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 需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孙昊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实现全面脱贫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决定》中还提出了“六要”原则,以及“五个一批”的扶贫途径,这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各地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动与落实过程中,先要摸清对象,将贫困情况“挤干、压实、落户”,之后开展具体切实扶贫举措,以期按照时间表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实现精准脱贫。我认为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在实践开展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需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基层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实施公益救助。一是公益性兜底救济。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保障机制,进行常态化的、非盈利式的、输血式的救济。根据实地调查,县域精准扶贫工作中所面临的贫困户往往60%以上都是因病、因残、因老导致的无劳动能力者。整合财政与社会保障资源,将他们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低保户、五保户),社会保障兜底是对这些特困群体实施精准帮扶的最主要手段。二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修建贫困地区道路、桥梁、卫生院、敬老院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方式,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品,资金规模大却又很难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需由政府投入财政力量加以支持,因此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产业扶贫。目前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扶持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仍是实现脱贫致富最重要的途径。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是避免返贫的治本良药。产业扶贫的核心在于充分开发当地的资源要素,集中各方帮扶力量,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在于培养贫困人口、区域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助力实现精准扶贫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抓住开展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难得契机。

  开展产业扶贫,在城乡两个区域的目标与手段应有所区别。对于一个贫困县,通常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城镇地区。农业与工商业相比存在天然的弱质性,导致农村地区产业扶贫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农村地区,产业扶贫应扶持农业特色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应通过各种方式整合扶贫资源,引入适宜当地农业特色的产业,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在具有绿水青山的地区,应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以旅游业带动本地优势农产品地产地销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业综合利用开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在特色农产品产地,应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帮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人才、技术、制度瓶颈,发展当地的农产品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在城镇地区,应立足县域主导产业,助力产业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整合扶持资源对相关企业进行指导,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实力与财政实力发展,提升基层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实施公益救助的能力。

  扶贫先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既要扶产业更要扶理念。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本地青壮年劳力大量涌向发达地区就业,导致人才外流严重。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匮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脱贫的瓶颈。扶贫先扶智,帮好三类人。一是帮好有意愿做事情的人。通过技术培训指导、提供就业创业机会、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使有意愿创业者,克服目前能力制约,实现自食其力。特别是要培养起一支“高素质、有闯劲、想干事、有能力”的本地人才队伍,为实现产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二是要帮好年轻人。可以采取提供奖学助学金、对口支教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贫困家庭因学致贫问题,帮助贫困学生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条件,使他们有能力通过知识与奋斗改变自身命运。三是要帮好“懒人”。很多地区贫困根子是穷在观念与理念上。面向贫困地区贫困意识较重的群众,开展风气养成与教化,形成“自尊自强、自食其力”的社会风气。在舆论引导宣传中,应有意识地帮助有劳动能力者建立起自尊自爱、独立自立的理念,树立起以致富为荣的观念意识,摒除“等、靠、要”的脱贫观念。帮助有劳动能力却无劳动意愿者开阔视野,激发他们主动改变生活的意识,这远比物质上的帮助重要。智力扶贫根本上在于摆脱贫穷的意识,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具备自食其力、开创事业、改善生活的意识与能力。思想工作搞得好,扶贫便不再需要连拖带拽,也不易出现费力不讨好的局面。

  建设扶贫示范村。将一些扶贫资源集中到几个贫困村,建设扶贫示范村。一方面可以实现各种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贫困户实现生产、生活面貌的全面改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展示帮扶工作的效果。应选择有一定资源禀赋,村庄社会风气端正,村情团结较好的贫困村庄,集中整合提升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的举措,打造可学可看的扶贫工作样板,以村促乡,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精准扶贫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要正确看待基础设施投入的意义。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是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投入内容主要包括整合利用扶贫资金,修筑硬化村庄之间的连接道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将村庄的水、电、路、网、气、厕全面改善提升,美化村庄环境,修建文化广场等群众娱乐休闲设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依靠村集体自身无法实现,借助于精准扶贫工作加以完善,可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社会风貌,为基层干部创造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绩。这项工作对于各方面都有好处,在扶贫工作中很受欢迎,但同时面临种种困难。一是投入较大。平原地区每公里6米宽标准的村庄硬化道路,需建设费用24万,修一公里路的钱可用于帮扶80户贫困居民的年收入超过贫困线。修一条路动辄上百万的资金,很多贫困县财政难以承担。二是有钱修,无钱养。争取到资金修了路,但没有后续资金用于维护,道路5~6年便退回原样,会对农户生活带来不便。三是权力寻租。基建资金规模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对官员政绩影响也大,如果管理不严将会成为权力寻租与腐败现象滋生的重灾区。修桥、修路等基建投入固然重要,但首要目标不应变质成为干部提高政绩。基建投入要适可而止、量力而为,根本出发点是真正造福群众。从长期上看,培植起一个产业,养成人怀自励的良好社会风气远比沦为“花架子摆设”的一些设施更重要。群众有了进取奋斗的意识与置业谋生的能力,建设家乡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要重视扶贫工作中“人”的因素。扶贫工作是为了人的发展,核心力量终究还是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发挥好两类人的作用,即抓好“带头人”,依靠“家乡人”。首先,脱贫致富需要“带头人”。在发展不错的村庄,往往都有一个深孚众望的带头人,他们或是村里的书记,或者是热心公益的“能人”,他们中很多人在村民中的威望是父子兄弟经过几代人积累建立起来的。很多“能人”在谈如何开展扶贫工作时,总会提到村庄宗族家庭内部影响力的重要性。一个村庄若有人带领发展,经济发展往往就不错,即使面临暂时困难,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也能迅速实现脱贫致富。对于基层政府,也乐于将政策资源整合到这些村庄,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观很多长期贫困的村庄,往往村治村情比较混乱,风气治安较差,缺乏有威望的村民领袖,空有自然社会资源也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其次,脱贫致富要依靠“家乡人”。尽管当前国家动员了大量资源力量,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中,但贫困地区的政府群众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主人翁意识。脱贫致富首先要靠家乡人、本地人,带领脱贫要靠当地政府的主动作为。应认识到其他社会渠道与部门的援助都是支援助力,要通过本乡本土的政府与群众的实际行动发挥作用;应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有所成就后,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建设;应有意识地组建同乡会,发掘整合社会关系资源,互通信息,寻找合作的商机。贫困地区要努力营造好就业创业外部软环境,在制度层面切实引导吸引人才,进而带动风气观念的转变,摆脱贫困意识,建设美好家园。

  要重视心灵慰藉感化在扶贫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基层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对于物质层面的关注比较多,但对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固然物质决定意识,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物质条件的不足也有弥补作用。在帮扶工作中,应重视情感呵护与精神慰藉。对于因年老、长期卧病、残疾等原因失去谋生能力的贫困者,感情的抚慰与关怀应是第一位的。通过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在基层干部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起定期联系点,建立走访慰问关系,既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对于卧病在床的孤寡老人也是精神支持。事实上,很多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施舍性的财务,更多是他人的尊重与善意的关怀,精神慰藉可以替代弥补物质投入的作用。在精神慰藉中应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宣传作用,加强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联系,唤起无劳动能力者生活的勇气与信心,精神慰藉对于他们来说与物质救济一样重要。

  要认识到改造贫困观念意识的困难性与长期性。在扶贫工作的四方面任务中,智力扶贫是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最根本最长远的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实现改造,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我们要认识到智力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以在短期内一蹴而就。智力扶贫不能像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在短期内立竿见影;不能像提升产业经济一样,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惠。扶智对于干部而言多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短期内难出政绩。但智力帮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当作事关贫困地区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