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农田残留地膜污染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网记者 杨勇 沈立宏 字号:【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系列调查报道之四:在我国北方广大旱作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是农业生产中长期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但伴随产生的废旧地膜也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今年农业部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其中之一就是以西北为重点区域的农膜回收行动。要求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为防治地膜残留污染地方政府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提高废旧地膜回收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本刊记者近日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到田间地头一探究竟。

  环境受不了,农业离不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地膜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进入6月,长江以南已经高温多雨,辽阔的内蒙古大地上却依旧晴空万里,气温舒适。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屯垦队镇顺成公司村,51岁的村民李高亮正摆弄着从甘肃定西引进的农田残膜回收机,“人工捡拾残膜一人一天捡不了一亩地,如果是机械就快多了,定西这家的设备据说一天能回收40多亩地,我们今年春天整地时试着跑了几天,但效果不太理想。一是残膜太薄容易碎,一块地至少要跑三遍;二是残膜缠绕在钉齿滚筒上必须要人工用刀割才能取下来,工作效率很低;三是我们这的土质和定西的也不一样,地里大石头比较多,你看这个传送杆子都被硌弯了,需要修理……”走在村里的马铃薯田里,记者看到黑乎乎的废旧地膜,或同泥土秸秆纠缠在一起,或成堆弃置于田头路边,或被大风卷上枝头,如黑幡般猎猎作响。据了解,内蒙古废旧地膜当季回收率不到50%。

  “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农田里完全自然分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对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会带来土壤板结、出苗率低、牲畜误食等一系列危害,但地膜覆盖却是我国北方广大旱作区农业生产离不开的关键技术。”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孟德告诉记者,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内蒙古全区103个旗县共有1.37亿亩耕地,但水资源严重匮乏,耕地亩均水量45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虽然日照充足,但无霜冻期短、热量偏低,全区无霜期只有100~130天,最短的不足100天。地膜覆盖技术具有保温增墒、抑制杂草、抗旱节水、促进作物早熟、增加产量等显著特点,为当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离开了地膜,内蒙古不可能每年为国家贡献250亿斤商品粮。

  对此,同在顺成公司村的苏瑞谦感受颇深。60岁的苏瑞谦种了一辈子马铃薯,他回忆说,最初旱地种植马铃薯亩产只有800~1000斤,1996年当地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技术,马铃薯亩产增加到了2000斤左右,2012年推广了滴灌技术,亩产又翻了一番,达到了4000斤左右。如今,苏瑞谦家承包了140亩地,其中100亩种植马铃薯,40亩种植春小麦。马铃薯采用覆膜和滴灌技术,10公斤一卷、厚0.006mm的地膜售价106元,可覆3亩地。施肥、下种、覆膜、铺滴灌管通过机械化一次完成,每亩纯收入达500元。但残膜回收一直是个难题,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且由于中耕培土压膜、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使地膜很难与作物秸秆、土壤分开,人工捡拾或机械回收均十分困难。

  商都县农牧业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2016年全县作物播种面积155万亩,其中马铃薯45万亩,小麦37万亩,莜麦19万亩,葵花11万亩,甜菜14万亩,蔬菜13万亩。覆膜种植面积约35万亩,地膜的使用量很大,主要以厚度≤0.008mm地膜为主,年使用量约1400万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仅占使用量1/3左右。

  随着地膜使用量和使用年份不断增加,残膜造成的污染也在累积。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农调队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地膜覆盖面积1772万亩,地膜使用量为69669吨。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地膜残留,连续覆膜超过5年的农田亩均地膜残留量为3.12公斤,局部地区残留量高达每亩18公斤。

  废旧滴灌带成宝,残膜成灾,不同命运背后的秘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采用覆膜加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每亩地膜用量在3.33公斤左右,而滴灌带每亩用量在7公斤左右,是地膜的一倍,同样是每年都要更换,废旧地膜在田里随处可见,但废旧滴灌带却一条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每条滴灌带都是同输水软带粘死在一起的,就像梳子上的齿,一拉输水软带就都从地里拽出来了,人工很好回收,而且县里就有专门回收加工的企业,每吨的回收价在3000元以上,这不是个小数,回收滴灌带一人一天能挣200~300元。”李高亮指着自家院子里堆放的废旧滴灌带告诉记者,他家就是一个回收点,每年秋收后,他开着载重半吨的农用车,一天就能回收10亩地的废旧滴灌带。

  李高亮口中的回收企业名叫内蒙古嘉利农牧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记者在公司的回收车间看到,废旧滴灌带和软带经过人工分离、粉碎、沉淀、清洗、熔化、造粒等工序,变成黑色的聚乙烯再生颗粒,最终添加一定比例新料,用来生产滴灌带或地膜。“你看到车间外面那堆成小山一样的泥土和秸秆没有?也都是按照每吨3000元的价格收来的啊!”公司负责人唐嘉利告诉记者,去除杂质后,每吨废旧滴灌带的回收成本会涨到4200~4500元,但加工成再生颗粒料后,仍旧比每吨1万元的聚乙烯新料有优势。

  “为什么不能将回收废旧滴灌带的办法和体系,用在回收残膜上呢?”

