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坚持每年拿出不低于1/3的财政收入用于农村环境改善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等原因,部分村庄经济仍不发达,有的还比较贫困,美丽乡村建设“无米可炊”;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单靠公共财政难以维系,“钱从哪里来?”针对城市工商企业受城市土地、劳动力紧缺等要素瓶颈制约,亟须走出城市寻求发展新空间的现状,招远市提出了“统筹城乡资源、农企共建双赢”理念,因势利导,在城市工商企业和农村间搭建桥梁,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办厂、上项目,实现城市雄厚的工商资本资源与农村大量土地、闲散劳动力等丰富资源的有机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构建起城市工商资本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发展模式。全市200多家工商企业转向农村发展,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兴建惠农项目300多个。
强化政府引导,建立城市资本助推农村建设新机制。坚持政策引路,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现代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奖励补助办法》《黄金产业转型补助办法》等文件,对投向农村、单体投资达到3000万元、6000万元和2亿元的项目,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的奖励,设立5000万元黄金产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对黄金企业每年新上的农业、服务业等转型项目给予补偿和扶持,引导工商企业在规划布局、谋划项目、增加投资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积极支持参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构建平台支撑,按照“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定位合理、梯次衔接有序、措施落地可行”原则,整合资源优势,规划了罗山、龙王湖、双塔、金水湖、滨海、九龙、大沽河、苇都等八大生态文明示范区,着力打造人本绿色、产城融合、具有胶东特色的生态文明先行区,为工商企业参与农村建设提供了更好舞台。强化机制保障,对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配套、重点工程等重要事项,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乡镇、部门、村庄和企业责任,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集中全市力量向前推进,年终拿出6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考核奖补,有效调动起城乡各个层面投身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城市资本助推农村建设新模式。坚持因企制宜、因村制宜,找准企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的契合点和突破口,着力推行“四大模式”,力促美丽乡村建设快见成效。
“产业带动”模式。坚持把农村产业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链条延伸、多元发展相结合,鼓励企业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区、产业带。在城市东北部的罗山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了总投资150亿元的黄金文化旅游区,吸引中矿、招金、玲珑等5家黄金企业集中投资建设,已建成总投资18.2亿元的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淘金小镇、金山佛谕、夼上艺术区等项目。启动了总投资46亿元的金色田园创意基地、金都峰景区、民俗博物馆等集群项目建设,带动周边31个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配套融合,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这5家企业年新增旅游收入2亿元,带动农村就业6000人,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在东南部的大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聚集区,先后引进山东金潮、烟台绿叶、北京新发地等近10家企业,实施了葡萄酒庄、古城岭现代果园、官地洼瓜菜基地、金都庄园等高效农业项目,流转土地2万亩,带动农民就业12000人,年增加农民收入7000多万元,并配套带动区域内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实现提档升级。
“转型促动”模式。作为中国第一产金县级大市,近年来,招远市始终把黄金产业转型作为城市永续发展的关键战略来抓,引导黄金企业将优势资金投向广大农村区域,实现黄金企业转型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春雨集团在九龙生态文明示范区投资近10亿元因地制宜建设了龙王庙、古代演武场、森林氧吧、桃源山庄等项目,在滨海生态文明示范区投资20亿元建设了陆岛交通码头、滨海度假村等蓝色经济项目,企业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就业600多人,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金胜集团、河西黄金集团等企业投资16亿元,建设了占地3600余亩的3万头雪龙黑牛项目,打造集繁育、屠宰、储藏、销售、沼气发电和有机肥加工等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产业链,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带动农户2万余户。
“园区拉动”模式。借助实施滨海科技产业园和东城新区两大新区开发的机遇,集中吸引大批企业入驻建设项目,以大开发、大投入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吸引87户企业入驻,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规划建设了涉及14个村的4个新型社区,实施了金龙河湿地公园、滨河湿地公园、滨海广场等生态景观建设项目,改造道路9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48公顷,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空闲地绿化覆盖率均达到100%,改善提升了滨海、苇都两大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环境,带动居民就业3.7万人,居民收入年均增加2000元。
“村企联动”模式。组织企业与农村结成对子,以企带村,村企联动,发展农村经济,共建美丽乡村。玲珑集团与虎王庄村合作开发的投资3.2亿元的仙人山农博园项目,突出“绿色、环保、生态、特色”四大主题,建设集吃、住、游、娱、产、供于一体的大型农博旅游休闲观光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新增产值1.5亿元,安置农民就业300多人,增加农民收入700多万元。金欧集团与欧家夼村、玲珑小李家矿业公司与小李家村联合投资5.2亿元,开发了文化旅游、雪龙黑牛养殖等产业;春竹集团与吕家村、金龙矿业公司与栾家店村、万龙集团与栾家沟村合作投资5.8亿元实施旧村整体改造,建成了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农村新型社区,700多户村民全部搬迁入住楼房。
城市资本对接农村资源的探索实践,优化了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促进了企业布局向农村转移,实现了村企发展互补共赢。
农村经济活了。城市资本激活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6万亩,优质苹果样板园26处,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 10处,循环农业基地20多处;发展省级旅游特色村6个,五星级好客农家乐3个,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城乡融合发展,也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全市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6家,企业加工点100多个,辐射带动农户8万多户,年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村容村貌靓了。城市资本与农村资源对接,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企业参与实施旧村整体改造项目42个,硬化街道300多公里,修建水利工程532项,建设文化大院240处;全市所有村庄实现了环卫一体化综合整治,85%以上的村庄实现美化绿化净化,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兴企之路宽了。企业投身农村发展,冲破了生产过程中的土地、劳动力等瓶颈束缚,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全市参与农村建设的200多家企业,租赁流转农村土地5.9万亩,吸收安置农村劳动力3.2万人,年节约生产成本2亿元,创造经济效益95亿元。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市农村工作办公室)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