,村里人想出去都很难。曾经村里道路不通,有东西卖不出去。以前起码得步行8里地,才能坐上车。”王硇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增说。上世纪80年代,因为贫穷、交通不便,王硇村有一部分村民迁走了,有的去了外地,有的并入别的村,都没有回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状况才稍有好转。

  上世纪70年代末起,王现增当过民兵连长、支部副书记,后来他也离开了家乡,到外地创业。“经营过水泥厂,贩过木材,也开过饭店,那个时候,啥赚钱做啥。”王现增说。1996年,柴关乡政府的负责人开始考虑王硇村历史遗留问题,“村里没有干部怎么行呢?更别提让村民脱贫致富了。王硇村急需一个有能力的带头人。”选来选去,目光落在王现增身上。于是,通过乡亲联系到了在外打拼的“小老板”王现增。

  开始,因为生意做得不错,王现增不愿意回乡。“后生,你就回来吧,乡亲们要吃饭,家乡要发展,缺个能人呀!”那年的一次返乡探亲,村里的长辈们陆陆续续来到王现增家做他思想工作:“是啊,现增,咱老王家需要你……”最终王现增算是松了口:“行!我回来也行,不过得有个条件!”

  “啥条件?你说!”乡亲们问。“得公开选举。让全村的人投票,选上了我就干,选不上我就算!”王现增说。1996年9月,在柴关乡政府的组织和监督下,王现增全票当选为王硇村党支部书记。此后,在王现增的带领下,王硇村村民生活开始慢慢好转。

  “村里的路不能走,田间的路不能走。别说办公地点了,就是连一张办公用的纸也没有。守着一堆石头房,700多张嘴等着吃饭哩,那时村里真是穷啊!”王现增回忆说。

  想富得修路。没钱,找企业赞助。刚谈好的一家沙河矿厂,准备给王硇村出资修路,却不巧因为生产事故被责令停产,于是出资的事也就不了了之。“没有企业出资也得修啊!”2005年,王现增拿出在外打拼攒下的10万元,又东拼西凑总共20万元,修起了村里通到村头的2公里路。

  路有了,还得有产业。经探测,王硇村附近的山里有大片的石英石矿产。可是多年前,村里大片荒山地承包给了外人。“靠山还得吃山!”于是,王现增与村两委负责人找来承包人谈判协商,最终达成共同开发的协议:村里出劳力,承包人出钱,利润一边一半。一年后,经过争取,不但王硇村修路的钱通过项目给补了回来,而且村集体终于有了第一份收入,年底算了算,进账20万元。这一年是2006年。

  有了钱,先拿出一部分把村里原先的欠账还上,剩下的拿出一部分,再跟市里教育部门争取一部分,建了学校。“以前,村里的娃都是送到附近的乡里、县里去上学。为此,很多村民都搬到了外地。有了学校,娃们上小学至少不用出远门了。”王现增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