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核心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所辖4县1区都属国家级贫困县,是宁夏唯一全域贫困市,贫困面大、脱贫任务重,是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固原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变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方式,在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五个一”,即:一本规划、一支队伍、一块平台、一组产业、一套机制。发展脱贫的“固原模式”,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汇聚合力,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本规划绘蓝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总要求,结合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在集中开展大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全市“1+21+X”扶贫规划(“1”即脱贫攻坚总体规划、“21”即21项脱贫攻坚专项规划、“X”即各县区贫困村、脱贫村、致富村规划)。规划从顶层设计明确全市脱贫路线和既定目标,作为脱贫攻坚的总纲和蓝图,统筹和引领全市脱贫攻坚如期完成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核心,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绑好精准扶贫“工程包”,夯实“六个基础”(交通、水利、教育、生态、城镇化、信息化),实施“六大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两个带头人工程、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民生改善工程、旧城改造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按照扶贫路线顶层设计,扶贫项目部门负责,扶贫措施因村而定,做到全面统筹与分步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国家帮扶与农户奋斗紧密结合,实现“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变“大水漫灌”为“细水滴灌”,改“输血”为“造血”,不断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一支队伍帮发展。脱贫攻坚,干部是决定因素。全市把选育好“第一书记”和“两个带头人”这支队伍作为脱贫攻坚这一战役的主力军来抓。第一书记都是从上级部门和单位下派的业务精湛、能力过硬,作风扎实的干部,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才能,可以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单位和各种社会关系资源,真正实现乡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结构性变革,有效解决城乡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难题。“两个带头人”都是农村乡土人才、回乡创业青年和致富能手,更是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村干部。通过积极选派第一书记,培育发展壮大“两个带头人”,实现全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干部队伍“全覆盖”,通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教育和“两个带头人”身边示范带动,不断转变群众“等、靠、要”落后思想观,不断增强群众脱贫信心和致富决心,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一块平台破瓶颈。通过创新金融方式、调整信贷方向,优化信贷流程,探索建立金融扶贫模式,为脱贫群众贷款融资搭建金融平台,破解群众难贷款的“瓶颈”,彻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后顾之忧。紧密结合财政扶贫、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丰富金融信贷产品,实行“财政+金融+扶贫+产业”联动,建立“一平台、一模式、一协会、一体系”(担保平台、“担保+信用”贷款模式、信用协会、风险防控体系)金融扶贫机制。通过建立担保公司注入担保基金、开展评级授信、建立“黑名单”分类释放制度等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撬动银行资金,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效率。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探索总结“银行+涉农企业+订单购销”“银行+担保+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多元放贷路径,不断解决贷款难、贷款贵以及差别化扶持等问题,逐渐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获贷率和覆盖面。
一组产业保增收。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全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高规格、高标准实施“3+X”(“3”即在全市范围内发展草畜产业、林业林下经济和全域旅游,“X”即各县区根据实际自主选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发展草畜、林业产业、全域旅游三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