  “关键问题在厚度上。废旧滴灌带壁厚是0.2mm,夹杂的杂质相对较少,产品出成率在70%以上;而残膜的厚度普遍只有0.006mm,裹挟的杂质太多,产品出成率不足10%。”唐嘉利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曾经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回收残膜,进行加工试验,因为产品出成率实在太低,每吨再生颗粒料的成本达到了惊人的3万元,是购买聚乙烯新料的3倍,赔本生意根本无法持续。2016年,该公司回收废旧滴灌带700多吨,回收残膜仅试点了10吨。

  记者了解到,超薄地膜的长期大量使用是造成地膜残留的根本原因。20世纪7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最初使用的是按照日本标准(最低厚度0.015mm)生产的农用地膜,由于厚度大、强度高、不易破碎,使用后可以大片揭取回收,基本上不存在残留地膜污染问题。1992年,我国制定发布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生产标准(GB13735-92),一直沿用至今。其规定的农用地膜厚度最低标准为0.008mm,且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mm,平均偏差≤15%。

  地膜是按重量销售的,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亩均使用成本越低,厚度≤0.008mm的地膜在内蒙古当地颇受欢迎。由于超薄地膜易碎,人工捡拾清理的难度非常大,同时目前市场上的机械难以满足残膜回收的需求,农膜残留就越来越多。

  “残膜含杂率50%以下才有回收价值,所以必须要用厚膜,如果不能做到谁生产超薄地膜就处罚谁,残膜的机械化回收和工厂化加工是很难实现的。”唐嘉利说。

  根治农田残留地膜污染亟需做好三件事

  为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内蒙古自治区近年实施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在17个旗县推广使用厚地膜种植马铃薯,支持回收企业建设废旧地膜加工厂、回收点等。同时在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开展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从另一个方向解决残膜污染问题。201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田地膜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残膜回收利用,禁止生产和使用0.01mm以下地膜,全力推广应用加厚地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为自治区旱作农业区乃至全国重点用膜地区根治农田残留地膜污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记者感到,尽管从种植和回收一线了解到的情况说明废旧地膜回收任重道远,但政府、企业和农民群众对做好这件事信心十足。大家普遍希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共同推动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补贴扶持力度,推广使用可回收标准膜。根治地膜污染,首先要抓源头,鼓励生产使用标准膜是关键的一步。相关工作人员建议,应尽快开展立法与标准制定研究,出台专门的地膜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严禁生产和使用厚度0.01mm以下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研究制定省级地膜生产技术标准,提高地膜厚度、抗拉伸强度等关键性指标,倒逼地膜生产企业生产具有可回收价值的高标准地膜。业内专家认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属微利行业,应尽快研究制定对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如扩大资源再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在用水、用地、用电及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等,逐步健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地膜加工和收购网点,鼓励地膜生产企业回收废旧地膜,推广“谁销售谁治理”“旧膜换新膜”政策试点,鼓励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回收旧地膜;改进农艺技术,确定合理的揭膜时期和方法,在确保作物生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有效回收和利用残膜。

  二是尽快研制出适宜不同地区使用的废旧地膜回收机具。采用市场化机制,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加快研发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废旧地膜回收机具,提高废旧地膜回收效率。内蒙古自治区播种面积大,劳动力稀缺,在当地50岁的农民已算是年轻的劳力,人工捡拾费时费力,必须推广使用机械化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机具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当地农机生产企业、农技人员要结合生产实际需求,通过反复摸索,尽快研制出适宜当地使用的回收机具。

  三是加大科研攻关,推动可降解地膜使用。可降解地膜成本较普通地膜高,农民亩均使用成本增加100元左右,使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这也是现在可降解地膜不能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同时,可降解地膜降解过程受环境影响大,不可控因素太多,难以满足不同作物生长周期不同的需求。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可降解地膜等新型产品的引进试验,逐步扩大试验范围,加快筛选成功的可降解地膜产品,推进新型地膜产品由试验研究走向示范推广;另一方面要在生产端或销售端给予生产厂商或农民补贴,提高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