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垦农发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翔 字号:【

  5月15日的早晨,位于黄浦江畔陆家嘴金融中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门前车辆云集、人头攒动,来自江苏省政府、农业部农垦局、江苏省农垦集团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快步进入位于上交所五楼的上市发布大厅。今天,他们是上交所的主角,共同见证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垦农发)在沪市的首秀。

  9:29分,“当……”随着一声激越的铜锣声响起,全国首家农业全产业链上市公司、江苏省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农业类公司——苏垦农发正式登陆上证A股市场。9:30分,苏垦农发以11.18元开盘后,瞬间点燃市场热情,蜂拥而来的资本迅速将股价推至13.42元,涨幅达43.99%(发行价格为9.32元/股),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走进苏垦农发,就会发现它的成功上市来之不易,一整套被资本市场认可的操作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全程、全区域质量追溯体系,翔实周密且极具操作性的发展规划等等。当然,这背后也凝聚了一代代苏垦人无怨无悔的辛勤耕耘,他们靠着智慧和双手将江苏农垦从一片片海滩、江滩荒地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农垦集团。

  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打造农业“国家队”

  江苏农垦诞生于1952年,巧合的是,苏垦农发的上市代码也为601952。“这算是一个好兆头吧。”江苏农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和笑着说道。江苏农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师整建制组建的农建四师,1997年5月,组建成立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数代苏垦人的努力奋斗,如今,江苏农垦已经成为集农林牧渔及食品加工、医药制造、贸易物流及相关服务、投资及房地产、通用设备制造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2011年,为解决垦区粮食生产分散的瓶颈,江苏省农垦集团整合全垦区种植业资源,以“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专业从事稻麦种植及农产品加工业务,对100万亩高标准良田实现规模化种植、一体化经营。2012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垦农发是江苏农垦于‘十二五’开局之年实施农业资源战略重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全新农业企业。”江苏省农垦集团董事长李春江介绍道。

  乘着中央加快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劲东风,他们牢牢把握“将农垦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围绕改革做强、开放做大、融合做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如今的苏垦农发,集稻麦种子育繁推、规模化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物流及农业科技研发为一体。生产经营实现了高度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全省1.34%的耕地生产了全省3%以上的粮食,提供了40%的稻麦种子。公司下辖19家分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1所农科院,员工1.2万余人。目前,人均管理麦稻生产200~300亩,单产水平区域领先,人均生产粮食达300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9%,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分别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基本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国家队”。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更为旺盛。可以说,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任何一家农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牵住质量安全的牛鼻子,就把握住了农企发展的生命线。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均一、稳定,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苏垦农发公司建立起了农产品全过程、全区域覆盖的质量追溯系统,对种植基地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艺措施、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产品购销”。

  以苏垦农发旗下苏垦米业为例,2008年起,江苏农垦以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基地农场,共同实施“水稻-大米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率先在大米行业内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项目成立之初,公司即制定《苏垦大米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手册》,对信息采集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数据维护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对追溯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为追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围绕追溯工作,整合原有食品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力求无盲点做好质量追溯工作。

  苏垦米业总部设有信息中心,对大米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连接处理,确保可追溯性,并定期向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中心上报数据。同时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全程、动态监管功能。公司将相关数据上传到农业部数据中心,消费者利用追溯码(目前已升级到二维码),通过网络、电话、短信、扫码等方式可以查询到从稻谷种植到大米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信息。

  据了解,目前江苏农垦19个种植基地、苏垦米业11个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实现了追溯体系全覆盖,追溯面积超过60万亩,居全国垦区前列。追溯精度达到以种植基地不同品种生产单元为基本追溯单元,追溯深度为零售商或加工商。初步建成了“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的现代化食品安全体系,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借力资本市场,苏垦农发再起航

  对于广大股民来说,上市后募集的资金用来做什么,更能说明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也是评判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标准。对此,江苏农垦集团总经理、苏垦农发董事长胡兆辉作了详细说明:这次上市募集的约22.9亿元资金中,16.7亿元用于百万农田改造建设项目,1.32亿元用于大华种业集团改扩建项目,9300万元用于公司农科院建设项目,9500万元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说明书做了进一步解释,苏垦农发百万亩农田改造建设项目是对公司种植业基地基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从而提高种植业产出效率,降低农资和能源消耗,增强对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的应对能力,有利于种植业效益的提升;同时,可以为公司种子生产业务和大米加工业务提供更为优质、充足以及稳定的原材料保障。苏垦农发大华种业集团改扩建项目既是根据发展战略布局对种子生产业务的巩固和提升,又是顺应市场需求和苏垦农发发展趋势,扩大种子生产业务产能,为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保障。苏垦农发农业科学研究院建设项目则是立足长远考虑,对苏垦农发既有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将有效优化公司的研发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将增强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优势、规模优势等的协同效应,强化科研在公司业务经营中的重要性,突出研发对公司业务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苏垦农发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将进一步完善自身信息系统建设,全方位践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理念,创新跨区域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公司对农业生产数据的利用水平、增强公司应对农业生产环境变化的效率和效果,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精细化,为公司效益提升奠定基础。

  在上市敲锣仪式前,胡兆辉表示:未来,将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体现现代农业建设最高水平的行业标杆型上市公司、市场盈利和社会责任并重的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整合优质资源、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农垦资产证券化是深化农垦改革的重要方式。苏垦农发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下发后全国农垦系统首家上市公司,意义重大。正如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所说:“苏垦农发作为种植业全产业链企业的上市,是通过大农场统筹小农场、股份制和企业化经营、创新经营体制机制的典范,是农场联合联盟联营、强化资源资产整合和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母子公司集团化经营的探索,是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运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苏垦农发上市告诉我们,通过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改革,完全可以激发农垦企业内在动力、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可以把农垦打造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农垦集团整合资源,谋求上市,以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推进农垦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