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勒嘎查(村)隶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扎赉特旗,是内蒙古有名的贫困地区“北八乡”所在地。诺勒是传统牧区,99%是蒙古族,很多人汉语交流困难,搞农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目前还是半农半牧,有的人还是不会种地。
诺勒的贫困状况让人心酸
初到诺勒,我看到当地农业基本是靠天吃饭,玉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但价格不稳定,每斤最低只卖四毛多钱,扣除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租金等成本,基本不挣钱,遇到灾年还得赔钱。牧业以养羊为主,近几年羊价大跌,以前一只能卖一千多元的羊现在最低只卖三百多元,扣除夏秋两季放羊的费用和冬春两季饲草料的费用,收入所剩无几。
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因为汉语交流困难;有的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有的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或病人;有的找不到合适的劳务输出渠道;有的没出过远门,怕上当受骗;有的适应不了外地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强度;有的得过且过,不愿辛苦劳动。个别外出打工的人也由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等原因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干三天歇五天,年底回家两手空空。嘎查(村)基本没有集体经济,差旅费都是嘎查(村)干部个人垫付;很多家庭靠贷款维持生产、生活,甚至借高利贷。
扶贫成果让人心里甜
来到诺勒,我对这里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帮助嘎查(村)制定了整体脱贫计划,帮助每户贫困户确定了脱贫方案,帮助每位贫困人员落实了脱贫措施,并形成了《诺勒嘎查青年创业就业调研报告》《诺勒嘎查贫困户发展产业经济的分析报告》等调研成果。通过内蒙古团委的全力支持和自己的不懈努力,诺勒的贫困状况日益改善,我的心里甜甜的。截至目前,内蒙古团委帮扶诺勒的项目、资金累计达到2100余万元,贫困户由267户803人减少到24户68人。
把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修成了宽阔平坦的“青春路”,在阻断村民出行道路的大河上建起了跨度42.5米的“青年桥”,把泥泞脏乱的街巷修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把破旧的石头墙砌成了整齐美观的砖墙,建成了8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协调到国开行扶贫贷款180万元、农行137万元、蒙银村镇银行33万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打井拉电,铺设输水管网,3000亩耕地“旱改水”,每年增收约60万元。协调大连雁鸣企业集团公司,并进行长期劳务合作,为贫困村民开拓出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
建成了诺勒希望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通过“国酒茅台圆梦行动”“黄如论爱心基金”“爱心小鸟·希望之星”“北京市希望之星1+1奖学金”“贝亲奖学金”“爱心礼包”等助学项目,保证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红玉是诺勒少有的大学生之一,但没等毕业就得了白血病。祸不单行,红玉的父亲去年夏天也因肝癌去世。家里借钱、贷款为她治病,已经是山穷水尽。我全力协调民政、红十字会和各类公益基金,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拯救红玉。内蒙古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门为红玉搭建捐助平台,团中央官方微博、内蒙古共青团网站、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进行综合报道,社会各界纷纷奉献爱心,使红玉树立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协调内蒙古青联委员单位、内蒙古青企协会员单位到扎赉特旗投资兴业,推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与扎赉特旗人民政府签订了总投资4.2亿元的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力争2017年全部建成。内蒙古天佐投资集团将在扎赉特旗建设图牧吉生态旅游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策划,开展招商引资卓有成效。
“紫丁香之爱”是呼和浩特市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我联系他们来到诺勒,开展了“紫丁香之爱”三千里献爱心活动,爱心人士往返40多个小时,行程近3000公里,他们的大爱从西到东播撒到诺勒。
扶贫付出让人苦
夏天,草原上的蚊虫会从一指头宽的门缝冲进来肆无忌惮地叮咬;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在简陋的宿舍里全靠羽绒服和电暖气,睡觉时下面一张电褥子上面两层棉被子也不耽误冻耳朵和鼻子。每天除了扶贫再无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