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央倡导推动下,各地开展了主题多元、类型多样的乡村建设活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这些富有诗情和创意的名词及其建设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将人们的目光牵向农村,将社会的资源引向农村,将先进的生产力注入农村,推动农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各地涌现了一批优秀典型,形成了一批成功模式,有效推动了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向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稳步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定位不准。在发展方向上,照搬城市模式,试图将农村变成“乡野里的都市”,导致出现了一大批城不城、乡不乡的区域和建筑,失去了乡村应有的美感和必备功能,也丢弃了乡村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目标上,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本没有文化资源,却偏要建成文化名村;条件一般,却要搞“世界级”的休闲度假胜地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是规划不当。有的是一股脑地将别人的好东西堆砌进来,有旅游综合体、有技术展示中心、有农耕博物馆、有互联网+,还有什么创业创新基地等等,看起来面面俱到,结果脱离实际,没有特色,弄了个丰满而不圆满。有的则缺乏思考和定力,热衷于追热点赶风头,要建什么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什么时髦追什么,只顾望天,不看脚下。也有的规划设计得不错,但对于资金筹集、建设模式、运营管理等都缺乏详细深入的论证,一到操作便问题百出。
三是产业不强。有的村庄为了听起来时尚、看起来漂亮,把原有的传统特色产业丢到一边,搞一些高大上的洋东西,或者将生产区域远迁至村外,导致要素不集聚、资源不匹配,产业发展不起来,经济基础受到严重削弱。一个看起来很美却没有产业支撑的村庄,就像一个患有重病的美人,缺乏生机活力,发展不可持续,其美丽也不能长久。
为避免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用整体思维的理念和方法来谋划推进工作。
在空间规划上要体现全域性。注重区域的整体布局和规划,讲求区域内的互补互动以及与区域外的互联互通。不能搞面子工程和首长工程,只抓那些条件好、看得见的区域,而忽视或放弃了那些困难多、难度大的区域,避免形成一些“死角”,留下一些“羞处”。
在形象塑造上要讲求全景性。精心打造自然人文都令人赏心悦目、心向往之的美丽乡村。保护和美化环境,彰显乡村的自然美;发掘和突出特色,形成乡村的个性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展乡村的和谐美;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塑造乡村的活力美,使乡村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都具有美的特质和形象。
在建设主体上要注重全民性。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的主体都凝聚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现各自的诉求。首先,要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交到农民手里,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确保农民权益,使原住民居住便利、生活无忧,就业便利、增收无忧,环境美好,生态无损。其次,要发挥政府和规划设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乡村建设建立在高水平设计和高质量管理的基础之上。要尊重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服务作用;发挥专家思想库、设计者的作用,按照“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专家主笔、企业主操”的原则,使各类主体各得其所、各建其功。再次,发挥游客的作用,让他们从便捷、舒适、愉快等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对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意见和支持。
在产业发展上要追求全链条性。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并以此为主线,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形成集约集聚和放大效应。比如一个旅游型乡村,其产业体系就可能包括以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基础支撑型产业,构建在主导产品和特色资源基础上的养生、文化、体验等提升发展型产业,以品牌经营、模式输出、教育培训、影视文化等为主的衍生潜力型产业。
运用整体思维的理念和方法,能使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工作重点和要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方向不偏、主题不散、内容不虚、步子不乱,从而有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指示精神,为中国乡村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